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唐陈争霸

推荐阅读:长生仙葫一手银针一手毒,重生嫡女杀疯了漫威的诸天魔法掌控者重生90,赶海养全家,鱼获惊呆妻女逆天邪神终局之战我的谍战日记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向阳而许从女子监狱走出后,全球震惊八零养崽,火辣后妈被硬汉宠成心肝

    天色微亮,陈留平原上陈军兵卒黑压压一片,令旗犹如遮天之云,矛戟如密林之木,号声如震耳之雷,诸部兵马接天连野,无穷无尽,令人生惧。
    中军内,袁术端坐于御车上,头顶的华盖蜀锦为被,金丝为纬,珠宝为缀,尽显富贵。
    “可有黄忠军情传来?”袁术问道。
    “未有!”
    从骑道:“依时辰来看,黄将军正与祖郎袭扰唐军,眼下应在厮杀之中。”
    “速探速报!”袁术道。
    “诺!”
    从骑领命而退,点了几名候骑前去探查。
    陈军走了一、二里路,候骑便遇见黄忠败骑。得知袁术率军已至,在候骑的领路下,黄忠赶忙前往。
    “陛下!”
    略见袁术身影,黄忠便高声呼喊。
    袁术闻声望去,见是黄忠身影,神色微变,招手道:“车停下!”
    “汉升怎会在此?军情何如?”袁术伸出脑袋,惊讶道。
    “陛下!”
    黄忠拉停缰绳,羞愧道:“祖郎被唐人所杀,忠至营门时遭敌军伏击,三千精骑损失殆尽,今忠身侧仅有五百骑卒追随,余者不知去向。”
    “什么!”
    袁术重拍车栏,脸色阴沉不定。今突袭南营不成,不仅意味着他计策告破,那么他还损失了大批精骑。
    “臣有违陛下之托,望请陛下恕罪!”
    黄忠翻身下马,跪在荒地上。
    “此事非汉升之过,实乃祖郎行事不周啊!”袁术幽声道。
    “谢陛下!”
    黄忠从地上利起身,道:“陛下,唐军既知我军谋划,臣又突袭营地兵败,陛下已失先机,不如率军稍退,再思破敌之策。”
    袁术叹气道:“大军已动,今又撤军,岂不有伤军心。况而张虞及其精锐不在营中,便是有利于我军。”
    着,袁术看向纪灵,问道:“卿以为今日可战否?”
    “陛下!”
    纪灵迟疑了下,道:“敌军能知黄将军袭营,那便会知我大军动向,如依兵法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今我军不知敌,故不宜轻易用兵。”
    袁术沉默下来,他偏好出兵交战,尽快结束战事。
    少许之后,袁术问道:“依二位之见,那我军需回营再战?”
    “以谨慎行事,便是如此!”纪灵道。
    在几人议论军事时,忽有一候骑奔驰而至。
    “陛下,前方八里外有唐军大部踪迹!”候骑急声道。
    闻言,袁术眉头难舒,问道:“敌军在前,今能撤否?”
    “难矣!”
    纪灵摇头道:“我军今时改队撤军,唐军必会衔尾追击。时兵至渠水,敌寇半度而击,队伍渡河生乱,我军将大败尔!”
    “那便与唐军交战!”
    袁术果断道:“出营有七万之众,而敌军仅有四万兵马。敌寡而我众,优势在我军,为何不能破敌?”
    “我军兵多实为优势!”
    纪灵道:“我军以丹阳兵为先锋,众兵后驱拥上,轮番冲击敌阵,或能胜敌矣!”
    “好!”
    袁术已有交兵之念,今见已不好撤军,而纪灵又赞同用兵,遂道:“那便令诸部压上,看能否于午时前击溃唐军。”
    “汉升继统骑卒坐镇于侧翼!”
    “诺!”
    几人的商议方略,并未影响陈军兵卒行军。
    在晨阳的照耀下,陈军滚滚向前,唐军与之针锋相对。两军相隔的八里算不上长,很快陈军便见唐军高扬的旌旗。
    却见唐卒方阵紧凑,军旗迎风飘扬,甲士踏步而行,骑卒牵马随行。而在军阵外,唐军游骑为了抢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断驱赶陈骑,压缩陈骑的空间。
    “止步!”
    距敌阵约有二里,唐卒领头的兵卒嗓门响亮,高声道。
    军阵旗手听其吩咐,将旗帜高树而起。旗帜的变化,让诸军兵马尽数停下脚步,在军官的巡视下,唐卒不断在微调队列。
    战车上,张辽与荀攸二人并列而立,商讨进军方略。
    “麴义善统步卒,并知丹阳兵之弊。陛下让你我委麴义重任,故今不如依麴义之见,列阵进至敌阵,任由陈军兵马冲击。及丹阳兵疲,再令骑卒陷之。”张辽道。
    荀攸沉吟少许,道:“陈军兵马众多,不宜急于用兵。今陛下率精兵回援,故可依将军之策,先用步卒消耗敌卒士气,及陛下兵至,则能侧击之。然陛下兵马未至,可由将军率骑卒突击。”
    “善!”
    一番探讨,二人明确用兵思路,遂下令击鼓进军。
    “咚!”
    “咚!”
    数十名力士在寒风中赤裸上身,挥舞鼓槌,手臂筋肉分明,重敲大鼓。牛皮制成的鼓面发出剧烈的颤抖,热烈的声音响彻原野。
    “万胜!”
    唐卒甲士在鼓声的激励下,迈过原野上的荒草,踏过深浅不一的地面,直朝陈卒杀去。
    “放箭!”
    临近箭矢的射程,唐军的排头兵卒高喊。
    声音初,成百上千的箭矢从军阵中飞出,射向陈军兵卒。而陈军的反击接踵而至,箭矢遮天蔽日,射向唐军兵卒。不过唐军人数虽比陈军少,但肉眼可见的是,唐军给陈卒造成伤害更多。
    毕竟这么多年下来,张虞先是攻破长安,再是夺取了河北,从中获取不计其数的武器装备,并打造大量兵器、甲胄。故甲胄装配率高,兵器更为锋利,弓弩更为强劲。
    如步卒标配一领甲,一强弓、三十根箭矢,一把环首刀,一根长矛。另外的盾牌、斧头、标枪等装备依兵卒职责而有所不同。
    在唐军射出的箭雨下,前排的陈军步卒死伤不少。而唐军步卒情况也谈不上好,披甲的武士犹如刺猬,或有持矛的兵卒倒伏在地。
    “杀!”
    临阵箭三矢,两军兵马接阵!
    但在接阵的前夕,唐军步卒骤而停顿,前排魁梧军士持盾,臂短兵卒持矛,形成了坚固的方阵。
    而陈军步卒前排的丹阳兵在血气上涌的刺激下,勇猛地迎上了上去。
    一名陈卒高举盾牌,趋步跑凶狠地撞向唐军盾墙,本以为凭借自己的体格,唐卒会被他撞倒,不料唐卒仅晃悠了下,便立稳身子,隔着盾牌与他角力。
    “上剑!”
    不知何人高喊了声,唐、陈两军持盾兵卒抽出腰间环首刀,顺着盾牌的缝隙,将白刃捅了出去。锋利的刀身忽然的刺出,让不少甲士没有反应过来,或有幸运躲开,或有不幸被刺中。
    然持刀近捅虽阴险,但对披有两层甲的兵卒而言,影响算不上大。尤其是唐军士卒因布面甲的成本低,前排军士几乎人人双甲。
    长矛在空中拍打交错,因空间范围窄,无法转闪腾挪,唯有依靠长矛拍打或戳刺。而在这种环境下,手疾眼快或经验丰富者方能取胜。
    唐卒从汉末乱世厮杀至今下,几乎无年不战,大量步卒练了手好矛术,尤其步卒与步卒之间懂得技击之术的配合,这比少经阵战的陈卒强上一筹。
    因此两军厮杀中,陈卒的伤亡永远比唐卒多上不少。今凭借盾士、长矛士的精湛配合,麴义麾下的河北劲旅抗住了丹阳兵的冲击。
    不仅是中军的麴义所部,左军的孟宁之、右军的张郃二部任由丹阳兵如何冲撞、厮杀,犹如生长于地上的岩石,抗住了丹阳军的冲击,没有任何动摇。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2/2168/14497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