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战争迷雾

推荐阅读:星际叛徒大不列颠之影星际猎人外卖通万界,大佬们哐哐为我疯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让你去发财,你却在异界当武逆焚天雷武天剑神帝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

    常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在大唐,李靖就是那个当之无愧的一。
    所以,帐下诸将就算再有主见,也全都乖乖闭上了嘴,专心致志地聆听着。
    李靖并没有立刻话,而是两根手指捻起了一块撒着糖桂花和香油的藕丝饼,一口放进嘴里。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他草率地咀嚼一下咽进肚里,这才擦了擦嘴道:
    “我们从兖州出发,一路向西打到了洛州,相隔不到千里也有八九百里。
    “这就是自古以来群雄逐鹿的中原,都是平坦肥沃的膏腴之地,是全天下的精华所在。
    “这一路上,我军可曾大规模歼灭敌人的部队?”
    众人摇头:
    “未曾。”
    薛万彻不屑地撇了撇嘴:
    “别歼灭了,对面连像点样的抵抗都没有。”
    李靖点点头,又舀起一勺冰酥山放进嘴里:
    “唐军的这般架势,像不像在出拳之前,先把拳头攥起来?”
    “像。”所有将军们几乎异口同声。
    他们又不是傻,对方的异常动向他们不会一点也不怀疑。
    更何况,大唐还有一位李世民。
    和李世民开战,一定不可轻敌大意。
    李靖咬了一口奶酥糯米糖饼,边嚼边口齿不清地:
    “你们知道太上皇陛下最擅长的战术是什么吗?
    “防守反击。
    “你们知道太上皇陛下人生最得意的一战是什么吗?
    “虎牢关之战,一战攻克坚城洛阳。”
    东都洛阳是一颗钉在中原的钉子,坚城高墙,还背靠黄河,补给无虞,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
    这也是为什么洛阳能成为东都。
    自古以来,围绕洛阳的攻城战,到最后几乎都会演变成耗时的拉锯战。
    唯一的那个例外,就是李世民主导的虎牢关之战,以闪电的速度破城。
    一句“没人比李世民更懂洛阳”并不为过。
    “我怀疑。”李靖又拈起一块梅花酥:
    “唐军的思路是,以拖待变。先诱导我军围绕洛阳猛攻,消耗我们的补给。
    “待我军人困马乏之时,突然出击。”
    众人觉得,这是一个十分合理的猜测。
    这几乎是虎牢关之战的复刻,李世民以数千人之寡,击溃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
    薛万彻就是在那一战脱颖而出的。
    不过,这次恐怕不是简单的重复。
    对面是存在变招的可能的。
    “集结在扬州的唐军部队,他们有什么动向么?”李靖突然问道。
    是的,变数就存在于那支游离在主战场之外的扬州军队。
    那支军队看起来像在打酱油,但谁知道会不会憋着来个大的呢?
    所以,不仅李靖在时刻关注着扬州方向,李明也在关注。
    为此,还把尉迟循毓掌控的情报机关也交给李靖使用。
    在扬州城里的探子们一旦发现了什么风吹草动,李靖能比平州行在更早知道。
    侯君集摇摇头:
    “没有任何动作,他们仍然停在原地。”
    在座所有人的眉头都紧了一紧。
    按照普通剧本,扬州的军队应该是匆忙回援中原,然后被以逸待劳的赤巾军吃掉。
    但你水晶都要爆了,打野英雄还在一塔附近挂机,这是什么操作?
    李靖一语道破。
    “扬州有隋运河,而运河通泗水。
    “从那里坐船,可以直达兖州城下。”
    水运相当于那个年代的“高铁”,可以一天十二时辰日夜兼程地前进,别看他速度快,成本还很低。
    至于运输的船只,别忘了,这波唐军原本是预定登陆新罗的,远洋大船走个漕运,没什么难度吧?
    万事俱备,如果唐军通过水运从扬州出发,一路直捣大后方兖州,李靖的部队绝对来不及回撤。
    这是一切战术转换家啊,你攻我东都,我偷你后方。
    “太上皇的战略,就是以洛阳牵制我军大部队,以扬州部队偷袭兖州后方。”
    李靖用勺子刮完了最后一点冰酥山,出了猜想中的唐军战略——
    “一正一奇,造成我军后方不稳、补给不畅、军心大乱。
    “最后以洛阳为主攻方向,将我军驱逐出中原。”
    兖州是明军与齐鲁之地的通道,南边是大唐控制下的徐州,北边是黄河。
    夺取兖州,就相当于掐断了明军的补给线。
    这是一套绵里藏针的组合拳,并不复杂,没有一环套一环的阴谋诡计,全是阳谋。
    但大道至简,这种简单高效的战略不容易出错,就算出错了容错率也很高,最适合大规模交战的运用。
    众将士听得后背直发凉,即使已经对此做好了对应的准备。
    “所幸,李明陛下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并着令我做好准备。”
    李靖话锋一转,又拿起了一块胡麻羊奶酥扔进嘴里。
    “那就是,加强在洛阳前线的力量。他要换,那就换。”
    兖州送了就送了,因为这个大后方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后方”。
    就算兖州、乃至整个山东半岛都送了,明军的补给线也不会断绝。
    因为黄河之北的河北地区,在大明的手里。
    而黄河之南的郓州、汴州、滑州、郑州等地,又都入了明军手里。
    在两岸渡口都尽在掌握的前提下,横跨黄河补给虽然难,但也没有那么难。
    更何况,中原诸州几乎毫发无伤地拿到了手里,就地征粮也不困难。
    也就是,兖州并没有地图上看起来的那么重要,李世民换家换了个寂寞。
    大明血条够厚,丢一个山东半岛不算什么。
    但是在大唐这一边,丢一个中原那就要亲命了。
    不仅经济大大受挫,战略上通往关中平原核心的门户大开,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重演刘邦、项羽灭秦的线路不是梦。
    “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就让扬州兵去和我们在泰山的守军死磕吧,别忘了赤巾军最擅长的就是山地战。
    “只要牵制住洛阳的敌主力,就算我们攻不进去,只要他们也打不出来,待我们巩固在中原诸州的统治,拖也能拖死他们。”
    李靖将手里的麦芽糖棍子,狠狠地戳在地图标记“洛阳”的部位。
    如果能速胜就打。速胜不成,那就固守发育。
    这是临出发前,李明和李靖共同商定的两套战略,保证明军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在中原开战,在战略态势上对大明是极其有利的。
    中原是大唐的经济核心,但不是大明的。
    都是瓶瓶罐罐,唐军打起来束手束脚的。
    大明在这儿多吃一块地,那大唐就要少吃一大口。
    加上大明家里那位政治一百的神君,吞下的地可以很快转化为生产力,而又不会在维稳上耗费过大的精力。
    此消彼长之下,虽然大明是攻方,但真正拖不起的其实是大唐。
    兵临洛阳以后,赤巾军就站住不打了,对面能奈我何?
    我在等大招,你在等什么?
    等到将黄河南岸的中原地区全部消化,大唐还有什么资本和大明叫板?
    就凭经济欠发达、山川纵横破碎的南方地区吗?
    “既然唐军闭门不出,想把洛阳变成乌龟壳,那我们就要相应改换战略。”
    李靖下达最新战略部署:
    “我军的战略目标,不再是兵叩函谷关、进军长安,而是牵制住洛阳的唐军主力,保证大河后勤通畅,为彻底吞并中原争取时间。”
    非常稳妥。
    侯君集笑嘻嘻地搓着手:
    “既然太上皇陛下把中原拱手让出,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哈哈哈!”
    李靖点点头:
    “所以,接下去的行动不可冒进。增厚前线兵力,筑牢营帐,防止对面的突然袭击。”
    “遵令!”
    众将听令退下。
    刚走出大帐外,薛万彻就忍不住问:
    “李卫公吃这么多甜食,是不是吃得有些多了?”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就在开会的这么一会儿时间,李靖吃的甜食光种类就得有个十七八种。
    每块都齁甜齁甜,让人牙疼。
    但老将居然一点也不带停,一口气吃了一大堆,而且还甘之如饴……不不,这个形容在这里恐怕不大恰当。
    以前他是这样嗜甜如命的吗?
    “而且你们发现没有,李靖将军好像比以前瘦了?”薛仁贵又问。
    大家也纷纷点头:“确实。”
    吃得多,人却瘦了。
    坏了,咱家老主帅该不会得了什么“消渴症”(糖尿病)之类的怪病吧?
    …………
    营帐之中,李靖全神贯注地盯着地图,脑海里有无数个念头闪过。
    兵粮几日能运到营中,柴禾和水应在哪里取,何处扎营最合适,甚至连将士的每日拉撒应该埋在何处不会污染水源……
    他的大脑就像一台多线程计算机,一刻不停地计算着最佳策略。
    大兵团作战,需要兼顾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管着十几万精壮伙子,光是如何按时把军粮分到每个人手里,都是一门极其浩大的系统性工程。
    更别让他们行军打仗了。
    虽然有一整个参谋组替主帅分担一些不重要的工作。
    但魔鬼在细节之中,李靖仍然要把各方面的要素都在脑子里过一遍,保证己方没有漏出什么大的破绽。
    大规模战争,不是比谁更能打,而是比谁错误犯得更少。
    咕噜……
    想着想着,李靖的肚子又开始叫了起来。
    他下意识地顺手一摸,以前圆滚滚的将军肚都瘪下去了不少。
    一阵低血糖的晕眩紧随而至。
    不过好在他早就习惯了,扶助桌案稳了稳身子,立刻往嘴里塞了一块奶酪蔗糖浆樱桃。
    血糖得到了补充,避免了明军主帅饿晕过去的惨剧。
    要是让史官记在了史书上,后人还以为大明人吃不起呢。
    “不对劲,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重新补充能量了的李靖面对地图,陷入了沉思。
    …………
    长安城。
    鄂国公府香烟缭绕。
    尉迟敬德在家打坐参禅。
    “国公阿翁,我们要这样呆坐到什么时候啊?”
    一位少年在尉迟敬德身边嗷嗷地叫唤。
    正是狄仁杰。
    在长安报社被朝廷查封以后,以来俊臣为首的地下党就成了真正的“地下党”,四散隐蔽了起来。
    但是狄仁杰没办法躲,他不是“裸官”,他的犬父狄知逊还在长安的朝廷里当官儿呢。
    这是大家族常见的分散投资方式,两面下注,不要梭哈,以免站错队导致彻底绝后。
    然后,狄仁杰就被犬父拖累,拿捏了。
    朝廷对他杀也不是,关也不是,流放也不是,就软禁在鄂国公家里,美其名曰“进修”。
    “每天盘腿坐着算什么进修啊,我饿了阿公。”狄仁杰捂着肚子叫唤着。
    沉迷修仙不能自拔的尉迟敬德慢慢抬起眼皮子,悠然道:
    “你心不静。心静自然能餐风饮露。”
    话音刚,一声极响的咕噜声。
    狄仁杰看看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看看自己的肚子。
    “好像确实有些饿了。不背天时乃是修道的根本,吃饭吧。”
    狄仁杰嘴角抽搐:
    “合计着你吃饭是顺应天时,我吃饭就是心不静是吧?”
    尉迟敬德斜了他一眼,淡淡道:
    “一会儿吃素。”
    狄仁杰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
    “我错了阿翁,我还在长身体啊……”
    老黑炭头不搭理他,先攥了一把丹药垫垫肚子。
    不一会儿,一位侍女就端着桌食盒进屋了。
    这位侍女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特点。
    属于站在墙边上就会让人自动忽略其存在的那种。
    “吃吧,吃完继续练功。”尉迟敬德催促道。
    “啊,还练?”狄仁杰发出一声哀鸣。
    这奇奇怪怪的功再练下去,他怕自己的脑子也变得奇奇怪怪了。
    软禁在鄂国公家虽然免除了皮肉之苦,但精神污染着实不。
    这难道就是李承乾陛下对他和李明眉来眼去的惩罚吗……
    狄仁杰心里嘀咕着,抱起一根羔羊腿就啃起来。
    尉迟敬德虽然嘴上严格,但对自己好大孙儿的伙伴们还是挺照顾的。
    所以两人的相处还是挺融洽的。
    “这次大战,尉迟阿翁怎么没有去啊?”
    狄仁杰嚼着羊腿问。
    尉迟敬德的眼镜倏然深邃,仿佛看见了自己那“误入歧途”的鳖孙。
    良久,他收回目光,苦笑着摇头:
    “我水性不行。”
    水性……上前线需要坐船吗?
    狄仁杰心里打起了鼓。
    他虽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这段时间培养出来的直觉告诉他,这或许是一件重要的情报线索。
    然而,狄仁杰并没有进一步细问,暂且蒙在鼓里,把尉迟敬德的这句话牢牢烙印在心里。
    夕阳西下,今天的功课终于做完了。
    “你先去吃饭吧,好好温习今日的所得。”
    尉迟敬德温和地,随手塞给狄仁杰一把丹药。
    “睡前记得吞服。”
    把这些奇怪的药丸吞进肚里,我怕不是会当场升仙……狄仁杰在心里吐槽一句,便离开了房间。
    因为犬父被调到外地工作的缘故,家里没人,所以他暂住在尉迟敬德的家里。
    一来到走廊上,侍女侍卫们已经排成两列“迎接”他了。
    软禁毕竟是软禁,这些人就是专门看着狄仁杰的明哨,防止他在长安搞出什么大新闻。
    狄仁杰不以为意,跟着他们一路走着,一路装作自然地东张西望。
    张望了一会儿,并没有找到他想找的那个人。
    奇怪,胡三娘呢……就在他心里纳闷,越来越心焦的时候。
    终于,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找到了那位存在感极度稀薄的侍女——
    人家其实就在他的手边一路跟着,只是自己一直没发现。
    “哇!”对突然出现在视野之内的人影,狄仁杰吓了一跳。
    那位侍女——也就是李明座下头号杀手,将武则天扼杀在摇篮里的王牌间谍,胡三娘——轻轻皱了皱眉。
    自己明明一直就陪在这孩子身边,一路眨眼使眼色,他怎么还自己吓自己……
    狄仁杰嘴巴动了动,想要将刚才尉迟敬德不经意漏出的线索,转告给胡三娘。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1/1940/12907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