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帝心摇曳

推荐阅读:快穿:从甄嬛传开始嘎嘎乱杀!穿成大佬恶毒前妻后,被全家团宠游戏王:决斗者的奇幻冒险姜小姐要二嫁:傅总八秒到场抢婚修罗武神一念诛天传大唐腾飞之路从知否开始当文圣付费才能修仙?我的宗门全免费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南楚皇宫,养心殿。
    浓郁的龙涎香,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药味,在殿内盘旋不散。
    年迈的楚皇斜倚在龙榻上,面前的几上,并排摆着两份来自江州的密奏。
    一份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祥瑞。
    另一份,是字字泣血,描述神鬼之事的神迹。
    他那双布满血丝的浑浊眼睛,死死盯着奏折上白日飞升、敕封城隍几个字,干枯的手指,在光滑的丝绸封皮上,一遍又一遍的摩挲。
    “长生……”
    “神明……”
    他干瘪的嘴唇微微翕动,口中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朕……真的还有机会吗?”
    那双早已被岁月和权术磨得浑浊不堪的眼眸里,此刻正交织着两种极致的情绪。
    一种,是濒死之人对长生最本能,最疯狂的渴望。
    另一种,则是帝王对另一种至高权力——神权,发自骨髓的深深忌惮。
    他怕,怕这突然冒出来的真君、地府,会像一把悬在皇权头顶的利剑,将他赵家的江山,斩得支离破碎。
    可他更怕,怕自己错过了这千载难逢,或许是此生唯一的,能触碰到不朽的机会。
    心腹司礼监大太监魏忠,悄无声息的跪在龙榻不远处。
    他低垂着头,眼角的余光却将楚皇脸上每一丝细微的变化都尽收眼底。
    他揣摩着圣意,像一条嗅觉最灵敏的猎犬,精准的捕捉到了帝王心中那份摇摆不定的天平。
    “陛下。”
    “仙神之事,虚实难辨。陛下龙体为重,实不该为此等俗事忧心。”
    “若以雷霆之势强压,恐触怒神明,降下不测之祸。”
    “奴才愚钝,倒有一策,或可为陛下分忧。”
    楚皇缓缓抬起眼皮,浑浊的目光在他身上:“。”
    “陛下,此事,强硬不得,放任不得。”
    魏忠的声音愈发恭敬。
    “强硬,则恐触怒神明,降下天罚,于国不利。放任,又恐地方人心思变,动摇国本,于君不利。”
    “名曰查访仙迹,代天祭祀,此为敬。彰显我皇室敬天法祖,顺应神意,可安天下百姓之心。”
    “实则,一可探明那玄穹云泽真君的虚实,看其究竟是何方神圣,对我大楚是福是祸。”
    “二可代陛下,寻那长生之法。若真有神明,陛下乃天命之子,这天大的仙缘,理应由陛下独享。”
    “三可安抚地方之心,让江州军民,让天下人都看看。天子,依旧是这片大地的唯一主宰。”
    这番话,句句都到了楚皇的心缝里。
    魏忠见状,趁热打铁,补充道:
    “那青河县令赵贞,乃有仙缘之人,陛下可降下恩抚,赏其官爵,将其收为眼线,日后真君若再有神谕,我等也能第一时间知晓。”
    “至于那血羽教的罪囚魏合,事关重大,当由钦差亲审,验明正身,再押解回京。此为立威,以示朝廷法度,不容挑衅。”
    “如此,敬威并施,方为万全之策。”
    “好!”
    楚皇那双浑浊的眼中,终于爆发出了一丝光彩。
    “好一个敬威并施!”
    他龙心大悦,仿佛瞬间找到了主心骨。
    此计,既显皇恩浩荡,又不失帝王威严,最重要的是,将所有的主动权,都牢牢握回了自己手中。
    他当即连下数道旨意。
    命钦差彻查血羽教余孽,命江州节度使杨烈全力配合,对青河县令赵贞官升三级,赏金千两,着其日后悉心侍奉仙迹,凡有异动,第一时间密奏入京。
    钦差人选的消息,如风一般传出。
    御书房内,刚刚还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的太子与三皇子,闻风而动。
    “父皇!儿臣以为,此次钦差,当由儿臣门下东宫侍读张承担当!张承乃状元出身,才思敏捷,最能领会神意,彰显我皇家诚心!”
    太子赵哲手持玉笏,慷慨陈词,脸上写满了志在必得。
    “皇兄此言差矣!”三皇子赵楷立刻出列反驳,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仙神之事,事关国本,岂是区区一个书生能担待的?依儿臣看,当派兵部侍郎李牧前往!李侍郎久经沙场,心志坚定,定能震慑宵,扬我皇威!”
    “李牧一介武夫,鲁莽粗俗,若冲撞了真君,你担待得起吗?!”
    “总好过派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去,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你!”
    “我如何?”
    楚皇看着下方为了一个钦差之位,吵得面红耳赤,丑态毕露的两个儿子,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
    他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够了!”
    一声低喝,让御书房内瞬间安静下来。
    就在此时,一旁的魏忠,不着痕迹的上前一步,用他那特有的,不疾不徐的语调开口。
    “陛下,太子殿下与三皇子殿下,皆是为国分忧。只是这钦差人选,确实干系重大。”
    “依奴才愚见,钦差人选要心思纯净,不涉朝政,地位高崇,方能代表陛下最纯粹的诚意,不至于节外生枝。”
    楚皇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朝堂之上,哪还有这等人?”
    魏忠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随即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睛微微一亮。
    “陛下,奴才倒是想起一人。”
    “康王殿下。”
    康王赵显?
    这个名字一出,正在暗中较劲的太子与三皇子,皆是一愣。
    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一个每日只知侍弄花草,吟诗作画,见了他们都要绕道走的,闲散宗室的身影。
    楚皇也怔住了。
    他那个最的弟弟,那个被先帝评为“性情纯良,不堪大任”的弟弟?
    “他?”
    “正是。”魏忠躬身道。
    “康王殿下素来与世无争,不喜朝政。由他前往,最是合适不过。”
    “废物一个,派他去,倒也合适。”三皇子赵楷心中冷笑,不再言语。
    太子赵哲也觉得此计甚妙,一个公认的废物,事后摘桃子也容易得多。
    楚皇看着两个儿子都偃旗息鼓,再一想康王那性子,确实掀不起什么风浪,便当即拍板。
    “准了!”
    “传朕旨意,召康王,即刻入宫!”
    康王府,后院。
    一身锦衣的康王赵显,正心翼翼的给一盆新得的兰花浇水。
    他生得白净儒雅,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郁,像个富家翁多过像个王爷。
    一名内侍火急火燎的跑进院子。
    “王爷!王爷!宫里来旨了!陛下急召您入宫!”
    赵显手一抖,水壶差点掉在地上。
    他最怕的,就是进宫。
    当他战战兢兢的跪在御书房冰冷的地砖上,听完皇兄扔给他的那道巡天钦差的任命时,他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当场晕过去。
    “皇……皇兄!不可!万万不可啊!”
    赵显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首,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臣弟……臣弟愚钝,只知诗词书画,不谙国事,如何能担此重任?求皇兄收回成命啊!”
    “放肆!”楚皇脸色一沉,“此乃国事,岂是你不担就不担的?身为赵氏子孙,为国分忧,是你的本分!”
    “可是臣弟……”
    “没有可是!”楚皇不容他拒绝,“此事就这么定了!”
    赵显还想再争,却看到一旁的太子和三皇子,都用一种看好戏的眼神看着他。
    他知道,自己平静的日子,彻底结束了。
    前方等待他的,将是神明与皇权交织的万丈深渊,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几乎就在他失魂魄的回到王府的同时。
    东宫与三皇子府内,太子与三皇子,也立刻各自秘密召见了心腹。
    命令,只有一个。
    想尽一切办法,在康王的钦差队伍里,安插进自己人。
    ……
    南楚道门祖庭,太虚宫。
    云雾缭绕的主殿之内,数名气息渊深如海,仿佛与山石融为一体的老道,正围坐在一张玉案前。
    案上,放着一封来自江州,由灵虚真人亲笔书写的密信。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许久。
    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枯槁的太上长老,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那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感慨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失。
    “千年……”
    “我等闭死关,坐枯禅,苦求千年而不得的飞升路,竟被一名江州弟子,以这等方式,得证了……”
    “师兄此言差矣!”另一位面色红润,性如烈火的长老猛的睁开眼,其中满是狂热。
    “城隍!虽为阴神,却也位列神谱,享万民香火,与天地同寿!这与我道门典籍中记载的‘鬼仙’之道,何其相似!”
    “此乃天佑我道门!是真正的,无上仙缘!”
    一直端坐主位,沉默不语的掌教真人,缓缓睁开了双眼。
    那双眼睛里,没有狂喜,也没有失,只有如同星空般深邃的锐利。
    “此非一人之功。”
    他声音平淡,却一锤定音。
    “此乃玄穹云泽真君,为我道门,降下的无上仙缘!”
    “是我道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太上长老。
    “本座,有三道法旨。”
    “其一,即刻起,于祖师殿内,为玄穹云泽真君立紫金神位,位列历代祖师之上,奉为我道门至高正统!”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将一位来历不明的神明,凌驾于道门历代祖师之上,这是何等惊世骇俗之举!
    可无人反对。
    因为,那是他们通往不朽的,唯一希望。
    “其二,发《告天下道门书》,昭告所有同道!命天下道门弟子,即刻起,以斩妖除魔、匡扶正道为第一要务!为我道门,为尔等自身,积累无上功德!”
    “其三,派遣祖庭使团,即刻前往江州!代我天下道门,朝拜真君仙迹!”
    “同时,全力协助灵虚师侄,务必将那血羽教,连根拔起!为我道门,争取到下一个,不,是接下来十个神位!”
    “使团,由谁领队?”一名长老问道。
    掌教真人看向大殿角,一个一直闭目养神,仿佛石雕般的身影。
    “青玄师弟。”
    那身影缓缓睁开眼,一道凌厉无匹的剑意,一闪而逝。
    正是已闭死关三十年,修为臻至先天之境的护法长老,青玄真人。
    “青玄,领法旨!”青玄真人稽首,眼中战意盎然。
    掌教真人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亲自从密室中,取出一柄尘封已久,剑鞘古朴,却透着无尽锋锐之意的长剑。
    “此乃祖庭至宝,真武荡魔剑!便以此剑,作为我太虚宫,献给真君的见面礼!”
    一场有史以来最隆重的典礼,在太虚宫举行。
    在万千弟子的叩拜中,玄穹云泽真君的紫金神位,被恭敬的请入了祖师殿最高处。
    道门,换了天。
    就在太虚宫紧锣密鼓筹备之时。
    南楚与北燕的界河,天河之畔。
    一支由百余名僧人组成的队伍,出现在了渡口。
    他们身着北燕佛宗的僧袍,个个气息沉凝,宝相庄严。
    为首的老僧,身披一件洗得发白的陈旧袈裟,手持一根九环锡杖,正是北燕第一大宗金光寺的住持,了尘禅师。
    他望着波涛滚滚的天河,目光仿佛穿透了水雾,直视对岸的南楚江州。
    “阿弥陀佛。”
    了尘禅师宣了声佛号,声音不大,却清晰的传入身后每一名武僧耳中。
    “云林寺云行师弟的信,想必大家都看过了。道门封神,已是事实。我佛门若再固步自封,不出百年,这天下,将再无我佛立锥之地。”
    他身后,一名身材魁梧如铁塔的武僧怒目圆睁,手中禅杖重重往地上一顿。
    “方丈!我等此来,便是要让南楚之人看看,我佛门亦有金刚之怒,降魔之法!绝不弱于他道门!”
    了尘禅师缓缓点头,浑浊的双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转过身,看向身后百余名弟子,声音沉凝如铁。
    “渡河!”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1/1625/11007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