第385章 人家吃一堑长一智,他怎么还吃一堑又吃一堑?
推荐阅读:让卷王当炮灰?她逆天改命赢麻了、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直播读心毛茸茸,我成了警局团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天命神算、毒士:开局为女帝献计,请陛下自爆、朕来整顿豪门狗血文、混沌天帝诀、顶级兽夫太缠人,绝美娇雌想出逃、
乌那希怎么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巧宗。
太子背地里埋怨自家皇父,转瞬就传到了他家皇父耳朵里,被他记在心中什么的。
只能太子殿下有够倒霉,也有不够不长记性。
这才几年呀?
就忘了当初跟索额图抱怨那句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了?
要不是那么一句,皇玛法也许不至于那么雷霆大怒,直接把索额图的老命都给耽搁去了。
啧啧。
可惜那样的名场面,公主没看到。
否则她什么也得去瞧瞧她家太子二伯。
看看他到底是哪路犟种,怎么人家吃一堑长一智,他吃了一堑又吃一堑,甚至大有要吃饱的意思?
可真是……
不过当时公主正在宁寿宫跟太后撒娇,一叙别情。根本不知道还有太子得知格尔芬大表舅要被处决而愤怒低吼,言语之间对她皇玛法颇多不敬的事儿。
知道她也得躲远点儿,切忌火上浇油。
免得回头他们爷俩涛声依旧,继续父子情深了,直接把她这个挑拨离间的人儿给暴露出来。
那可真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很,非常得不偿失。
坚决不干傻事儿的公主只兢兢业业地伴驾,各种端茶倒水,揉肩捏背。使尽十八般武艺,也让瞧着病殃殃没什么精神的皇玛法能够舒服些。
却不知她越是这样,康熙就越想起当初的太子。
耳边也不停响起他那些个悖逆之言。
是怎么琢磨也琢磨不明白:怎么原本好好的父子,就走到了如此地步?
他这一叹气,乌那希就有些急:“皇玛法有什么事情尽管跟福福,别自己憋在心里。让福福当您最最可爱、最最可靠的倾听者~”
你?
还可靠呢!
啧啧。
康熙嘴角微抽,看着丝毫不知道自己漏斗属性的乖乖好孙女。
抬头摸了摸她发顶的两个鬏鬏:“咱们福襄有这个心思,皇玛法就已经很高兴了。福襄别怕,皇玛法只是最近身子不大爽利,难免有些倦怠而已。”
“可能是在宫中待得烦闷了吧?回头操持完给朱慈烺封爵的事,朕就巡幸畿甸,顺便散散心。”
乌那希认真地看了看他,像是在看他到底有没有谎一样。
那康熙都老影帝了,还能让她一个家伙看出端倪来?
不存在的!
倒是家伙拿巡幸畿甸当踏春,恨不得给他们家老老都安排上。
看得康熙失笑:“好好好,把你想带的人都带上。”
嗯嗯。
公主连连点头,继而又把脑袋摇成拨浪鼓:“不行不行,十三叔不能去,他得留下来办报。”
“不是万事开头难吗?那他新官上任,总归是要多上心一些的。”
诶?
康熙诧异:“好了择优录取的,怎么到你这儿赢家就必定是你十三叔了?”
那当然了!
公主大信心:[那几个又没见过真正的报纸,不知道从哪方面做起才能更加直击心灵。本公主就不一样了,本公主多年学习委员,有丰富办板报校刊之类的经验。]
[有本公主这么个帮手在,十三叔要是还能输,那才是活见鬼好么?]
要赢,必须要赢,还得是碾压局。
以绝对压倒性胜利夺魁,让毛太子就算是想酸几句都找不到合适的点~
想到这儿的时候,斗志昂扬的公主甚至还捏了捏自己的拳头。
萌力十足。
让一直心痛于好太子与自己离心的康熙都忍不住弯了弯唇角:“徐元梦跟李光地都是太子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法海更是你十三叔的师傅,相关能力也是很强的,你怎么就……”
嘘~
康熙话还没完,就被乖乖好孙女捂了嘴:“皇玛法别,别这么仗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
“庄稼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乖。十三叔文武双全,怎么看怎么都是青出于蓝好么?偏偏您这个当皇阿玛的都不看好他,可真是……”
公主摇头,不停心疼自家十三叔,要帮助自家十三叔的话。
然后,在她一番软磨硬泡之下,十三阿哥就多了个助手。
当然她自己认为自己是个监工来着。
全心全意,监督十三叔怎么把报纸内容做得精彩纷呈而又通俗易懂。
要尽可能精准地传达朝廷想要对百姓传达的消息 ,不动声色之间,引导舆论,控制舆情。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得牢记简明扼要四字。
[怎么呢,得劝十三叔别把目标放在竞争对手头上,而是要将目标放在目标客户群体上。]
[办一个让百姓爱看、看得懂也买得起的好报纸,这才是目标所在!]
正在愁该怎么才能赢得彻彻底底、漂漂亮亮的十三阿哥双眼晶亮,忙自己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乌那希翻了个可可爱爱的白眼,想你自己都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那还是别讲了吧。
结果没等着开口,她家阿玛就要帮好弟弟集思广益了。
差点遭到来自于乖乖好侄女的嘲讽,十三阿哥哪里还敢卖关子?
赶紧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之名,起了自己的‘灵感’。
“据那位写完诗后,要先读给妇孺听。非等着没念过书,不认识字的妇孺都能听懂,觉得好听之后,才肯流于市井。”
“这报纸虽不同于白居易的诗歌,但也要简单明了,雅俗共赏才是。”
四阿哥笑:“这想法倒是新颖,十三弟想得很全面……”
然后哥俩促膝长谈,不一会的功夫就对如何办报,如何办好报有了个初步的设想。
看得公主目瞪口呆:[这就是兄弟齐心的伟大力量吗?真的好暖呀~咦,难怪十三叔给阿玛写诗,尧街多雨露,棠棣四时开。]
[棠棣情深,雍雍怡怡。原来阿玛跟十三叔这么心有灵犀的,难怪会成为千古君臣与兄弟榜样。]
[要不,本公主还是辛苦辛苦,跟黄先生一起研究研究照相机吧。这要是能保存下来珍贵的影像资料,后世得有多少腐女嗷嗷叫,直磕到了呀?]
太子背地里埋怨自家皇父,转瞬就传到了他家皇父耳朵里,被他记在心中什么的。
只能太子殿下有够倒霉,也有不够不长记性。
这才几年呀?
就忘了当初跟索额图抱怨那句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了?
要不是那么一句,皇玛法也许不至于那么雷霆大怒,直接把索额图的老命都给耽搁去了。
啧啧。
可惜那样的名场面,公主没看到。
否则她什么也得去瞧瞧她家太子二伯。
看看他到底是哪路犟种,怎么人家吃一堑长一智,他吃了一堑又吃一堑,甚至大有要吃饱的意思?
可真是……
不过当时公主正在宁寿宫跟太后撒娇,一叙别情。根本不知道还有太子得知格尔芬大表舅要被处决而愤怒低吼,言语之间对她皇玛法颇多不敬的事儿。
知道她也得躲远点儿,切忌火上浇油。
免得回头他们爷俩涛声依旧,继续父子情深了,直接把她这个挑拨离间的人儿给暴露出来。
那可真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很,非常得不偿失。
坚决不干傻事儿的公主只兢兢业业地伴驾,各种端茶倒水,揉肩捏背。使尽十八般武艺,也让瞧着病殃殃没什么精神的皇玛法能够舒服些。
却不知她越是这样,康熙就越想起当初的太子。
耳边也不停响起他那些个悖逆之言。
是怎么琢磨也琢磨不明白:怎么原本好好的父子,就走到了如此地步?
他这一叹气,乌那希就有些急:“皇玛法有什么事情尽管跟福福,别自己憋在心里。让福福当您最最可爱、最最可靠的倾听者~”
你?
还可靠呢!
啧啧。
康熙嘴角微抽,看着丝毫不知道自己漏斗属性的乖乖好孙女。
抬头摸了摸她发顶的两个鬏鬏:“咱们福襄有这个心思,皇玛法就已经很高兴了。福襄别怕,皇玛法只是最近身子不大爽利,难免有些倦怠而已。”
“可能是在宫中待得烦闷了吧?回头操持完给朱慈烺封爵的事,朕就巡幸畿甸,顺便散散心。”
乌那希认真地看了看他,像是在看他到底有没有谎一样。
那康熙都老影帝了,还能让她一个家伙看出端倪来?
不存在的!
倒是家伙拿巡幸畿甸当踏春,恨不得给他们家老老都安排上。
看得康熙失笑:“好好好,把你想带的人都带上。”
嗯嗯。
公主连连点头,继而又把脑袋摇成拨浪鼓:“不行不行,十三叔不能去,他得留下来办报。”
“不是万事开头难吗?那他新官上任,总归是要多上心一些的。”
诶?
康熙诧异:“好了择优录取的,怎么到你这儿赢家就必定是你十三叔了?”
那当然了!
公主大信心:[那几个又没见过真正的报纸,不知道从哪方面做起才能更加直击心灵。本公主就不一样了,本公主多年学习委员,有丰富办板报校刊之类的经验。]
[有本公主这么个帮手在,十三叔要是还能输,那才是活见鬼好么?]
要赢,必须要赢,还得是碾压局。
以绝对压倒性胜利夺魁,让毛太子就算是想酸几句都找不到合适的点~
想到这儿的时候,斗志昂扬的公主甚至还捏了捏自己的拳头。
萌力十足。
让一直心痛于好太子与自己离心的康熙都忍不住弯了弯唇角:“徐元梦跟李光地都是太子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法海更是你十三叔的师傅,相关能力也是很强的,你怎么就……”
嘘~
康熙话还没完,就被乖乖好孙女捂了嘴:“皇玛法别,别这么仗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
“庄稼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乖。十三叔文武双全,怎么看怎么都是青出于蓝好么?偏偏您这个当皇阿玛的都不看好他,可真是……”
公主摇头,不停心疼自家十三叔,要帮助自家十三叔的话。
然后,在她一番软磨硬泡之下,十三阿哥就多了个助手。
当然她自己认为自己是个监工来着。
全心全意,监督十三叔怎么把报纸内容做得精彩纷呈而又通俗易懂。
要尽可能精准地传达朝廷想要对百姓传达的消息 ,不动声色之间,引导舆论,控制舆情。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得牢记简明扼要四字。
[怎么呢,得劝十三叔别把目标放在竞争对手头上,而是要将目标放在目标客户群体上。]
[办一个让百姓爱看、看得懂也买得起的好报纸,这才是目标所在!]
正在愁该怎么才能赢得彻彻底底、漂漂亮亮的十三阿哥双眼晶亮,忙自己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乌那希翻了个可可爱爱的白眼,想你自己都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那还是别讲了吧。
结果没等着开口,她家阿玛就要帮好弟弟集思广益了。
差点遭到来自于乖乖好侄女的嘲讽,十三阿哥哪里还敢卖关子?
赶紧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之名,起了自己的‘灵感’。
“据那位写完诗后,要先读给妇孺听。非等着没念过书,不认识字的妇孺都能听懂,觉得好听之后,才肯流于市井。”
“这报纸虽不同于白居易的诗歌,但也要简单明了,雅俗共赏才是。”
四阿哥笑:“这想法倒是新颖,十三弟想得很全面……”
然后哥俩促膝长谈,不一会的功夫就对如何办报,如何办好报有了个初步的设想。
看得公主目瞪口呆:[这就是兄弟齐心的伟大力量吗?真的好暖呀~咦,难怪十三叔给阿玛写诗,尧街多雨露,棠棣四时开。]
[棠棣情深,雍雍怡怡。原来阿玛跟十三叔这么心有灵犀的,难怪会成为千古君臣与兄弟榜样。]
[要不,本公主还是辛苦辛苦,跟黄先生一起研究研究照相机吧。这要是能保存下来珍贵的影像资料,后世得有多少腐女嗷嗷叫,直磕到了呀?]
本文网址:https://www.xiaoyao666.net/xs/0/981/7218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