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过个肥年

推荐阅读:网游:我的兄弟是重生大佬!玄幻:朕刚登基,让我复国大奉?别人御兽,你御兽娘?元始法则普罗之主我在现代留过学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捞尸人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万相之王

    第29章过个肥年
    1月10号。
    “妈,妈,成绩单出来了!”
    林栋哲举着成绩单,兴冲冲的跑进了屋里。
    哈哈。
    第十五名!
    春天不用吃蛇瓜了!
    “我看看。”
    宋莹一把将成绩单抓了过去,低头一扫。
    确实是15名。
    一旁,林栋哲眼巴巴的看着老妈,考进前十五名,应该有奖励吧?
    但。
    宋莹并没有奖励他的意思。
    语文只考了80分。
    筱婷考了95分,数学差的更多了,筱婷是满分,林栋哲只有85分,差了足足十五分。
    “考得还行,下次加油,争取进入前十名。”
    望着林栋哲眼巴巴的样子,宋莹莞尔一笑,出了‘恶魔低语’。
    “要是考不进前十名,还让你吃蛇瓜。”
    “啊?”
    林栋哲的脸色顿时一垮。
    “还要吃蛇瓜,妈,你不公平!”
    “你从来不跟年年这么!”
    “那能一样吗?”
    宋莹顺手敲了林栋哲一下:“年年期末成绩全是优,围棋比赛是市里第一,全国第三。”
    “你要能做到,我也不让你吃蛇瓜。”
    “哼。”
    林栋哲嘴巴一撅,这不是为难人嘛。
    他要是有那个本事,不是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好啦,今天让你玩一天。”
    调戏完大儿子,宋莹俯身揉了揉他的脸蛋。
    样。
    还治不了你?
    一听可以玩一整天,林栋哲哪还记得生气,转头就冲进屋里,没过一会,就看到他带着铁圈跑了出来。
    “妈,我去玩了!”
    转眼间,林栋哲就消失在了院里。
    看到儿子撒欢的样子,宋莹无奈的摇了摇头。
    什么时候,老大和老二要是能中和一下就好咯,一个太闹腾,一个太安静。
    次日。
    宋莹和林武峰一起带孩子去馆子里搓了一顿。
    不奖励,那是骗人的。
    虽然买电视机花了不少钱,但他们家的经济还是比较宽裕的。
    上次拿全国第三,厂里奖励了一百块和一张电视机票,后来,市体育局又奖励了50块。
    省里没有直接发钱,而是给了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票。
    用不到的都被林武峰兑出去了,换成了粮票。
    再之后,姑苏第一届业余围棋大赛,李杰又拿了50块钱的奖金。
    短短一年,李杰一个人挣了两百多块钱,还有一堆没法计价的票。
    这极大的改善了林家的经济状况。
    如果没这笔钱,买了电视机,他们哪有余钱出门下馆子。
    另外。
    家里有个围棋神童,林武峰和宋莹也有不少隐性收益,这不,临近年底,宋莹不仅是三八红旗手,还是先进个人。
    虽然没钱,但奖励了不少票。
    林武峰今年也是先进个人。
    他们厂的效益更好一点,奖励了一张电视机票,那张票被他换了三十斤粮票,五斤肉票。
    有了这些东西,今年可以过一个肥年。
    院子里那一长串的香肠,就是最好的‘炫耀’。
    这年头,谁家能灌十来斤香肠,那妥妥的是中产往上啊。
    风干的香肠,存储的时间更长,每一餐蒸一点,一个人分个几片,吃饭都香上不少。
    放了寒假之后,林栋哲彻底放飞自我了。
    不过。
    在他没注意到的地方,街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这些人都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年轻,精瘦,皮肤比较偏黑。
    如果还要找特征,那就是都处于待业状态。
    随着新年的渐进,住在庄家的老太太也回去了。
    她是被儿子接回去的。
    其实,上个月她的腿伤就好了,但在老大家住的太舒服,啥活都不用干。
    老太太心里又不是不知道好赖。
    回儿子家,肯定要帮忙干活,还要带孩子。
    多累啊。
    所以,她就在这里不走了。
    不同于原著,黄玲把老太太的粮本要了过来,图南在隔住的也没什么问题。
    老太太在家里,只是偶尔给她一点脸色。
    想着是婆婆,黄玲没多在意。
    住就住着呗。
    一个老太太能吃多少东西。
    有老太太在,她还能名正言顺的把庄超英那三分之一的工资留下来。
    留给老太太花。
    然而。
    她没意见,庄赶美夫妇意见大了去。
    庄家老太爷,那真是老太爷,一股子封建大家长味,指望他干点活,那是不可能。
    老太太不在,家务活全在了庄赶美媳妇身上。
    他媳妇不敢老头子,那就把起洒在庄赶美那里。
    天天晚上催催催,骂骂骂。
    最后。
    庄赶美实在摒不住,连请两趟,老太太才‘恋恋不舍’的走了。
    这天,宋向阳又提着一点水果上门了。
    “你啊,下次别带东西来了。”
    看到徒弟拎着东西过来,林武峰摇头道。
    “你都还没结婚,有钱存起来留着娶媳妇。”
    任何时代,结婚其实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现在城里流行的‘三转一响’,哪个便宜了?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是便宜的。
    结婚不都配齐了。
    一样总得有吧?
    自行车是保底。
    虽然现在工人的待遇高,但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想要攒一辆自行车,也不是那么简单。
    “师傅,广播里孩子多吃水果好。”
    宋向阳避而不谈道:“冬天了,也没别的,就买了点苹果,不值几个钱。”
    如果是普通上门,宋向阳就厚着脸皮不带东西了。
    但今天不一样。
    他今天是有事相求。
    前不久,他的一个同学返城,先是去知青办,只是左等右等,也没等到接收单位。
    没有单位。
    那就没有收入。
    70年代待业青年的苦,后世人怕是不懂。
    进屋坐着聊了一会,宋向阳道明来意。
    “师傅,我们厂里还要人吗?我一个同学,他回城等了有两个月,也没单位接收。”
    “不要编制,临时工都行。”
    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待遇,那是天差地别,临时工既没有住房分配,也没有医疗保障。
    不过,在知青返城的大背景下,一个临时工作,也能让知青们抢破头。
    “我们组里的情况,你也知道,人员满了。”
    林武峰坦言道:“其他组的事,我也管不了,这样吧,回头我帮你问问。”
    “谢谢!谢谢师傅!”
    听到后面那半句话,宋向阳连忙起身。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1/1344/9572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