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推荐阅读:重生1977大时代那年花开1981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穿到七零,我成了全大院最靓的崽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我的透视超给力隋朝的棋局来自末日夫人请住口四合院:农场主的幸福生活

    “卧槽?”
    “卧槽!”
    薛仁贵和触电了似的,本能地向后一跃。
    对方的反应稍稍慢了半拍,便要扯起嗓子喊:
    “有敌……”
    下半个字还没出口,老哥整个人虎躯一震,软绵绵地瘫了下去,后脑勺肿了一个大包。
    在他的背后,站着几位明军斥候。
    “将军!无恙否?”斥候把手里的木棒子一扔,担忧地问。
    精锐到底是精锐,老大滚下山后,他们立即下坡跟上,这才勉强来得及支援。
    要是让地上躺平的这货发出了警报,这支侦查队就别想逃出重围了。
    “无事,无事……”薛仁贵短暂平复了一下心绪,立刻吩咐道:
    “即刻回营,通知主帅!”
    “遵令!”斥候嘴里应和着,从包袱里掏出一把剔骨尖刀。
    “你要干什么?”薛仁贵纳闷地问。
    “封口。”
    斥候着便弯下腰,准备替那位在地上躺尸、不省人事的唐军抹脖子。
    这不是明军斥候残暴,而是古今中外侦察兵战术的基操了。
    时间紧、任务重、又不能被发现,没有工夫收俘虏,都是直接抹脖子了事的。
    “等等。”薛仁贵想了一想,道:
    “还是把这家伙绑在树上吧。”
    老哥怪热心的,就这么送他去轮回,于心不忍。
    斥候互视一眼,没有多什么,麻利地把这个幸运的倒霉蛋给绑了起来。
    “走!”
    一行人飞奔回营。
    一路上,薛仁贵的心脏扑扑直跳。
    当时他还没什么感觉,越往后越觉得后怕。
    卧槽,卧槽,卧槽!
    唐军居然真的设伏了!
    而且还是在朔州城下,行军的最后一程,大伙儿最疲惫、警惕心最放松的时候!
    而且看那位老哥胡子拉碴的样子,他们在此埋伏的时间还不短,至少在五天以上!
    真是狡猾狡猾滴!见鬼,朔州不是我大明的势力范围吗!
    李世民陛下真是神了!
    唐军从并州出发,还能比明军提前抵达朔州,不但行军速度变态,决策时间更是短得变态!
    能发现晋阳方向是佯攻并不难,可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就很难了。
    判断出明军的真实战略意图是以进为退,而且是退往朔州,更是难上加难!
    要不是李靖和侯君集两位大仙,在这一路上整出了这么多幺蛾子。
    明军如果按照正常行军速度和戒备程度,十有八九是刚好入唐军圈套的!
    在补给不足、又无防备的状态下,遭到敌军主力的全力无耻偷袭,这个损失……
    “不敢想,不敢想……”薛仁贵惊出了一身冷汗。
    天助大明,真是运气够好啊!
    居然误打误撞,逃过了唐军的阴谋……
    “不,不是这样的。不定两位高人真的识破了唐军的阴谋诡计,提前做了准备呢?
    “是我太年轻了……”
    薛觉得自己图样了,误会了两位领导。
    李卫公并不是衰朽昏聩的权力狂魔,侯君集也并不是官僚恶臭的甩锅狂魔。
    两人都是高瞻远瞩的大明栋梁啊!
    一想到自己童年的偶像仍然是一尘不染的白月光,他紧绷的心情稍稍松缓了一些。
    …………
    “黑夫!黑夫!”
    唐军埋伏的阵位中,几名士兵正在寻找失踪的伙伴。
    “那家伙跑哪儿去了?解个手怎么现在还不回来?老子把他的屁股踢烂!”伍长十分焦急。
    大敌当前,突然手下有士兵失踪,这事绝对细思极恐。
    “他不会被老虎……不是,大虫吃了吧?”老兵漫不经心地猜测。
    “哪有老虎吃人没一点动静的?!”
    伍长一急,都顾不上避讳本朝老祖“李虎”的大名了。
    “怕不是明军的斥候摸上来,把他抹了脖子了!”
    此话一出,战士们的血顿时凉了半截。
    毕竟那么大个明军部队已经到伏击圈门口了,却突然诡异地停了下来。
    该不会真的……
    “这事情太大了,必须立刻汇报给上面!”
    伍长觉得自己承担了这个段位不该承担的压力。
    “安静点!你们在吵嚷什么呢!”校尉低声怒斥。
    他刚来做第n次“最后的”战前巡检,就碰到这几个老哥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而对伍长来,一个校尉已经算是够“上面”了。
    “校尉……”
    他正要将有士兵失踪、疑似被明军斥候偷偷摸掉的情况报告给他。
    如果薛仁贵当时真把那个叫“黑夫”的热心唐军老哥给抹了脖子,那他们的行踪就会被早一步发现。
    然而因缘巧合的是,薛仁贵留了活口。
    而那个活口恰在这个时候醒来,口齿不清地发出“呜呜”声。
    “什么声音?”
    警觉度拉满的校尉打断了伍长的汇报。
    伍长也竖起耳朵听了听,眉毛一动。
    “好像是黑夫的声音?”
    “黑夫?”
    “就是我正准备向您的那个……哎,先过去看看吧!”
    几人循着声音下了山,又花了不少时间一顿好找,终于找到了被五花大绑、神志不清的黑夫老哥。
    “你怎么了?!”伍长大惊,一边给他解绑。
    黑夫还在那儿傻不愣登的,意识还很模糊。
    “我不道啊,尿尿的时候天上突然掉下来一个天将,我是个好人,然后醒来就这样了……”
    接着便是什么托塔李天王下凡降世之类,让人半懂不懂的胡话。
    看来是问不出什么名堂了。
    校尉听得直呲牙:
    “先向上面汇报吧,我们大概被他们的暗哨发现了。”
    …………
    唐军最前线遇到了些混乱,耽搁了些许时间。
    而薛仁贵一行,就是抓着这转瞬即逝的窗口,连滚带爬地翻下了山崖,抄道熟练地绕开唐军的弓弩射程,纵马向本部狂奔。
    他带去了至关重要的情报——
    前方有唐军伏兵!
    而在唐军瞭望的视角中,他们只看见几匹快马不知从哪个山沟里窜了出来,直奔明军阵营。
    那些快马的跑位非常风骚,让他们的弓弩无法瞄准,只能目送对方进了本阵。
    然后,一直拖拖拉拉、磨磨唧唧的明军,突然和打了鸡血一样,迅速行动起来。
    只是他们行动的方向不是往前,而是往后。
    阵型也发生了变化,从朴实无华的一字长蛇行军阵,变成了主力居中、各厢军分列中军六个方向的大型圆形阵列。
    程知节立在半山腰,眼睁睁看着到嘴的鸭子突然变出了这套行云流水的阵型,脸都黑了。
    “这是什么意思?”他低沉地自言自语。
    一旁的副将立即为领导解答:
    “回将军,这是李靖标志性的六花阵,明对方准备接敌。
    “六花阵有五种基础阵型,圆阵属于撤退阵法。”
    程知节缓缓转过头,双眼血红,面无表情地重复了一遍:
    “你给我翻译翻译,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呃……”副将莫名感到脖子发凉,硬着头皮道:
    “大概是‘前方有敌人,我军且战且退’的意思吧……”
    “你再踏马的翻译翻译,什么叫踏马的‘且战且退’?”老程目眦欲裂。
    副将都快哭了,这才意识到领导的真实意思:
    “这明……明军已经发现我们了……”
    “人家在等摆好阵型,你踏马的傻愣着在等什么?!”
    程知节整个人仿佛都在冒火。
    “快踏马的杀出去啊!”
    不是将军,擅自出兵是您能拍板的吗,不需要请示李世绩大总管吗……副将的话刚到嘴边,又被他咽了下去。
    在化身修罗的瓦岗山匪面前,他还是很有求生欲的。
    …………
    “这是……到底是被他们发现了!”
    山巅之上,李世绩同样全程目睹了程知节的所见,而且看得还比他更清楚。
    一开始明军这么龟龟缩缩,他就怀疑是不是走漏了风声。
    现在对方突然变阵,那就更没有什么好的了——
    敌方提前发现了我军,伏击失败!
    “可是伏击失败了,不代表我军败了!”
    李世绩也是满眼血红,活像一个一把梭哈的赌徒。
    也确实到了该赌国运的时候了。
    大唐整个国家的国力已经透支到了极限,已经撑不了多少时候了。
    翻盘的唯一机会,就是一举歼灭明军主力,让疲弊的国家喘一口气!
    现在明军主力已经送上门了,岂有放跑之理?
    不打埋伏,就算正面较量,唐军也不是不能赢!
    “全军听令……”
    李世绩刚扯起嗓子下令,传令慌张来报:
    “大总管,程知节部不听命令,擅自出击了!”
    擅自……李世绩嘴角一抽。
    军队里不听命令擅动确是大忌,非常挑战主帅的底线。
    可是老程这应对没毛病。
    失去了伏击的先手优势,仗难道就不打了?
    李世绩没有片刻迟疑,当即下令:
    “擂鼓,竖战旗,全军出击!”
    …………
    唐军立刻以战斗队形冲下山,几乎没有片刻耽搁。
    他们本来就是做好了战斗姿态,随时可以开干的。
    现在无非是还得向南边多跑个把里地,“迎接”一下远方的“来客”而已。
    而明军自不必,本来就是这么一路戒备过来的。
    在得到斥候的预警以后,更是完全做好了战斗准备。
    大明、大唐,两个地球绝对强权,终于在今天,在朔州城下,展开了真正意义的正面对决——
    两国的主力部队,在没有任何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尽情发挥自己所有的技战术能力,堂堂正正地一决胜负!
    其实双方的指挥层,不论是大唐的李世民、李世绩,还是大明的李明、李靖,谁都不想争这个“堂堂正正”的名号。
    兵者诡道也,为了能让自己的部队在开战时占据哪怕“一丢丢”优势,两边的主帅绞尽脑汁。
    各种精妙的、绝妙的、乃至下作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
    然而,在台面下的一番激烈的攻防战之后,结果也看到了,双方势均力敌。
    策略计谋统统失效,谁也占不到谁的便宜。
    那就只能比拼军队的硬实力了。
    双方的军阵如同洪水一般,在最优秀的将军的指挥下,根据地形、敌情,丝滑地变换着最合适的阵型,凶猛地向对方冲击着。
    如同火星撞地球,酝酿许久的主力正面对决,开始了。
    不论明军还是唐军,都是这个时代地表上的最强战力,与四方蛮夷相比断档似的存在。
    两军同源同种,装备相似,基本战术相近。
    注定了这场战斗将会非常残酷。
    一时间,尘土飞扬,杀声震天。
    两头憋了一整个冬天的凶残饿虎,将满腹愤怒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倾泻。
    …………
    “李明陛下也不过如此,心太善了,成不了大事。
    “当初要是听我的,早早的就转入战时体制,把全国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往战场,这仗会打得像现在这样憋屈?!”
    平州,某处热闹的路边酒馆里。
    喝多了的懂哥们又开始了男人们第二喜欢的“没有人比我更懂治国理政”环节。
    反正李明陛下已经打喷嚏打习惯了,也无所谓几个酒鬼在他背后坏话。
    “陛下体恤民情,到你这儿倒成了罪过了?”
    懂哥的言论遭到了其他懂哥的围剿。
    “是啊没错,你现在站着话不腰疼,等到税真收到你头上了你又不愿意。”
    “谁我不愿意了?谁我不愿意了?”一开始的那位懂哥还不服输。
    “现在不就是战时吗?不已经加税了吗?我没什么感觉啊!
    “不但没感觉,我还觉得力度不够大,还想给官府再捐点经费呢!”
    这番逆天到疑似反串的言论,却让大家没法反驳。
    确实,虽然官府成天“战时经济”、“勒紧裤腰带”、“苦难行军”地宣传着,但雷声大雨点,老百姓相当无感。
    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歌照唱舞照跳。
    大家伙还能在酒店喝酒吹牛,就是一大例证。
    谁家战争状态不节省粮食,酒敞开了喝的?大家都是以前过惯了苦日子的,差不多得了。
    前线都吃紧了,后方还这么紧吃,吃得老百姓都不好意思了。
    为什么不能再勒紧点裤腰带,多支援将士们一点呢?
    就算李明陛下最脑残的粉丝,心里也不禁有这样的疑问。
    陛下善过头了吧……
    “呵,你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争状态么?”
    诸位懂哥的身后,传来一个沧桑低沉的声音。
    大家的目光向声源望去。
    话的是个中年水手,满脸褶子,一看就饱经风霜,给他的话又增添了几分服力。
    “对面的大唐不就是吗?海量的物资都花在了打仗上,老百姓都不够吃的了,所谓‘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得煞有介事,让人不得不信了。
    “反观我们这边呢?毫无斗志,简直是松懈!
    “别官府还允许你们浪费粮食聚众饮酒了,官府自己更浪费,各个港口工场在战前建造的船,现在非但没有停工,还在紧锣密鼓地大建呢!
    “仗都打到这时候了,还花这么大力气造船干什么?主战场在山区,造大船干什么?”
    这水手大约是喝多了,滔滔不绝地抱怨起来。
    旁边的懂哥们不敢插话,对水手的吹牛洗耳恭听。
    他们明白了,这位老哥才是真的懂。
    当酒肆的气氛达到了顶点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
    酒肆的角里,两位妇人悄然起身,在桌上拍上一张大钱,便静静地离开了。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1/1940/12908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