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印证两件事

推荐阅读:大唐腾飞之路我的谍战岁月小天师四岁半,有五个大佬爸爸很正常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我一个道士,会点法术怎么了吞天圣帝1994:菜农逆袭王妃娇又狠,冷血战神跪地求垂怜难产当晚,霍医生转身守护白月光

    房屋一半盖瓦,一半盖草,盖草的一半的是卧室,盖瓦这一半是厨房客房混杂。屋里面家具简单,两条长凳,一个方桌,门边折角里面,有镰刀锄头等农具。
    抢眼的是紧靠卧室这边的墙上,挂着一个木头雕刻的面具,刷过桐油漆,散发细微的气味,还有一个楠竹根雕刻的狮子头,狮子头因为毛刺多,不好刷漆,就保持原样。
    一个普通农户家,有这样的艺术品,令人感到惊讶。
    邢毅问房主:“你会做木工活?”
    房主:“我别的不会,就会做这个。”
    邢毅指了桌凳问:“都是你做的?”
    “嗯,做得不好。”
    “真不错,全榫头卯固,没有钉子,老传统,不好做呢,你做这一行,时间长了吧。”
    “快三十年了。”
    “墙上那张木雕面具和竹根刻的狮子头,也是你做的?”
    “是呀。”
    “这就更厉害了。”
    邢毅记得,大约十几年以后,新世纪初,文化馆的杜江山就在县城主办了一次面具展览,杜江山特意布置了一间房子,面具一一挂在墙上,供人观赏,有人喜欢的话,现场进行交易。他就曾经进去过,准备给三岁的儿子远驰也买一件,不过感觉有点贵,没有买成。
    邢毅问:“雕刻这样一个面具,要多少时间?”
    “十多天。”
    取下面具递给他看,邢毅只想着一句话:高手在民间。
    面具后面的空洞里有张纸,打开看是十几幅面具草图。
    这更让邢毅心动,五官各部位线条的勾勒,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工笔画样板,手指头忍不住就在自己身上描绘起来。
    交谈几句,邢毅就猜到他不是本地人。
    “你年轻时候,是在外地吧。”
    “我搬到这边来了十二年了。”
    “之前在哪里?”
    “在四川那边。”
    “怎么过来啦?”
    “我是上门来的。”
    除了这家人,这村还有九户人家,有四户都是外来的。
    那面具不光雕刻艺术好看,材质也非同一般,一定要不易开裂变形的桦槁或者梧桐老树。
    再过几年,到本世纪末,旅游事业开始发达,外地来客增多,喜欢收藏面具的客人不少,价格不低,而且长时间高位运行,不少人参与这个行业,从中获取了巨大的财富。
    “看样子,你超过四十了吧。”
    “快五十了。”
    “那,你是长辈呢。我得称呼你叔呢。”
    “你就跟他们一样,叫我老木匠就是了。”
    邢毅在心里念叨一下,觉得叫老木匠是有一股亲切味。
    一股烤苞谷的香味传来,老木匠的爱人随后端了一个簸簸从后面出来。
    老木匠拿了烤好的嫩苞谷递给邢毅,真香,一边吃,一边想起在上堰,蒲明发爱人端出来的烤洋芋,烤洋芋和烤苞谷的味道各不相同,但都特别香,居住在城里的人很难吃到。
    让他心情激动的,两家人用来烤苞谷和烤洋芋的,都是竹篾条编织的簸簸,形状大完全一致,简直就出自一个人的手。
    邢毅还注意到,村没有电,自来水也没有。
    老木匠告诉他,后山岩缝里流出一股水,十户人家二十七口人,百十只鸡,十来头猪牛,怎样都用不完。
    看老木匠的牙齿,就知道,这水质很好。
    水塔边风光旖旎,村掩映在树林里,中午炊烟袅袅,邢毅心里痒痒,请老木匠帮忙制作了画夹,抽空进城购置纸笔,颜料,起大早就在外面作画。
    他发觉自己手法一点也不生疏,且满脑子都是画面,他随心所欲,勾勒几下,轮廓就出现了,再细描几笔,一幅画就出来了。
    退后几步看,再凑近半尺,怎么瞅都觉得应该很好,拿到县里去参展,应该一点阻力也不会有。
    他什么时候学,在什么地方学,跟随学,从而成就这么多技艺,无论怎么也想不起来,这样的片段性失忆,大概是被水冲进山洞时,脑袋上哪个部位被撞坏而造成的吧。
    没有破坏的部位,反而超常发挥,这应该是另一种法,是什么呢?
    不管了,既然会这个,也喜欢,那就发挥好了,他在画作前摇头晃脑,似乎有些失控。
    当然,也有感觉某个部位不顺畅的时候,就搁下笔,就去老木匠家,在那面具和狮子头跟前逗留一阵,定会有所收获。
    星期一,文启义过来检查工作,看见了画,十分震惊,画面有远有近,有高有低,远处是电站大坝的泄洪闸门,上半部是瓦蓝的天空,一只苍鹰立在电站大坝泄洪闸门顶上,朝着天空展翅就要腾飞。
    文启义问:“知道这属于哪一种类型吗?”
    邢毅回答:“好像,应该是属于国画大类吧,怎么?文主任也喜欢?”
    “我再问你,各式各样的画,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类吗?”
    “我不知道,应该很多很多。”
    “油画,你懂吗?”
    “不懂。”
    文启义冷笑:“你知道我现在心里怎么想?”
    邢毅摇头:“我怎么会知道。”
    文启义指了水电站的画面:“不是你画的,是你从外面带来放这里摆设的,我我的心里这样想,你信吗?”
    着凑近画夹闻闻,这是新鲜杉木的气味。
    邢毅皱眉,眨眼,没话可。
    文启义看着远处:“你到村去啦?”
    邢毅回答:“去啦,请老木匠作了这个画架。”
    “那,你给人家多少钱?”
    “他不要。”
    “材料费也没给?”
    “他就是自家后园里长的树。”
    “你瞧瞧,这就是朴实农民的性格。”
    文启义的话牵动了邢毅的心思,想到了村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村十户人家,紧挨着水电厂,却没有电,要是从厂子里拉一根电线过来,就好了。”
    文启义:“你以为就你想得周到?我们早就考虑过了。”
    “考虑过了,那怎么还不给他们拉?”
    “你以为拉电容易吗?电杆磁珠线子加上人工费,好几万呢。还有,以后管理呢?谁去找他们收费?不给怎么办?还有啊,他们对电的知识一点不知,用出问题来怎么办?触电伤人了,谁负责?”
    邢毅:“多指点他们几下,就都会了,富兰克林发明电之前,也没想那么多。”
    文启义:“富兰克林?你为啥不爱因斯坦?管好你自己,别人的事就不要管那么多了。”
    邢毅:“你得对,现在我就管自己的事,好啊,水塔也没有拉电呢,是不是解决一下呢?”
    文启义:“一般看守的人都不在这里住,吃在食堂,所以也就没有考虑拉线。”
    “那冬天怎么办?”
    “冬天就不用天天过来,反正那阀门都在屋子里,也冻不坏。委托村的人代看着,没啥事的。”
    “委托人来看,开钱不?”
    “不开,他们就是出入的时候,带个眼睛看一眼。”
    “看来,看水塔这个岗位,是可设可不设的啰。”
    “你来了不就可以设了嘛。”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1/1901/12667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