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朱应上奏,震动朝堂!

推荐阅读:我在异世封神被渣男小叔宠入骨,我嚣张一点怎么了?步步生骄重生1961,开局相亲对象就被截胡!文娱奶爸:谁说我只会唱儿歌?巫风这剑神有点浪剑来:开局镇守剑气长城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误入灵网,我吹的牛成真了!

    封赏之后。
    朝议继续!
    “启奏皇上。”
    “北元皇帝已经押送到了大殿之外,等候皇上传见。”
    兵部尚书唐铎站了出来,一脸激动的启奏道。
    以往。
    外国使臣,乃至于君王临应天觐见,这是需要礼部尚书来启奏的,但今日则是不同,因为元帝是阶下囚,是被大明的军队给拿下的。
    所以自然是轮到了唐铎这个兵部尚书来上奏了。
    “昔日。”
    “北元占据辽东,占据吾华夏疆土,奴役我华夏子民,让我华夏饱受了百年的屈辱。”
    “如今,咱创建大明,已然改变曾经了。”朱元璋缓缓开口,带着一种霸气与威严。
    毫无疑问。
    这,自然是朱元璋能够提及的霸气。
    纵观古今。
    朱元璋威名,乃至于功绩都是毋容置疑的。
    “给咱将元帝带上殿来!”
    朱元璋一抬手,威严大喝道。
    “皇上有旨。”
    “带元帝上殿。”
    云奇大声的喊道,彰显着皇家威严。
    应着声音。
    只见在大殿外。
    由两个金吾卫亲自押送,金吾卫统领罗扬亲自领路。
    元帝被直接架着进入了大殿内。
    此刻的元帝,一脸的惊恐,浑身都在颤抖。
    虽然仍然穿着他北元的龙袍,可威严无存,剩下的似乎只有恐惧了。
    在真正进入了这大殿后,真正要决定他命运时。
    元帝自然是真的恐惧了。
    随着元帝入殿。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瞬间在了他的身上,每一个都是充满了嘲讽,还有一种审视,更有着一种属于大国之臣的傲然。
    一个庞大北元帝国的皇帝被擒入了大明朝堂之上,毫无疑问,这便是真正的威势所在,每一个大明之臣都可人人自豪。
    “启奏皇上。“
    “元帝已然带到。”
    罗扬恭敬的启奏道。
    随之。
    两个金吾卫直接将元帝给放了下来。
    扑通一声。
    元帝直接瘫坐在了地上,浑身都在颤抖,恐惧无比。
    看着他这样子。
    满朝文武更是爆出了哄堂大笑。
    “这就是北元的皇帝?”
    “当真是高看了他北元了,如此庞大帝国,我大明之前也是被动,可他们的皇帝竟如此胆。“
    “是啊。”
    “有此皇帝,北元又怎会不亡。”
    “哈哈哈。”
    “今日吾大明的史册必要记下一笔,北元皇帝屈辱之史,甚至都无帝王威仪。”
    ……
    满朝文武纷纷议论起来,指着元帝,嘲讽不断。
    而面对这等嘲讽。
    元帝根本没有面对的勇气,低着头,不敢出声半句。
    毕竟如果他有勇气面对,在被擒下的那一刻,他本可以自行了断的。
    “这,就是北元的皇帝吗?”
    “比你爹元顺帝都要不如啊。”
    而龙椅之上,朱元璋也是带着一种嘲讽之色的着。
    “父皇。”
    “如今这元帝还在等候您的处置呢。”朱标笑着道。
    闻言!
    朱元璋则是冷漠的看着:“你咱该如何处置你?”
    一听这话。
    元帝浑身一颤,急忙跪在地上,惶恐无比的磕头:“大明皇帝陛下,我…我愿意投降,愿意臣服大明,只求给我一条活路,若是能够放我回归北疆,我保证以后北疆部绝对不会再南下,保证永远为大明纳贡。”
    “还请皇帝陛下给人一次机会。”
    元帝一边磕头,一边求饶示弱。
    而他这种不堪的样子更是让所有人更是嘲讽不断。
    元帝贪生怕死的样子当真是刷新了所有人认知的下限了。
    “皇帝做到了这等卑微的地步,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朱应看着这元帝的样子,也不由得摇了摇头。
    虽是他亲手拿下来的,但朱应也是真的看不起这元帝,如果他有胆子自尽,朱应都算是佩服他了。
    “投降?”
    听到元帝的话,朱元璋却是冷笑着摇了摇头:“如今沦为了阶下囚投降,又有何用?”
    “虽在咱的面前,你就如同蝼蚁,但如果就这样放了你,咱又怎么像我大明北疆死去那么多的百姓交代?”
    “再而。”
    “就算是咱放了你,你难道以为回到了北疆还能够当皇帝?北元人还会认你当皇帝?”
    到了这。
    朱元璋也是直接点破了元帝心中最后的期盼。
    而元帝整个人也瞬间黯淡了下去,更为恐惧了。
    “传咱旨意。”
    “元帝已擒,北元已无。”
    “自明日起,吾应天城内,将元帝以囚车示众五日,凡我大明子民皆可观。”朱元璋大声宣布道。
    随后一挥手。
    “将元帝打入天牢,严加看管,可别让他死了。”朱元璋冷冷喝道。
    “臣领旨。”
    罗扬立刻领旨,然后带着两个金吾卫重新将元帝给拿下带走了。
    而元帝被宣判了命运之后,也不敢再开口,生怕会惹怒朱元璋,直接杀了他。
    毕竟现在可以得到一个结果,他的命已经保住了。
    而且。
    元帝也应该庆幸,大明是华夏传承,有着人伦纲常在,如若是昔日的金国对待宋国的那种,那简直就是无比残忍,根本不会给他们任何好受的机会,不仅要遭受折磨,还要承受无尽屈辱。
    “朱卿。”
    “你觉得咱这样处置元帝如何?”
    朱元璋笑了笑,又将目光投向了朱应,格外温和。
    或许。
    朱元璋也没有想到为何朱应一入朝,为何他会亲近如此。
    当然。
    这元帝是被朱应给拿下的,朱元璋询问处置也是情有可原的。
    “回皇上。”
    “臣以为处置很好,让元帝游街示众,可让我大明子民涨国之荣耀,彰显天威。”
    “不过,臣倒是有着一个提议。”朱应笑了笑,站出来道。
    “朱卿有何提议?”朱元璋立刻笑着问道。
    满朝文武的目光也是瞬间汇聚。
    “如今北元的朝堂中枢几乎都被臣一网打尽了。”
    “但北元皇帝的大儿子,也是北元太子仍然在北元,但拥有的兵力已经不足以压制北元的诸多强大部,所以未来的北元必乱,陷入争权夺利之中。”
    “倘若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大明让元帝签下一个出让北元疆土的条约给我大明,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将元帝放回草原,或许会取得一个不错的效果来。”
    “而且如果有了元帝签订的条约,他日我大明对北元用兵就将师出有名。”朱应笑着道。
    一听这。
    许多朝堂上的大臣也不由得陷入思索之中,体会着朱应所言。
    在细想了一阵后。
    许多大臣都不由得震惊的看着朱应,显然是觉得此策可行。
    一则可以利用元帝来恶心北元,二则如果真的签订了那条约,那未来之大明还真的有一种对付北元的王牌了,毕竟他们的皇帝都臣服大明,出让国土。
    这,难道不是师出有名?
    只不过。
    大明的大臣都未曾想到这一点,虽然实际效果不大,但是在威望上,未来面对北元部后,必有用处。
    “好,好。”
    “朱卿不愧是我大明的冠军侯,果然是有勇有谋。”
    朱标体会之后,立刻高兴的对着朱应夸赞道。
    他自然也是清楚这其中的意思。
    益处定然是不的。
    “不错。”
    “的确不错。”
    “朱卿这一次提议的确可行。”
    “只要施展得当,这元帝的确可以变废为宝了,为我大明所用了。”朱元璋政治头脑何等厉害,也只是一瞬间就想明白了。
    “多谢皇上夸赞。”
    “臣也只是有着几分拙见。”朱应谦逊一笑,也并没有贪功什么的。
    于此。
    朱元璋也没有任何犹豫,当即看向了兵部尚书:“唐卿。”
    “臣在。”唐铎立刻应道。
    “咱不管你有什么办法,必须让元帝给咱亲笔写下将北元疆土割让给我大明的国书,他那般贪生怕死,让他写下国书并不难,至于北元的玉玺,咱也交给你。”朱元璋沉声道。
    “臣领旨。”唐铎恭敬领旨,随后退回了班列。
    “启奏皇上。”
    “臣还有本启奏。”
    朱应还未退回去,此刻再次开口。
    “朱卿还有何启奏,尽管来。”朱元璋温和一笑。
    “此番北伐之战,我大明有着无数将士抛头洒热血,为国战死。”
    “一人死,全家伤。”
    “此番臣自北元王庭夺来了不少金银财报,乃是一笔大财,臣希望皇上能够加大对我大明北伐战死将士抚恤,让其家无忧。”
    朱应正色着,躬身对着朱元璋一拜。
    这一次启奏,自然是朱应发自内心的请求。
    “皇上。”
    “此番大肆动兵,我大明国库已然是亏损不,此番北元掠夺而来的金银也只是能够弥补几分,倘若加大抚恤,或会让国库亏空。”
    “此事,还请皇上三思。”赵勉此刻站出来,严肃的启奏道。
    作为户部尚书。
    整个大明帝国的管家,他不得不开口。
    动兵便是在烧钱。
    而且此番大明动兵数十万,每日损耗的钱财可谓是无数。
    这些全部都是赵勉这个户部尚书在考虑的。
    而听到朱应与赵勉的启奏后。
    朱元璋则是陷入了沉思。
    “父皇。”
    “此番自北元王庭夺来的金银本就是意外之财,倘若没有冠军侯与那些杀入北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而是放弃了深入北疆,我大明就不可能得到这一笔金银。”
    “这是北伐将士用他们的热血与无畏争取到的。”
    “所以儿臣觉得,冠军侯之议,可纳。”
    “当然,也并非全部。”
    “儿臣提议自这北元夺来的金银财宝之中拿出一半,用来均分加大对此番北伐将士的抚恤。”
    “北伐功成,覆灭北元,这是值得庆贺的,我大明普天同庆,那些为国战死的将士们也理当得到更多的补偿。”朱标大声的启奏道。
    随着朱标这一开口。
    赵勉已然没有了开口的机会了,因为,不仅是朱标的在理,更是因为这的确是一笔意外之财。
    原本赵勉是想着能够增长国库,能够做更多事情,但现在不能得到全部了。
    “太子殿下圣明。”
    朱应当即对着朱标躬身一拜,脸上也带着一种对朱标的敬。
    “难怪朱标是历史上最可惜的太子储君,他之仁德的确是令人敬佩。”朱应心底暗暗想到,对朱标也是有了更大的认同了。
    “太子殿下圣明。”
    而这时!
    武臣一列,所有的武臣全部都站出来,大声附议。
    毕竟他们无论有怎样的争斗,无论是有人看朱应不顺眼,但他们首先一点,曾经都是为国杀敌建功的将士,此番朱应为那些阵亡袍泽争取更多的抚恤,他们同样也是责无旁贷。
    而在这等情况之下。
    满朝自然也都是一片附议。
    见此。
    朱元璋自然也是下定了决心:“太子言之有理,朱卿启奏有理。”
    “唐铎。”
    “你尽快将此番北伐阵亡与伤残将士的名单拟定,此番咱就拿出北元掠夺的一半金银财报来加大对将士们的抚恤,除此外,参与北伐的将士在俸禄上也要有所增加。”
    “赵勉。”
    “你尽快清点这一批金银财宝,理清造册。”
    随着朱元璋的话音一下。
    两个尚书当即领旨。
    而朱应也满意的退回了班列之中。
    “将士们。”
    “我到的,做到了。”
    “你们的家,无忧了。”朱应心底暗暗想道,也是在告慰那些天上的英灵。
    朝议继续。
    随着诸多大事一定,接下来的自然就是有关于凯旋之后的安置诸事了,自然,不会有太多。
    很多事情并非是一日时间能够拟定的。
    当快到了晌午时分。
    朝议也终于进入到了尾声。
    “好了。”
    “诸位爱卿。”
    “今日朝议就于此结束吧。”
    “诸卿全力操办今日所议,三日后,再行朝议。”朱元璋大手一挥,当即宣布:“散朝!”
    完。
    他也是有些疲乏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臣等恭送皇上。”满朝文武齐声高呼道。
    随着朱元璋离开。
    朝堂上的大臣也是纷纷从班列上散开了。
    朱应捧着两个盒子,带着圣旨,正准备转身离开,朝堂上许多大臣则是偷偷看着朱应,正准备找机会与朱应交谈。
    可阶梯上的朱标则是缓缓向着朱应走了过去。
    ……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1/1288/9189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