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十三人中最年少

推荐阅读:混沌鼎:女帝逼我做道侣苟在玄幻世界只手遮天重燃青葱时代那年花开1981万历明君仙人消失之后万神主宰龙藏人生巅峰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经过去年的风波,洛南的河渠又进行了一番系统性的修缮,不只灌溉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风物都变得更加宜人。
    眼下正是二月初春,田野间草长莺飞、生机萌动,且多有农人正在翻耕土地、准备彻底回暖后便进行播种。
    过去几日,城中的人事往来固然热闹喜庆,但也喧哗。如今来到广阔的田野,顿时便让人大感心旷神怡。众人一路纵马疾驰,不多久便来到了城南田庄外。
    “恭喜郎主进士及第!”
    庄上的管事赵明早带领一众庄人在庄外列队等候,见张岱一行到来便欢呼喝彩。
    为免同行一众进士们受到冷,张岱摆手示意庄人们暂停祝贺,只是笑语要给庄人加餐庆祝,并且着令他们入庄置备宴席。
    “此间溪谷清静、陂野秀美,张六竟然还在城外拥此美业,当真让人羡慕啊!”
    同行众人立马庄外,打量着田庄外野趣盎然、山水秀美的景致,不免都连连赞叹。
    “这是我亡母遗留的庄业,幸在有忠诚家人打理才不至于荒芜,我也只是坐享其成的米虫罢了。”
    张岱一边微笑解释,一边将众人引入庄中。
    老实庄园本身风景和格局都一般,欠缺雅致意趣。毕竟日前丁苍经营田庄,要以生产养家为主,甚至鸡栏都搭到了主屋旁边,臭烘烘的又吵闹,一到夏天更是蚊蝇成群盘旋飞舞,这也是早前的少年张雒奴不乐居此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张岱并不指望田庄收益养家,加上原本许多长寿寺的僧祇户被引到这里来居住,因此对田庄又进行了一番规划改造,居住与生产隔离开来,又增加了一些观景宴客的亭台建筑,看起来就更加的宜居。
    家人们日前早就听从吩咐,在庄上置备了不少的酒菜,加上今早丁青便先来通知,所以很快宴席便置备妥当了。
    不过众人显然对这田庄更感兴趣,并不急着宴饮,而是围绕田庄游赏起来。
    “这是蜀椒啊!枝干虽更粗矮,但椒实却更辛烈,且能入药,驱寒止泻,并可下儿腹虫。张六家中,竟然有此异地美物生长!”
    王昌龄见多识广,很快便注意到堂外两株蜀椒并道出其渊源,众人闻言后也都凑上来,而张岱笑语解释之后,他们的眼神中不免更加惊奇。
    人总是对岁月悠久、且饱含着时代气息的事物深感兴趣,这会儿绕着这两株椒树打转,已经有人忍不住摇头晃脑的吟咏诵之。
    张岱见状也是一乐,如果这些人当中谁能作出什么流传甚广的名篇出来,倒是给他家花椒打广告了,看来还是得多招他们来聚会啊!
    众人兴致来了也不入堂,索性便在这花椒树下席地而坐。张岱见状便着员取来毡帐筵席布置起来,又把酒菜挪进帐中来,一边饮酒一边闲聊起来,所聊的话题当然还是刚刚过去不久的省试。
    今次省试一波三折,到最后只取十三人,乃是开元以来进士及第最少的一年。
    及第的十三人,除了张岱这个状元之外,王昌龄、常建两个名传后世的著名诗人也在其列,而且王昌龄还是以仅次于张岱的第二人及第,据宰相杜暹对其很是欣赏。
    接下来便是李嶷、杜頠这东西两监的案首,考官们再怎么任性,也没敢质疑国子监的教育成果。其他几人,有太原郭氏的郭邕、弘农杨氏的杨谏、河东薛氏的薛翊等等。
    不过唐人所言郡望也就听听而已,张岱还是范阳张氏呢,但其实祖上就是河东迁来洛阳的老土著,只不过着好听而已,并没有什么确凿的谱系传承。
    十三人当中,张岱年龄最,虚岁才只十六岁而已。其次便是薛翊,今年才十九岁,虽然是以第十三人及第,是本届的孙山,但考虑到今届难度相较往年要大得多,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神童了。
    剩下这些个,基本上都是二十出头,甚至还有三四十岁的。而除了王昌龄与常建因诗而著称之外,其他人基本上也都是寂寂无名。
    其实这也很正常,唐代科举本来就不是仕进的主流方式,每年凭此踏入仕途的不过二三十人而已,官场本来就是越往上路越窄,若再叠加上其他的因素,最终能够成材的数量则就更少了。
    哪怕中晚唐宰执多进士出身,但也都是历经了各种磨练与淘汰才能脱颖而出。至于那些被淘汰掉的,也未必就是才力不济,时运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讲过一些琐碎闲事后,张岱便讲起了今次邀集众人的目的之一:“关试之前,某等新科进士尚需谒师过堂。但今座主严员外仍然受监,后续如何行事,各位可有主见?”
    众人闻言后也都面露愁色,原本正常的流程是他们在放榜之后应该先登门拜谢座主,然后被座主引领去拜见宰相,继而再被通知何时关试。
    关试就是吏部进行判题考试,考验进士们的判词能力,过关之后他们才获得选人资格、开始在吏部管理下进行守选,守选期满后再参加铨选,而后授官。
    关试倒也不难,通常只是走个过场,属于有手就能过,有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参加考试,找人签个到都算过关。当然他们这一科进士刚被整治过,对于关试也都不敢马虎。
    但是无论关试难不难,现在的情况是根本就没有座主可拜,自然也就没有人去引他们拜见宰相并被通知关试。
    “要不要去崔散骑府上拜谢?崔散骑主司吏部,且在考场做监……”
    有人忍不住开口道,座主与考生自有一份香火情,如果能以崔沔这个三品大员为座主,出去也好听啊!
    此言一出,便也有人面露意动之色,然而李嶷却连连摇头道:“座主所以称师,便是因为于我等有选取举荐之恩,故而需要拜谢。某等早经三试,皆以严员外为师。
    崔散骑于某等非但无恩,反有诘责之厉,若是拜为座主,某等岂不为时流讥以趋炎附势?”
    闻听此言,那提议之人便也面露不悦之色,虽然心里的确是这么想的,但被这么赤裸裸出来,脸上还是有些挂不住,于是便又沉声道:“既然如此,李十七又有何见解?”
    李嶷闻言也是语竭,低头沉思片刻后便望向张岱道:“张六既然招人至此,想必已有所计!你便爽快道来,以供诸位参详。”
    “我的确有计,只不过一旦讲出便言出必行,无论你等从或不从!”
    张岱先是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态度,然后才又道:“我等座主乃是严员外,无论国法人情都无可置疑。但因杂文外泄前事,致使考功官吏议罪未决,或许有人暗生两意。
    但我想告诉诸位的是,今我等器具如何,仍在人言臧否。麻衣未解便先露趋利避害之态,自此以后,选路穷矣!
    是故明日我便先登严员外邸,拜于空堂而后再入南省请于相公,若严员外不得公正裁决,则不参关试!”
    “这、这有些冒犯了吧?不参关试,如何守选?况、况且严员外的确是处事有失,并非滥罪……”
    听到张岱此言后,顿时便有人面露难色道,显然不想将好不容易得来的前程轻易做赌注去胁迫宰相。
    张岱闻言后便叹息一声,有这样想法只能此人还太天真,甚至都谈不上利己,因为他还没有搞懂大唐官场的基本逻辑。
    他们本身并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朝士,他们的表态对事情也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此行事只是体现出他们的节操与秉性,并且尽量让事情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那些决定他们前程的朝堂大佬所看重的也恰恰是这一点,唐代崔群知贡举,自谓前岁放春榜三十人,乃是三十座美庄良田。意思就是这些门生们会像田园产业一样,对自己知恩图报,源源不断的获得收成。
    除了这些官场伦理之外,也要考虑到权力的任性这一因素。他们这些人及第本就不循常规,那接下来的关试若再随事而迁,或是搁置延后、或者改变形式增加难度,都是未可预料的。
    就算他们侥幸过关,在整个选人群体中都属于异类。作为一个异类,除非能力卓越到压制不住,否则在一个系统中必然是要受到排斥的。
    所以现在他们这些新进士们首先要强调的,就是他们是通过正经的朝廷典选选出来的人才,而不是什么人事倾轧的产物,他们也需要被正常公正的对待!
    “我同意张六此计,来日必共行事!”
    李嶷本就颇为感怀严挺之对自己的欣赏,哪怕因为遭遇波折而没能成为状元,这会儿听到张岱表态要力挺严挺之,也连忙点头道。
    王昌龄等几人也都陆续点头同意,他们未必对官场规矩了解透彻,但出于本身的道德操守,也觉得不应在此刻急于和严挺之划清界限。
    只不过还有几个人低头沉吟不语,显然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他们而言还很艰难。
    张岱见状也不再逼迫他们,只是又举杯笑语道:“今日相聚只为共贺登科之喜,来日如何行事各自斟酌。若肯与共事,严员外邸前相聚,若有别计亦可从容自处!且饮此杯,且乐当下!”
    众人闻言后,便也都不再纠结此事,以免气氛尴尬,纷纷举杯回应,准备归后再各自思索。
    其实不只是座主与门生,同年之间也是一份难得的情谊,只不过人的秉性经历各不相同,值不值得往来也待考察。
    严挺之此事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张岱倒不觉得不肯共事便是品性低劣,只能性情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继续深交下去。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1/1192/8705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