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还得是薛万彻

推荐阅读:蓄谋已久,陆律师持证上岗一剑可当百万仙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让你下山娶妻,不是让你震惊世界!开局觉醒荒古圣体后,我走上武道巅峰星骸剑主前世夫君来求娶,都重生了谁还嫁他挖剑骨,夺灵根,重生师姐不干了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极域之巅

    “阿嚏!是有人在背后骂我么?”
    兖州前线,城楼上。
    李明结结实实地打了一个喷嚏,把他从忘我的工作状态中喷了出来。
    嘶溜~他吸吸鼻子,一边翻着手上的账本,一边嘟哝着:
    “房遗则的会计账目做得很好,下次别再做了。”
    着,他从厚厚的账本上扯下一张废纸,擦了擦鼻子。
    “科目太细了,看得我头疼。这厚厚一本账起码有九成都是计算过程。
    “我又不搞审计,只需要告诉我一个结果的大数就行了,不需要事事都写得这么清楚,房遗则做事也是太死板……
    “嗯?”
    李明正吐着槽,耳朵一动,纳闷地问身边陪读的大型“书童”——也就是契苾何力:
    “窗户外边儿是什么声音?”
    “没什么,外面风太冷,陛下心伤寒。”契苾何力像弹簧一样立刻起身,贴心地替李陛下关上了窗子。
    “不是,我的意思是怎么好像听见外面有人在骂……”
    “陛下,子不语怪力乱神!”
    契苾何力又双叒叕开始咬文嚼字了,配合他那口带着粗犷口音的汉语、以及更粗犷的身形长相,显得比酸臭腐儒有“服力”得多:
    “您怎么能听信方士的迷信呢?假使真有人在背后诋毁您,怎么可能会影响到您的身体状况呢?”
    李明:“不是,我是……”
    契苾何力:“就是因为天气转冷,让您受寒才,才导致您刚才的略有失仪,绝不是因为有人在背后骂您!”
    李明:“为什么你这么纠结有没有人骂我,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契苾何力:“就是天冷!您看,下雪了!”
    草原的汉子威武雄壮地打断了大明皇的思路,强横地往窗外一指。
    李明下意识地顺着他的手指向窗外望去,这才恍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外头城楼的栏杆上已经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雪。
    “瑞雪兆丰年啊。”契苾何力有些夸张地感叹道。
    “但愿吧……”李明有些出神地望着雪景。
    永庆元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不知太行山那边的天气怎么样,河南都下雪了,山西肯定更冷。
    山中下雪,对行军会产生很大的阻碍吧?
    这他就管不着了,中原和山西两个战场相距数千里,他就算急得挠破了头也没用。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如就放宽了心,把这个问题交给李靖去烦恼吧。
    天神李靖的作战经验可太丰富了,砍的人头比他李吃的大米拌米还多。
    更何况这次开战就在秋天。
    李靖肯定对冬季雪中行军有所预料,并做好了万全应对的。
    而李明这边能为山西主战场做的,除了遥控平州、做好战争的支持工作以外。
    便是继续在中原战线开嘲讽拉仇恨,把唐军主力尽量多、尽量长久地吸引在中原坚固的城墙之下,千万别提前OT了。
    从侧面策应李靖,尽量替那边减轻些压力。
    为了达成这个拉怪的战略目标,李明化身祖安老哥,每天亲自站在城楼上,对楼下太上皇亲自率领的唐军进行口腔体操。
    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皇城PK了。
    而他带来的两员猛将,薛万彻和契苾何力,也转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钓鱼老哥”——
    钓鱼佬除了鱼什么都能钓得上来,同理,哼哈二将除了带兵什么活儿都能干。
    上到规划新城建设,下至亲自带队打灰,无所不能,还能偶尔客串一回陛下的书童。
    就是不能带兵打仗。
    不是他们不会,而是因为他们手下没有兵,只有一群土木老哥。
    巧夫难打无预算之灰了属于是。
    起这对卧龙凤雏……
    “嘶,诶对了,我怎么总感觉不对劲。”李明回过神来:
    “薛万彻人呢?”
    来兖州以后,这俩活宝就和一对连体婴似的,恨不得撒尿都要一起组队。
    今天怎么就只剩契苾何力solo了?
    “哦,他啊?”老契苾很熟稔地向窗外撇撇脑袋:
    “他在外面骂阵……啊,不是!”
    他赶紧捂住自己的七尺大嘴。
    可惜为时已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哦吼,漏嘴了吧。”李明从坐席上站起来,拍拍发麻的大腿,着便向城楼门口走去:
    “我怎么打了那么大一个喷嚏,果然有人在背后骂我。”
    契苾何力挡在门前,双手合十苦苦阻拦:
    “陛下,算了算了。城外边都是唐军,太危险了。
    “而且外面天冷,您的喷嚏会更严重的……”
    “你给老子闪开!”
    李明强硬了一把,把威武雄壮的草原汉子推到一边,打开房门。
    和西北风一起吹进来的,是薛万彻热情似火的问候:
    “什么大唐,是给屁孩吃的麦芽糖吧?
    “你们这么多人围着我们这座破城多久了?怎么还不敢打进来啊?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嗷,其实城里根本没有军队,全是老子的民工伪装的!老子就光着一条*在城楼上等你们嗷!
    “怎么样?老子都脱光了,你们怎么还不上?你们是不是都阳炜啊?啊?
    “你们这帮%$@#!!!”
    接下去就是一连串发出来会被屏蔽的污言秽语。
    该不,薛万彻真是个人才,把他带过来绝对是李明的明智之举。
    这货又能打灰又能喷人,心脏比城门还大,脸皮比城墙还厚,实在是最适合兖州前线的复合型人才。
    而太行山前线已经猛将如云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薛仁贵……多他一个不多,如果把他派到那边,边际收益绝对没有在这条战线上来得高。
    “老子都躺平任*了,你们怎么还不把那个老瘫子推上来啊?是不是中风了没能力了?哈哈哈……啊?”
    薛万彻正喷到兴头上,余光偶然瞥见那个“老瘫子”的儿子正在旁边冷冷地看着他,登时倒吸一口气,恨不得把喷出去的垃圾话都吸回去。
    “那个……陛下,嘿嘿,您怎么出来了,外头危险,快回去快回去~”
    薛老哥一秒变脸。
    能让他前倨后恭的,全天下也就只有李明一人了。
    自从上次被教训了一顿后,他在李明面前就老实多了。
    不是被契苾何力揍的。
    而是被李明那一眼瞪的。
    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仍然让他心有余悸。
    当时是什么个场景,好像他也是在李明老爹的坏话来着……
    “嘶……唉,都是为了工作。”李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在薛万彻畏畏缩缩的目光中,缓缓走到了城头前。
    “陛下不行,这里危险啊!你看,对面气得把弩机都架起来了!”
    “是啊陛下,这北风呼啸,万一把您吹冻着了,您这喷嚏就……”
    “闪开闪开。”
    李明不耐烦地推开了哼哈二将,站在快和自己一般高的墙沿边上,把房遗则的账本卷成喇叭形状,开口就喷:
    “大唐啊大唐,你可真唐啊!你们就是弟中之弟!就是个**!
    “%$@#%^!”
    零帧起手,粗鄙的詈语狂暴轰入城下唐军的耳膜。
    把众人轰得不得不捂住耳朵。
    难听,太难听了。
    在骂人“婢养的”就算侮辱性极强的封建时代,经过互联网抽象文化熏陶的李明对原住民简直是降维打击。
    和他低俗而不失……新颖的用词相比,刚才薛万彻的骂街简直温柔得就像猫喵喵叫一样。
    “那家伙从哪儿学来的这些市井俗语?”
    李明的骂声甚至传到了唐军军阵正中央的大帐里,把李世民都听得从卧榻上坐了起来,心里直纳闷儿了。
    虽然李世民知道“骂阵”是最直白的挑衅之术,是打仗的一种常用战术。
    但那子能把骂人这坨屎雕出花来,也算是一种罕见的才能。
    娘的,实在是太难听了……
    杨氏明明那么温婉柔顺,怎么会把皇子教成这副模样……
    李世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陛下,何必与孩童之言置气?”
    一双白皙的手像蛇一样攀上了李世民的脖颈,温柔地替他堵住耳朵。
    是徐美人。
    太上皇陛下御驾亲征以来,一直是她,以及其他几位年轻的美人才人,陪侍陛下的左右。
    这是李世民陛下为了,嗯,中风后的肢体机能复健,所以才从后宫里带出来的。
    绝不是为了学习乃父遗风。
    “不是置气。”
    李世民轻轻拨开了徐美人的手,轻声嘀咕着,不知是不是自言自语:
    “吾是感到奇怪……
    “明军屡屡挑衅,按是为了吸引我军强行攻城而设下的圈套。
    “可是这个圈套太明显了,显得十分刻意,又像是不希望我们去攻打……”
    层层套娃,把徐美人那不大的脑仁给撑满了。
    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啊……
    “唉,不去管他。不过话回来,那子骂得可真难听啊。”
    李世民吃力地抬起右手,试图指挥不听话的右手食指堵进自己的耳孔。
    中风偏瘫是这样的,瘫痪的半边身体虽然行动不自如,但是其实是有感觉的,这就很烦。
    徐美人这下听懂了,温柔地将手伸向太上皇陛下的耳朵。
    被太上皇有力的左手轻轻拍开。
    “陛下?呀!”
    美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陛下强横地搂住纤腰,熟练地单手放倒在榻上。
    “陛下,现在光天化日,臣妾只是想为您堵住耳孔……”
    徐美人呼吸急促,面色潮红,很是羞涩。
    …………
    次日,李世民便全面调整了唐军的部署。
    根据他的最新战略,聚集了唐军最强力量的兖州方面部队主动后撤。
    不仅仅是兖州。
    事实上,整条中原战线上的唐军都在后撤。
    这场大战刚发起之时,明军无耻偷袭,占领了兖州以西、黄河南岸的一系列城池。
    当时,唐军主力第一时间就围了上去,像血板一样聚集在被占领的城池之下。
    而现在,这些唐军统统脱离与明军的接触,远离了被大明抢夺走的城池。
    做出一副将中原拱手相让的态势。
    而太上皇的御驾甚至一退退到了洛州,住进了洛阳府的行宫,就此不理军国大事,和他带来的几位美人才人,过起了没羞没臊的“复健”生活。
    “陛下!”
    李世绩实在看不下去了,终于找准了李世民忙碌的间隙,入宫劝谏道:
    “陛下若是改变了主意,改立贤而非立嫡长,您直便是。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如果不是,您又为什么率大军后撤,将珍贵的中原之地送给了李明?”
    要不是指责一位已经退休了的老同志“耽于声色犬马不理政事”有些不合适,他高低要把李世民的后宫和商纣王的酒池肉林放到同一个赛道了。
    李世民高踞龙椅之上,慵懒地挑起左眼,一副半笑不笑的表情:
    “李总管何出此言?我军只是后撤而已,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割让中原了呢?”
    “不是,这……”李世绩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就像开门等于揖盗。中原不设防,不就等于白送给明军吗?
    “陛下,中原地方一马平川,经济富庶,人口还多。而明军又针对性地升级了打法,以堡垒战术步步为营。
    “陛下您就算想沿用第一次中原大战的防守反击战术,恐怕也只是刻舟求剑罢了。
    这次丢掉的中原城池,可不会像上次那样,轻轻松松地夺回来!”
    李世绩甚至有点担心陛下是老糊涂了,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给他讲。
    李世民静静地听取着座下第一大将的谏言,反问道:
    “明军若要占领新的城池,总得先出城吧。那他们出城了吗?”
    这算什么问题,陛下难道真的老糊涂了……李世绩心中愈发焦急,连带着语气也急迫起来:
    “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若假以时日,必席卷中原。陛下,我们现在回军或许还来得及……”
    “朕问你的是,他们‘现在’出城了吗?”李世民打断道。
    李世绩顿了一顿,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
    “根据探子来报,还没有。”
    “明军在城里究竟在干些什么,你的探子打探清楚了吗?”李世民问。
    作为优秀的将领,李世民和李世绩都十分注重情报的运用。
    之前兖州等“明占区”被唐军层层围困,城门紧闭,所以唐军的探子难以渗透。
    现在封锁已经解除,大唐对敌方内部的情报传输就顺畅了起来。
    “回陛下,根据探子来报,城中的明军正在加紧修筑工事。”李世绩低声道。
    李世民眉毛一挑:
    “和之前围城时无甚两样,不是吗?他们这是准备主动出击的样子吗,你呢,李总管?”
    李世绩不做声了。
    大唐探子探查到的所谓“明军”,其实就是大明的土木老哥套层壳而已。
    只不过你的工人爷爷还是你的工人爷爷,纪律性极强,严格遵守着李明下达的伪装命令。
    平时都甲胄不离身,对外人也从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以至于大唐探子直到今天都没有发现,每天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转悠的“明军”,其实根本不是明军!
    然而,的探子没有看穿他们的伪装,不代表所有人都被蒙在了鼓里。
    李世民的目光投向了卧榻前的桌案上。
    那里铺着一副巨大的地图。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1/1940/12907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