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李世民的决心

推荐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盖世神医别叫我恶魔龙藏皇修百炼飞升录万世之名巫师:我的职业面板没有上限出马诡契:我的当铺通阴阳我的哥哥是高欢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道:“克明,那你,朕在下一盘什么大棋?”
    没有否认,而是在反问,让杜如晦彻底坚定了心中的猜测。
    不过,他已经得够多,接下来的事就不能了。
    要不然陛下该啥?
    “臣不知,所以才会与房大人来此找陛下解惑。”杜如晦恭敬道。
    一旁的房玄龄同样意识到了杜如晦猜测正确。
    毕竟君臣相处这么多年,两人对李世民还是很了解的。
    李世民负手走下来,:“克明,你此前可还记得子安的那个什么经济流通?”
    “知道一些。”杜如晦点头道:“据太史令,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理解一点便能使百姓生活富足,连以工代赈此等绝妙之策也包含在内。”
    “难道陛下的安排跟这个经济流通有关?”
    啊?
    房玄龄听得一脸困惑。
    什么叫经济流通?
    什么又是以工代赈?
    太史令什么时候过这话啊?
    他怎么不知道?
    房玄龄觉得自己被排挤了,杜如晦和太史令以及李世民绝对在这段时间密谋过什么。
    而且没带他!
    李世民没注意房玄龄的表情,感叹道:“是啊,以工代赈,多么绝妙的赈灾之策。”
    “经济流通,多么宏大的设想!”
    “倘若真的能实现,朕未尝不能打造一个流传万古的贞观盛世。”
    着,李世民摇头道:“只可惜,设想终归是设想,无论多么绝妙的计谋,必须要经历过实践才能验证它是否真的是一个好计谋。”
    “就好比未上过战场的新兵一样,无论之前口号喊得多么响亮,表现得有多么勇武,都必须要经历过厮杀之后才能看得出来是不是一个好兵。”
    杜如晦恍然大悟,接过话语道:“所以,陛下想创造一片战场,来验证经济流通是否真的能实现?”
    作为一名从战场厮杀出来的皇帝,李世民更擅长打仗,所以很多时候都拿兵营或者战场上那一套来举例,几位心腹大臣早已习惯。
    房玄龄此刻也听出了一点苗头。
    先不那个经济流通和以工代赈是什么,可这片给渭南伯陈衍创造的战场,代价是否过大了一些?
    给太子封地,真的会引发朝堂动乱,让一部分本就得宠的皇子先入为主地猜测李世民的用意。
    最坏甚至可能出现皇权分裂的情况。
    代价太大了吧?
    房玄龄蹙眉道:“陛下,臣虽不知您具体的打算,可如果您只是单纯想给渭南伯创造一片战场,让这片战场不受到任何人打扰或者觊觎,您应该不必以太子的名义。”
    “或许,可以用其他几位皇子,乃至于公主都比太子好一些?”
    到后面,他语气变得心翼翼起来。
    李世民道:“玄龄得不错,可把渭南县赐给太子,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公主总有一天要出嫁,而皇子就应该安安稳稳当个皇子,一些东西没必要去了解。”
    “那不如把渭南县的官员与驻军全部替换掉?”房玄龄还想再争取一下。
    其实不怪那些官员闹这么大,属实是这件事影响不。
    在房玄龄看来,这些没必要的风险完全可以规避掉。
    李世民并未因房玄龄的话恼怒,因为他能感受到房玄龄跟其他官员不同,是真的在为他着想。
    一个为他着想的臣子提出自己的想法,他怎能去怪罪?
    “玄龄,你此前没了解过什么叫经济流通,故此才会有此疑问。”
    “一旦你真正去了解,就会明白朕做得一点都不过分。”
    “你看,克明就没反驳朕。”
    此话一出,房玄龄的目光立刻转移到自己的老友身上。
    对啊!
    这个老家伙,自方才明白什么之后,便一直未曾过话。
    房玄龄可没忘记,李世民过他知道什么叫经济流通。
    看来,问题就在这个经济流通上面!
    杜如晦没想到李世民又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面对好友埋怨的眼神,无奈解释道:
    “房大人,陛下所言不错,此事关乎重大,做得过些是值得的,一些风险当然也要去承担。”
    “就好比当年我们跟随陛下打天下时,什么时候打过必胜的仗?”
    “想要得到什么,当然也得先把风险承担起来。”
    “哈哈哈哈!”李世民龙颜大悦:“好,克明得好!”
    “当初打天下,朕什么时候打过必胜的仗?”
    “一些风险和阻碍罢了,子安提出的经济流通,值得朕承担这些风险,清理掉一切阻碍。”
    他霍然起身,眼中闪烁着当年征战时的锐利锋芒。
    不怪他如此坚定,实在是陈衍给他们描绘的经济流通带来的好处太多,一次次地流通,代表着百姓即将迎来新的天地,代表着大唐将真正强盛。
    房玄龄沉默着没话,在不了解经济流通的情况下,他觉得自己还是先不要继续劝的好。
    当然,他现在依然觉得没必要承担这部分风险。
    毕竟渭南县就在长安旁边,可谓是天子脚下。
    只要李世民想,那渭南县无论怎么样都会在掌控之中,何必硬要把它赐给太子做封地呢?
    似乎是看出了好友的想法,杜如晦轻声解释道:“陛下是想让渭南县从财政、税收、人员调动,包括守军,一切的一切都不允许任何人插手。”
    “太子乃储君,陛下自然信任,渭南伯乃提出计谋之人,肯定要安排他去证明自己,犬子早已进入朝堂,有为官的经验,故此安排他去辅佐渭南伯。”
    这下,房玄龄彻底明白了两人口中的到底是什么样一片战场了。
    那真是从上到下,给陈衍打造了一片完美的战场。
    难怪必须要把渭南县赏赐给太子做封地。
    房玄龄不得不感叹,陈衍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居然如此不一般。
    居然能把一个位置极其重要的县完全交给对方。
    李世民微微点头,算是承认了杜如晦的话,随后道:“克明,你先给玄龄何为经济流通吧,免得玄龄依旧蒙在鼓里。”
    “且慢!”
    房玄龄突然开口,李世民和杜如晦疑惑地看向他。
    然后两人就看见他无比郑重地拱手道:“陛下,臣记得,那渭南县的主簿之位应当可以有两个吧?”
    “实不相瞒,臣有一犬子名叫房遗直,这些年做官倒也有几分样子,臣觉得,他挺适合主簿之位的。”
    李世民:“......”
    杜如晦:“......”
    “......”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2/2014/22560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