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麻杆打狼两头怕

推荐阅读: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道爷要飞升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神话版三国异能觉醒杀疯了,全员开启修罗场权游:青铜与火之王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毒士:开局为女帝献计,请陛下自爆定鼎天下,从捕役开始大雪满龙刀

    李世绩的脸色黑得可怕。
    他终于发现,明军主力已经从他手指缝里溜走了。
    跟着一起溜走的,是大唐的最后一丝胜机。
    洛阳城下是对大唐最有利的地点。让明军逃离此地,那就代表着失去了围歼明军的机会。
    如果明军主力尚存,那他们将迟早在中原站稳脚跟。
    这就代表着大唐的国祚进入了倒计时!
    “末将无能,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李世绩满脸悲怆,仿佛随时会拔剑自刎。
    “报!”
    传令来报:
    “大总管,郑州失守!”
    郑州又双叒易主了!
    李世绩整个人都恍惚了一下。
    中计了!
    大唐以退为进让出中原,被明军将计就计,同样以退为进撤离了洛阳。
    一方西进,一方东撤,两个冤家在宽广的中原大地上擦身而过!
    唐军的战略意图暴露了!
    这可是太上皇陛下钦定绝密计划,到底是如何泄露的。
    是伪明那发达到离谱的谍报系统?还是对方强到变态的智库,从唐军的这一系列动作中推测出了他们的真实意图?
    这些问题注定没有答案。
    但李世绩知道,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他不能眼看大唐就真的这么被耗死!
    “即刻回撤,进攻郑州!”李世绩果断下令。
    副将有些担忧:
    “大总管,将士们已经马不停蹄地奔波了很久,而敌人以逸待劳……”
    他们怕大总管被羞辱得恼羞成怒,失去理智,一波把大唐的精锐送光。
    但是他们猜错了。
    李世民很快就恢复了冷静,反问诸位放屁都不响的参谋:
    “现在我们不打,难道等他们在郑州修筑起坚固的工事再去撞个头破血流吗?
    “既然打不了围歼战,击溃战难道还不会打吗?把叛匪逐出郑州,逐出中原!”
    虽然战局并没有依照所预想的进行。
    但是战场本来就瞬息万变,不可能强求一切都按部就班。
    临机应变能力,是考验一位将帅的核心能力之一。
    而李世绩作为武庙十哲之一,这方面的能力自然不会差。
    既然一口气杀不死李靖,那就退而求其次,能把他们向东驱赶一点是一点。
    把富庶的中原抠回一点是一点。
    虽然回到了朴实无华的“吃地”模式,打不了漂亮的穿插包围歼灭战。
    但是只要能夺回中原,那大唐至少还留有和大明对峙的资本。
    而不至于彻底入下风,陷入掰着指头过日子的绝境——
    大唐的国土虽大,但广大南方和川蜀地区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加上气候太炎热,论人口和经济都远不如北方。
    光凭一个关中,是没法带动南方和大明对抗的。
    所以,李世绩的追击命令,看似赌气,其实经过了深思熟虑。
    不成功便成仁,相信李世民陛下一定会理解的!
    噌!
    李世绩利剑出鞘,望着身体疲惫、但战意仍然昂扬的军人们,怒吼道:
    “全军听令,即刻——
    “就地生火造饭!把每个人都给我喂得饱饱的!”
    大战之前必有补给。
    事到如今,还是先吃饭吧。
    …………
    “快,快点搬砖!
    “对对对,摆这里!”
    “不对不对,你看看这条线够直吗?用墨斗重新测一遍!”
    薛万彻指挥着兵士和民夫们,在郑州城外构建着防御工事。
    作为前工部尚书、资深土木老哥,他干这活可太人尽其才了。
    郑州城大门的城楼上,李靖眉头紧锁。
    座下众将同样面容凝重。
    他们一直以为优势在我,兴冲冲地在洛阳城下表演了好几天的行为艺术。
    结果没想到,自己完全是一厢情愿,行动的前提从根本上就错了——
    唐军的主力根本不在洛阳城中,而是缀在他们的屁股后面!
    得亏李明陛下英明神武,火眼金睛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这才让他们恍然意识到思维盲点,及时作出相应部署。
    在前线草木皆兵,大部队则趁夜色后撤到郑州郊外,随时准备跑路。
    即使如此,时间其实也很紧迫。
    明军的行动,远远没有展现给李世绩看的那么从容不迫。
    他们刚到郑州城下,就目睹了李世绩率领大军开出城门,浩浩荡荡地向洛阳冲去。
    两边几乎打了一个照面。
    要不是中原地势平坦,道路四通八达,要是换个“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山地。
    两军肯定会在半路碰上。
    狭路相逢,战局就不好了,明军是存在一把输掉所有战略优势的可能的。
    李靖虽然还不至于感到后怕,但是也对自己的敌手、以及自己的主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什么样的老爹,能想出在夏秋季强渡东海、从黄河进行战略大包抄的奇思妙想?
    什么样的儿子,能猜出老爹这样的奇思妙想?
    老李家这对冤家父子的脑回路,已经不是常理能够揣度的了。
    为了跟上主君的节奏,李靖一直在拼命思考。
    这从他越来越嗜甜的胃口,以及越来越消瘦的脸型就能窥探一二。
    一开始他还是个胖萌胖萌的老头,现在的脸已经变得棱角分明了,平添一层硬朗的气质。
    “接下来,如何应对?”
    李靖发问。
    众人看了看大领导现在这幅尊容,嘴唇动了动,勉强克制住了吐槽的欲望。
    总算知道为何太上皇陛下会给李靖老哥取个“羊尿泡”的绰号了,这家伙的提醒真就和羊膀胱一样,吹口气就涨,放了气就瘪啊……
    “咳咳。”苏定方收回思绪,率先建言:
    “现在已经探明,敌人的主力就在郑州以西。而我军也是主力,主力对主力,有胜算!”
    “有‘胜算’还不够,陛下期望的是稳妥的、彻底的胜利。”侯君集反驳道。
    本来十拿九稳的,结果被对方拉低到不得不靠军事冒险“拼一枪”的境地,这是大大的后退。
    李道宗表示同意:
    “不过是攻不下洛阳一城罢了,中原沿黄河的数州都已入我手,这是最膏腴的地方,精华中的精华。
    “失去了大河两岸,对面就已经是慢性死亡了。
    “我们只要坚定守住,就能最终获胜。”
    李道宗的办法还是老一套“对峙”战略,只是把对峙的地点从洛阳换到了郑州。
    但苏定方提出不同意见:
    “要想守住未必简单。
    “现在郑州城中人心浮动,动荡不安。敌人大军压境,如果围而不打,情势未为可知。”
    身为资深高级片儿警,老苏对民间的氛围特别敏感。
    几天之内三易其主,郑州市民人都麻了,让他们一边倒地支持咱大明,也不现实。
    民心未必在我,这也是为什么苏定方坚持冲出城,要和李世绩干上一架。
    李靖全程听取座下诸君的讨论,同时大脑在高速运转。
    良久,他突然开口道:
    “如果,撤回齐州呢?”
    此言一出,大家愣了一愣。
    接着,便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无一例外全是反对。
    “现在的战略态势和预估的并无太大区别,为何要撤?”
    “中原精华就在这几个州县,只要站稳了,对面是必然耗不过我们的。凭何要撤?”
    “敌人主力都暴露了,大总管在忌惮什么呢?”
    对于手下诸位英雄好汉的疑问,李靖并没有解释什么。
    “兹事体大,涉及大战略方向,应将现状尽快向平州陈述,由陛下亲自定夺。同时加强郑州城及其周边的防御,防止被敌人夹击。
    “定方。”
    苏定方一拱手:
    “末将在。”
    “立即让在河北待机的薛仁贵率军南渡,巩固郑州以东到齐州的防线。”
    李靖下令道。
    不能坐以待毙,赶紧摇人!
    虽然李靖率领的是明军“主力”部队,但不代表明军“全部”都在这儿了。
    二线预备队还是有的,而且数量不少,就在黄河以北整装待发。
    这些部队的经验、装备和训练都要差一些,所以野战进攻能力不强。
    但是打个防御战、维持占领区治安、或者填个线什么的,这样的“维持”类任务还是绰绰有余的。
    “遵令!”苏定方立答。
    李靖疲劳地看向大家,简短地道:
    “散会。”
    众人各自领命,即刻离去忙碌起来。
    李靖看着空荡荡的大厅,并没有马上回自己的书房,而是继续坐了一会儿,嘴唇在快速地开合,无声地念着自己的思路。
    临了,他长叹一口气,垂头丧气地自言自语道:
    “怎么就从进攻态势转为了防御?在洛阳以外的中原地带打防御战,是要吃大亏的啊。
    “不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争取战略主动……这就是太上皇陛下的谋略么?”
    …………
    苍鹰在天边翱翔,一个俯冲,冲进了平州一栋平平无奇的房子窗户里,精准地在如山堆积的文件上。
    可是文件堆不是结实的大树,哗啦一下全倒了,把桌案边的一个孩儿给埋在了下面。
    “啊我靠……薛延陀的玩意儿真尼玛不靠谱啊……”
    李明从书堆里钻出脑袋,对着苍鹰招招手。
    “有什么急信?端上来罢。”
    苍鹰在他的文件上拉了一泡屎,又挺到了他的脑袋上。
    同屋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全程假装没看见。
    他们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绝对不会笑,除非忍不住。
    “你这鹰崽子,要不是训练你花了老子不老少钱,一早就把你给做成烤鸡了!”
    李明气鼓鼓地抓住苍鹰,把鹰爪子上绑着的信笺给拽了下来。
    薛延陀汗国被李明灭亡以后,其遗产自然也归他支配。
    飞鹰传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核心科技。
    只是不用不知道,真用起来才发觉,这玩意儿传书不大靠谱。
    苍鹰不是容易被猎户当成野鸟射下来,就是到处乱飞,送达率不是很理想。
    除非对时效有很高要求的信息,可以通过苍鹰来传递,同时在地面派出邮驿快骑,作为备份。
    所以虽然最上骂骂咧咧,但是李明还是一秒也没有耽搁,立即打开了书信。
    信上用的是密文,需要对应的密码本进行破译,否则就是一串没有意义的乱码。
    这也是为了防止苍鹰因各种原因任务失败以后,传达的秘密信息泄露出去。
    “密码本放在……靠,就是你这家伙拉屎的那本!啊啊啊~把你的脏爪子挪开!”
    一番力斗,以李明把那只不识抬举的苍鹰扔出窗外为终结。
    “这上面的是什么……果然,是李靖的来信。”
    李明对照着密码本读着读着,脸色逐渐沉了下去。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一直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大boss,一看此景,立刻问道:
    “真如陛下所料?”
    “唉……恐怕是的。”李明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他宁愿自己是错的。
    李靖的密信写得简明扼要,把这几天的战斗过程和战局现状梳理得条理清晰,明明白白。
    包括从大河突然出现的李世绩部,我军从积极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的战略转变,以及中原各占领州人心浮动的现实情况。
    密信的最后,李靖提出了三个选项,供领导选择——
    杀出去,固守当地,撤回齐州。
    “那当然是固守啊。”
    房玄龄抚须道。
    “距离叩响函谷关只差最后一步,取得的进展怎么能拱手送人。”长孙无忌摸着下巴表示附议。
    他们的意见很直白,也很正确——中原无疑是这盘棋的关键,毫不夸张地,拿下黄河两岸,李明陛下就几乎等于拿下了整个天下。
    这会给大明带来巨大的政治和经济优势,南方那些犄角旮旯的土地,迟早会倒戈卸甲以礼来降的。
    至于民心浮动,这根本不是问题。
    民心似水,更何况中原打了几千年的仗,当地人民早就对“城头变幻大王旗”见怪不怪了。
    只要派出大明引以为傲的公务员队伍,给老乡们一点的大明震撼,相信他们一定会坚定立场,弃暗投明的。
    “陛下,自汉朝灭亡以来,天下分多合少,人心思安啊。”房玄龄最后道。
    如果老李家打内战打上了头,让南北再次陷入分裂的局面。
    以后再把天下黏合到一起,就很难了。
    “所以,我们要抓住机遇,固守中原,既稳妥,又能迅速终结战争。”
    李明点点头:
    “两位爱卿得很有道理。
    “所以我决定——全军后撤,固守齐州。”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1/1940/12907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