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辩论

推荐阅读:春媚芳乡抗战:袍哥将军,带云龙混成元帅穿入洞房,农家丑女要翻身神话版三国崩铁直播通万界,开局吓跑无惨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序列:吃神者混沌天帝诀大明:寒门辅臣

    班房内。
    朱元璋见张尚贤一直在那跪着、看着,感觉就这么让对方跪着、看着,也不是个事。
    便道:“你起来吧。”
    “是!”
    张尚贤起来时,一个趔趄,差点就要摔倒,幸好是李可靠了过去,伸了一把手。
    “我没事。”
    李可也道:“陛下跟老,额……左丞相,还有没有什么事?”
    倒是李可比他们两人还要更加地主动。
    朱元璋也是道:“朕此次前来,其实是想问问你更多有关定都的细节。这无关的人,出去吧。”
    张尚贤立马意会,“臣告退。”
    然后朱元璋又看了看李善长。
    李善长没想到自己也是无关的人,只好道:“臣也告退。”
    等两人都出去了以后。
    朱元璋这才跟李可闭门谈了起来。
    其实也没谈什么新的东西,主要还是围绕为什么推荐北京,而不推荐南京,然后如果选北京,可如今河北地区还不稳,如果贸贸然地把国都迁到北京去,这样会不会不太好这些问题来进行提问。
    李可也是一一做了回答。
    尤其是对后面的问题,回答对方道:“臣没有一下子就从南京搬到北京去,可以等北伐的大军把蒙古人都给赶出去,赶得差不多,再迁都到北京。”
    “这取决于大明什么时候能够把蒙古人这个隐患给解决。”
    “但迟早有一天,肯定是要迁都到北京去的,否则,等忠于陛下的武将都死得差不多了,那谁来守住大明的北疆?”
    “万一出个大唐的安史之乱怎么办?”
    “为了大明的国祚,天子守国门,就是最好的解法,让天子来当安禄山。大明就不会有安禄山,同时,定都北京,把大部分的兵力都养在京师,也能避免像大宋那样,边疆养个几十万,京师也要养个几十万。在后期形成冗兵的局面。”
    “由于京师就靠近前方,打仗的时候,也能直接调动京师的兵力,打完了,就回来。”
    “做到既无大唐的藩镇割据,又无大宋的冗兵。”
    朱元璋感觉李可尚且还是有些欠缺考量,道:“你可知军卫法?”
    这是刘基提出来的,依据是元朝的万户府制度。
    李可便道:“愿闻其详。”
    朱元璋也给李可了。
    所谓‘军卫法’,其实也可以是卫所制,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以屯养军,朝廷可以白嫖,二,军户世袭,世世代代都当兵,经验有传承,三,兵帅分离,兵不私将,将不专兵。
    听完了朱元璋的话后,李可便道:“这办法确实好,可把百姓都限定在一地,而且世世代代都使其当兵,这真的是一个好方法么?臣就这么吧,如果陛下你是一个普通百姓,你愿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军户?”
    朱元璋也是反问道:“为何不嫁?”
    李可便道:“陛下跟刘御史中丞都把事情给想简单了,自古以来,哪个军中将领不把自己手底下的士兵当畜生来使唤?今日给军官家里盖房子,明日军官有什么事,然后便又临时调用军中的士兵去帮他做事。”
    “就拿宋朝来,就有军中的将领,让自己手底下的士兵,去帮他做一些孩童的玩具,最后运到开封城去卖。”
    “大唐的府兵制,一开始的愿景也很好,可到了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不还是崩坏了?”
    “否则,唐玄宗李隆基为何要启用募兵制?”
    “军卫法其本质,其实与府兵制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拿来开国的时候,国家、朝廷缺钱,用来过度一下,尚且还可以。”
    “想要千秋万世,别以后了,就是现如今,估计都有不少人已经开始逃亡了吧?”
    李可此话倒是事实。
    “你见过?”
    李可回道:“臣哪有见过,不过猜都猜得出来,把军户限制为士兵,这个士兵世世代代都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世世代代都要受到军中将领的压迫,那他还觉得活在这个世上,能有什么美好可言?”
    朱元璋也是回道:“那人人都不愿意当兵,谁来保护这个国家,谁来镇守四方?”
    李可又道:“那明明军人都出力,保护了这个国家,可为何他的子孙后代,却得不到他们该有的,想要的美好生活?”
    朱元璋:“你对这制度法子如此不满,那你倒是提出一条更好的制度法子出来!”
    着着,朱元璋也是有了一点怒气。
    李可便道:“我以为,征兵制最公平,募兵制,最实际,军卫法,最不把军户当人。而且军卫法并非毫无缺点,一个卫多少人?撑死了也就几千人。”
    “那这几千人能打过蒙古人的十几万大军吗?最后不还是要集中起来使用。”
    “可问题是,陛下你把他们都给打散了,训练只能是一个卫,一个卫地训练,那接下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开国之初,卫所兵都有经验,都有战斗力,所以他们在类似徐达这样的有经验的将领的带领下,当然能很好地进行配合,打击敌人。”
    “可一旦到了中期,甚至是后期呢?”
    “临时选调一个人来,这个人根本不认识这些卫所兵,让他临时带这么一群兵,就给他四个卫所吧!”
    “这四个卫所的兵都互不相识,只是临时受人统属,那要是让这些人一起去打蒙古人,最后的结果会如何?”
    朱元璋:“……”
    李可:“我想,最后的结果一定会是完全没有配合,打打的治安战可以,打大仗,绝对不行,而且随着建国后越久,便越是如此。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不还是要安排一个总兵去统帅他们、重新训练他们?”
    “尤其北方长城一线东西多长?可谓是绵延千里,一个卫所足够抵御蒙古人的入侵么?这个卫所不听另一个卫所的,不配合另一个卫所又该如何?总得找一个能得上话,大家都听的吧?”
    “到时候,时间一长,一样会出来一个安禄山。若是大明不把国都给迁到北京去就近指挥的话。”
    怕朱元璋对他,你这么能,你来,李可最后又补充道:“只不过……这世上哪有一项制度,是能够千秋万代的?就是大夫给人治病,这各种药材的用料,都会视情况多一分,减一分,这军卫法,能用,便先用一段时间,不行再去改革。”
    “但臣以为,做人最好是要有良心,既是为国家戍守边疆的,就算是现实所迫,朝廷不得不那么做,朝廷也应该视情况,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他们更多的好处,这样才不至于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朱元璋当即便像是被踩到了猫尾巴一样,差点就炸毛了,你这不是朕抠门么!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4/4525/26649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