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章 幕间准备

推荐阅读:让卷王当炮灰?她逆天改命赢麻了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直播读心毛茸茸,我成了警局团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天命神算毒士:开局为女帝献计,请陛下自爆朕来整顿豪门狗血文混沌天帝诀顶级兽夫太缠人,绝美娇雌想出逃

    六架歼15战机整齐地停放在辽省号航母甲板上,像六只正在休憩的钢铁雄鹰。
    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拂过舰面,吹散了发动机残留的灼热。
    但甲板上,反而愈发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各部门注意,检查飞机状态,尤其是尾钩和起架!”
    来自主飞行控制室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到甲板上近百名地勤人员的耳中。
    十几名身着褐色背心褐色头盔的飞机维护长迅速就位,来到各自负责的飞机下方,仔细检查尾钩和起架液压机构的每一个零件。
    尽管刚才的着舰过程堪称完美,但按照规程,还是必须进行彻底检查。
    与此同时,红色外套的军械人员聚集在弹药升降机旁,模拟准备指定的弹药和副油箱、加油吊舱、导航/前视红外吊舱等载荷——
    本次任务当然不包括任何武器挂载,实际上,辽省号此行出航根本没有携带正儿八经的航空弹药。
    不过,既然是全流程模拟,那弹药部门也必定不能闲着。
    基于同样的原因,尽管在早上起飞之前,六架飞机都已经被加注了足够返程的燃料,但还是有几辆底盘低矮的甲板车辆紧随其后驶向停机位,身穿紫色背心的油料员从车上跳下,扯着加油管开始向飞机提供燃料和其它油气补给……
    签好飞行检查单的王炜站在一旁,看着地勤人员忙碌的身影。
    他摘下飞行头盔,汗水顺着鬓角滑。
    着舰时的紧张和兴奋感尚未完全消退,以至于手指仍有些微微发颤。
    而在距离他不远处,新闻宣传团队已经架好了摄像机和反光板。
    军网记者张颖正站在01号机旁,向部队长戴明盟提问:“作为华夏第一位在航母上成功着舰的飞行员,您现在的心情如何?”
    戴明盟的表情貌似严肃,但眼角的皱纹已经舒展开来,脸上的肌肉也频繁抽动,明显是在努力平抑着想笑的冲动。
    “这是集体的荣誉。”
    他按照早就准备好的例行内容回答道:
    “没有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没有地勤战友的精心维护,没有指挥系统的周密配合,单靠我们飞行员个人肯定无法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
    “……”
    对于华夏来,航空母舰和舰载机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因此,作为指挥官,必定少不了一些需要抛头露面的宣传工作。
    看着应对自如的部队长,王炜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幸运。
    如果让他来面对镜头,恐怕很难有如此完美的表现。
    想到这,他收回目光,转身向飞行简报室走去。
    按照计划,在降之后,飞行员将获得几个时的用餐和休息时间。
    但他们可是刚刚完成了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任务,怎么可能轻易休息得住?
    果不其然,在推开门的瞬间,热烈的讨论声扑面而来。
    四名飞行员围坐在长桌旁,桌上还散着各种图表和笔记,显然是在复盘刚才的着舰过程。
    其实仅从结果来看,六个人的操作都堪称完美,全部钩住了第二或第三道阻拦索,属于着舰过程中最理想的状况。
    但分解到每个步骤的操作上,大家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心得。
    或者从另一方面来,也需要找个机会发泄一下心中澎湃的表达欲。
    “下滑道控制还是太依赖视觉判断了,菲涅尔灯系统在强光下辨识度不够……”
    “我觉得阻拦索的张力可以再调高5%,刚才着舰时减速感不够明显……”
    “那是因为咱们训练设施用的是机械储能结构,船上是电磁拦阻,所以速度变化更加平均了……”
    “……”
    看到王炜进来,07号机飞行员郑辉立刻站起来:
    “参谋长!您来得正好,我们正在讨论降过程中的哪个步骤还能进一步优化,还有就是……等会儿起飞时候的动作要领问题。”
    王炜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自己拉过一把椅子:
    “滑跃起飞的关键在于油门控制和迎角把握,虽然是在海上,但整个操作流程和陆地上没什么不同,甚至可以,比着舰过程还要简单一些,关键是头脑清醒,思维不能乱套……”
    “……”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经验的时候,房门再次被推开。
    两名身穿便装的中年人出现在门口。
    简报室内立刻安静下来,
    虽然裹得很严实,但王炜还是很快认出了对方二人的身份——
    歼15舰载机项目的总工程师罗洋,以及涡扇10H的总设计师刘永全。
    在原型机试飞和随后的地面训练过程中,他们跟训练基地有过很多接触,也深受同志们的信任和尊重。
    很快,所有飞行员都站了起来。
    “别拘束,都坐。”罗洋笑着摆手,“我们是来听听你们的真实反馈,不是要开汇报会。”
    飞行员们重新座,但气氛还是明显变得正式起来。
    考虑到01-06号都不是全状态原型机,王炜当即把目光投向了坐在最里侧的郑辉和林书岩身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驾驶的飞机将与未来的量产型号完全相同。
    见状,郑辉率先清了清嗓子:
    “罗总,刘总,从飞行操纵品质来,歼15的表现堪称完美,良好的底子加上三翼面设计,即便是在气流不稳定的海面上,低速操纵性也依然比我们预想的更好,几乎跟地面模拟时的手感别无二致。”
    “尤其在着舰的最后阶段,重型机在灵活性上的不足反而成了优势,飞机不会因为幅操作或干扰就出现剧烈反应,给了我们更多的修正余地……而相比之下,涡扇10H的动力反馈却非常灵敏,让我们在触舰之前的信心很足。”
    见郑辉没有继续下去的意思,林书岩马上接过话题,补充解释道:
    “飞机的性能让我们相信,即使没能一次挂上阻拦索,也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加速复飞,没有因为速度不足而坠海的风险。”
    “当然,实际着舰比地面模拟难度大很多。”后者用双手比划着,“航母本身的晃动,甲板在视觉上比模拟器,还有海面反射的乱流……这些都会增加心理压力,但都不算是飞机设计的问题。”
    “……”
    随后,几名飞行员更是轮番开口,把飞机和发动机全都夸了个遍——
    这些称赞绝对发自内心,但考虑到众人此时的心情,在表达方面难免有些过于热情。
    以至于让两位设计师同志都有些招架不住。
    “同志们,同志们,先等一等。”
    趁着某个没人出声的当口,罗洋赶紧抬手制止了大家的发言:
    “听到你们如此高的评价,我们作为技术人员当然非常欣慰,但还是希望能听到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反馈……”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王炜开口道:
    “我们飞行员这边确实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非要的话……”
    他稍作停顿,然后继续道:
    “在地面模拟阶段,指挥调度部门和弹药部门都反馈过,往歼15的2/8号挂点挂载霹雳12或者霹雳13这些体积较大的空空弹时,操作会比较繁琐……”
    作为一架干重就超过了15吨的重型机,歼15在正常状况下的翼展实在太大,为了减停放时的占用面积,飞机机翼的折叠位置设计得非常靠内,导致最常用于挂载中距弹的两个挂架跟翼尖挂架一样,位于外侧的折叠段上。
    像霹雳8或者霹雳10这样轻巧的格斗弹还好,体量稍微大一些的弹药,就只能先把折叠机翼展开再进行挂载。
    这意味着飞机无法在机库或是停机位上完成弹药准备,而需要到起飞准备区之后再进行挂弹,无形中延长了起飞之前的反应时间。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就听地勤同志们反馈过。”罗洋回答道,“不过,歼15的物理尺寸没办法改变,在当前航空母舰机库面积本就偏的情况下,肯定要优先保证载机量和升降机的转运能力。”
    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图纸:“不过,我们倒是有一个退而求其次的解决方案。”
    他将图纸铺在桌上,展示了一种三联挂架的设计。
    相比于给歼10E配套、仅用于多带一枚空空弹的Y型挂架,更接近F15使用的T型复合挂架。
    “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机翼最内侧挂点重载能力的前提下,再额外挂载两枚空空弹,解放那两个别扭的外侧挂点——甚至包括翼尖挂架。虽然会增加一些阻力,但在执行进攻任务时效率会大大提高。”
    王炜仔细研究着图纸,不时点头。
    这种务实的态度正是他希望看到的——问题总是存在,但只要有解决的意愿和方法,就没什么可怕的。
    当然,滑跃起飞能够携带的弹药实在有限,所谓“维持重载能力”最多也就是两枚鹰击83K反舰导弹,或者两枚500kg制导炸弹而已。
    但在未来的弹射型航空母舰上,这个配置的价值注定很大。
    讨论持续了近一个时,直到部队长推门而入。
    “各位,讨论时间结束,我们得先去补充一些能量,然后休息几个时,下午还有另外一半任务需要完成。”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2/2962/18851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