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颁奖典礼来了

推荐阅读:[星穹铁道]星际和平公司入职指南刚出人皇幡,我就成了旧日之主恶女爆改万人迷,男神雄竞疯了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我在北海道教吹奏祖宗保佑:直播乡村的完美人生斗罗:我在武魂殿做女帝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美剧世界:从洛城巡警开始权力深渊:重生为清廉老爸平反!

    三月二十四日,清晨五点四十。
    天色已然初晓,地平线已然跃起一抹太阳的轮廓。
    第一缕阳光刺破薄薄的云彩,沿着北京城的中轴线将夜色驱散。
    “嗡嗡嗡——”
    “扑棱扑棱!”
    每日清晨准点响起的鸽哨声,从远处悠悠的传来。
    伴随着一阵翅膀扇动的声音划过四合院上空。
    “今天就是颁奖典礼了,五项提名能获奖几项呢?”
    终于程开颜睁开了眼睛,将继续睡觉的念头压下,饶是这段时间沉浸在《赎罪》的创作之中。
    此时此刻,到了颁奖的这一天,他也不禁期待起来。
    “开颜!起床了吗?今天要去颁奖了吧?”
    恰巧母亲徐玉秀也因为担心程开颜起晚,便早早起床了来到门前敲门提醒。
    “起来了。”
    程开颜扭头回了句,便不急不慢的揭开被子,起床穿衣。
    “那我先做饭去了。”
    徐玉秀静静地站在门前,最终还是止住了自己想要问问儿子,对今天的颁奖有多大把握的念头。
    不过他大概也在期待着,烦恼着吧?
    毕竟昨天夜里的灯光,熄得比以往要晚。
    作为母亲,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更高的成就。
    但最希望的还是平平健康,无忧无虑的生活。
    徐玉秀轻轻一笑,转身出门洗漱做饭去了,她打算一会儿煮五个大鸡蛋。
    就像以前程开颜读书要参加考试的时候,徐玉秀总会给他加两个荷包蛋一样。
    寓意考个一百分。
    ……
    “滋滋滋!”
    烧热的锅底往外冒着热气,徐玉秀拎着油壶在锅边绕了一圈。
    油花泛起气泡,滋滋响了起来。
    油热了,再又加入金黄的鸡蛋液,不一会儿就咕咕咕的鼓起鸡蛋泡来。
    煎好五个鸡蛋,撒上少许盐。
    徐玉秀低头闻了闻,一股子油香和鸡蛋的味道。
    “好香啊妈,今天煎这么多鸡蛋啊?”
    身后起床洗漱完毕的程开颜闻着味儿来了。
    他也不怕烫,走过来就直接伸手拿了一个吃了起来,边吃边点头道:“不咸不淡,味道刚刚好。”
    “吃饭吧,这些都是你的。”
    徐玉秀脸上露出柔和的微笑,吩咐道。
    “分着吃呗,又不是什么稀罕物。”
    程开颜将吃完一个,拍拍手帮忙端菜拿碗筷。
    “早上不乐意吃,干巴巴没胃口。”
    徐玉秀没有多什么,便回桌吃饭去了。
    早上七点。
    程开颜骑着车将母亲送到学校上班,自己则顺着大街,慢慢悠悠的往人民会堂而去。
    一路上走走停停,有时候看看街上的商店,看看路边等车的姑娘。
    不知不觉也到了人民会堂门口的广场。
    参加颁奖的人群,将原本空旷的广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和煦的阳光照耀下,在广场上留下一地的光影。
    “人真多啊,比上次来更多。”
    程开颜从街道上推着自行车走了过来,一边感慨,一边看着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
    有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维持秩序,也有一些文化部门的领导在指点江山,也有举着照相机的记者正拉着一些看起来有些名气的作家拍摄照片。
    人们相互之间聚成一个个圈子,热络的聊着天。
    不一会儿,程开颜找到停车棚,发现果然被自行车塞满了。
    无奈之下又转了转,发现人民会堂大门口侧面排成一排的汽车,灵机一动,将自行车停在汽车后面。
    一般汽车都是有人看守的,自行车停在这儿安全。
    程开颜停好车,不急不慢的走了出来,像个脱离大部队的候鸟终于汇入茫茫的人群。
    现在颁奖典礼还没有正式开始,大家都在广场上叙旧聊天。
    程开颜扫了一圈,人实在太多了,他也没看到什么认识的人。
    随手找了个工作人员问了问距离开始还剩下半个时,他这才随便转了起来。
    听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驻足讨论。
    随便听着,聊着,程开颜发现自己要比去年平静的多。
    去年来参加典礼时,他刻意的让自己低调,保持平静。
    但这次程开颜心中虽然期待,但却有种胸有成竹的自信和闲庭若步的坦然。
    文学奖项肯定是有的,至于有几座就不知道了。
    ……
    “湛容老师的这篇意识流作品写的是好啊,没有刻意的卖弄叙事技巧,故事与感情浑然天成一样。我感觉要比王蒙老师的那篇意识流流畅自然一点。”
    程开颜在一个三人聚集的位置听了一会儿,他们正在讨论意识流和西方文学的技法。
    为首的是一个来自湘南姓胡的中年男作家,这次是被提名了。
    其他两位则是一个跟着杂志社来凑热闹的年轻编辑,姓厉。
    一个是来自广东的作家,个子瘦皮肤黑,姓白。
    “王蒙老师的意识流有些太深奥了,读着像是在猜谜。”
    厉编辑感慨道。
    “是啊,意识流这玩意儿听着太复杂了,还是写伤痕文学去吧,只不过伤痕文学业渐渐有点过时了啊,我投的好多杂志社要么是不收了,要么是要求太高了。”
    白作家叹息一声,他反正是不会写什么意识流,只会写写伤痕文学,做好情绪共鸣,渲染嗡嗡嗡那个年代的悲惨,赚点稿费勉强过日子。
    “听起来复杂其实不然,总的来只是一种现代主义文学叙事的技巧,为剧情和人物情感服务,大可不用这么神话。”
    程开颜闻言摇了摇头,随口解释一句。
    伤痕文学的确红极一时,但很快就被替代,某种意义上来讲伤痕文学是在放大、消费人们对那个时代的集体情绪。
    消耗完了,这一类文学也就死了。
    所以即便是纯文学作家,也要有把握市场的眼光。
    “哦?”
    三人听见这话,这才发现身旁忽然多了一个穿着藏青色中山装,一身书卷气的青年。
    “同志你也是参加颁奖典礼的作家?”
    湘南作家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眼神很锐利,礼貌问道。
    “算是吧。”
    程开颜笑了笑。
    “什么叫算是啊?你这子该不会混进来的吧……”
    白作家扶了扶头顶的红星帽,不禁嗤笑一声。
    “这不是重点,同志听起来对意识流有些见解?”
    湘南作家摆摆手插话,语气敦厚温和,将作家有些尖锐的语气消弭。
    虽然他平时见多了喜欢附庸文雅,写了点东西就自称是作家的年轻人,但也没有什么恶感。
    谁不是文学爱好者过来的。
    “刚才三位同志湛容老师的自然和王蒙老师的复杂晦涩。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理解:王蒙老师的作品其实是实验性质的,带着浓重的西方色彩,他在意识流流动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多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哲思。
    而湛容老师的《人到中年》,则有种将西方叙述技巧本土化的味道,更有自己擅长的东西。
    这一点其实无关高下,是个人风格的问题。”
    程开颜笑了笑,解释起来。
    “原来是这样……那同志你觉得哪种类型适合学习呢?”
    湘南作家显然是个想进步的,听了这一番分析,就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肚子里有墨水,不是那种常见的夸夸其谈的文学青年。
    “湛容老师的吧,湛容老师对意识流很有她自己的理解。
    我个人将其称之为病理性意识流。”
    程开颜想了想回答道。
    “病理性?”
    三人相看一眼,都有些惊讶。
    “病理性意识流?这个词概括的真好啊!”
    年轻编辑惊呼起来,夸赞道。
    “能仔细吗?同志?”
    就连刚才还有些轻视程开颜的白作家也郑重起来。
    “湛容老师很巧妙的运用了心肌梗塞并发脑缺氧后,昏迷引发的梦境,幻觉,记忆碎片等等。
    这些都是医学上的生理象,成为意识流的叙事依据。
    同时通过医疗器械具象化意识流流动的过程。
    比如:从女主角看到手术钳的反光,画面流动到冬季托儿所玻璃上的冰花,又流动到女儿冻僵微红的手指……”
    程开颜点点头,继续分析着。
    一边一边瞅了眼湘南老哥,他很有学习的劲头啊,不过那个瘦瘦的作家就有点吃老本的意味了。
    “原来是这样……真妙啊,倚靠视觉……哦不,准确来是依靠五感的手法流动意识也太妙了了。”
    胡作家沉思道。
    “这么一的确很适合学习啊!”
    此时众人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样,显然已经信了一大半。
    “不用过于迷信西方技巧,化用技巧,扎根自己的故事即可。”
    程开颜又加了一句。
    几人因为意识流而结缘,聊了一会儿。
    “程同志,你是京城的作家还是跟着哪个出版社一起来的啊?”
    厉编辑好奇的问,来参加颁奖的杂志社除了编辑之外,有时候还会带一些有天赋的作家来见见世面,拓宽人脉。
    “京城的,我自个儿过来的。”
    程开颜笑着解释道,这么倒也没错。
    “哦哦本地的啊。”
    三人相视一眼,是自己过来看热闹的啊。
    “那这样吧,一会儿同志你跟我们一起进去吧,我带你进去看看。”
    湘南的作家爽朗一笑,热情的邀请。
    “再看看吧,我找朋友,实在没找到就跟你们……”
    程开颜话还没完,身后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找你半天呢!你躲在这儿干嘛呢?怕被人围住看热闹啊?”
    一个年轻女同志的声音传来。
    程开颜回头一看,面露惊喜:“陈姗姗?!你也来了,好久不见了啊!”
    “好久不见!我怎么就不能来了?”
    “走走走,杨主编和王蒙老师张光年老师他们在一起呢。”
    陈姗姗咧嘴一笑,虽只是一面之缘,但眼前这个家伙给她留下的印象真的很深刻。
    去年过年还一起打过牌,看过表演,吃过饭呢。
    应该算是朋友了。
    “这是?”
    胡作家挠了挠头,看来程不用他们带了。
    “我朋友,我跟他们进去就好,一会儿里面见。”
    程开颜简单介绍了下,随后和三人挥手告别,跟着陈姗姗转身离开了。
    “他们要去王蒙老师和张光年老师那儿?”
    白作家好奇的问道,看向程开颜二人背影有些羡慕。
    那可是《人民文学》的主编,还有全国都闻名的大作家王蒙老师。
    “应该是跟着去见见文坛前辈,毕竟程是个挺有天赋的年轻人。”
    胡作家解释了下。
    不过厉编辑却低头沉思起来,自语道:“这个女同志好像是江城《芳草》杂志社的编辑,前天我们主编还和他们一起吃过饭,我还有印象。“
    “对了她叫什么来着?”
    厉编辑忽然问。
    “好像是陈姗姗吧?”
    胡作家解释道。
    “陈姗姗?我想起来,她就是《芳草》的编辑啊,难怪能认识王蒙老师他们。
    这个陈姗姗真是好运啊,程开颜老师的第一部纯文学作品都被她发掘到了。”
    厉编辑眼神很是羡慕的,一部经典的作品,能让编辑都为之受益。
    “是啊,话程开颜老师今年有五部作品入围吧?太吓人了。”
    胡作家感慨道,据还是一个年轻的伙子,他还挺想跟这个文学界赫赫有名的大才子聊聊呢。
    “等等……程开颜?程?”
    白作家忽然有些惊疑不定的自语道。
    “怎么了?”
    二人好奇的问。
    “没什么,应该是我想多了。”
    白作家摇摇头,起来刚才的年轻人应该和这个陈姗姗应该是亲戚之类的吧,一个姓来着。
    另一边。
    程开颜也终于在在陈姗姗的带领下找到了大部队。
    在广场中间,一群人围在一起。
    一眼看去,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呢。
    不过程开颜出色的视力很快就看见了不少熟人。
    有文化部的唐明花阿姨,还有《人民文学》的张光年老师,王蒙老师,以及《芳草》杨书案主编,还有《儿童文学》的徐德霞编辑。
    当然还有老朋友王安忆,叶辛。
    “你子可算来了,等你半天了都!”
    张光年转头看到了程开颜姗姗来迟,朗声笑道。
    此话一出,大家都纷纷看了过来,露出笑容和感兴趣的样子。
    “人太多了,随便找地方坐了会儿。”
    程开颜视线扫过,点头问好。
    “你子这次出大风头了,全国的作家都知道有个叫程开颜的年轻人,这次有五部作品入围了!”
    “你觉得这次有多少作品获奖?”
    “程开颜同志还记得我吗,杨书案,最近有没有新作品?”
    ……
    程开颜随口回答了一些,大家都看出来他不喜欢被围着问东问西,也就没有再打扰他。
    在等待颁奖开始之前,程开颜跟着众人认识了不少文坛前辈,包括刚才聊过的湛容老师。
    终于到了九点,颁奖典礼终于要开始了。
    广场上的人群依次有序的进入人民会堂。
    程开颜跟在人群,大步流星,昂首阔步。
    看着人民会堂顶部的国徽,眼中满是自信锐利之色。
    他已经做好了获奖的准备。
    “三座文学大奖,囊中之物。”
    不远处。
    唐明花驻足在人群中观察着程开颜,嘴角微扬绽放出欣赏的淡笑,眼中闪过一抹期待。
    五部作品提名,最后能获得几座奖项呢?
    一座?两座?
    还是全部?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0/355/3628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