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狂妄的秦国人

推荐阅读:让卷王当炮灰?她逆天改命赢麻了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直播读心毛茸茸,我成了警局团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天命神算毒士:开局为女帝献计,请陛下自爆朕来整顿豪门狗血文混沌天帝诀顶级兽夫太缠人,绝美娇雌想出逃

    因为在佛教宣扬的法中,水中有虫,所以在饮水之前,须得诵念净水咒。
    若这名叫“显微宝镜”的奇物能看到水中的微之物,那岂不是证实了佛教的这种法?
    佛教本就势大,这法还被证实,那还得了?
    只会更增加佛教在民众眼中的神异性,让民众更加信奉佛教。
    这不利于孔雀国国王想要削弱佛教影响的想法。
    姚直道:“水中自然也有,且水中的微之物往往比我等周围更多,这些微物若入人体,有时会使我等致病。”
    一孔雀国王公反驳道:“依使者之言,恒河水中也有这微之物,可我等饮用恒河水,为何未曾致病?”
    恒河是他们的圣河,他们在恒河洗浴,饮用恒河之水,在恒河送葬尸体,多年都这般过来,也没出啥大问题。
    姚直笑道:“因为我等躯体能防住大多微之物的侵害,唯有少许防不住。”
    不给这名王公继续问话的机会,姚直将话题重新回归到显微镜上。
    他道:“微之物之所以肉眼不可见,是因其等太,但这显微宝镜可将之形貌放大,达至我等肉眼能见的程度。诸位若不信,我等现可为诸位演示!”
    一些王公大臣听后蠢蠢欲动,想要一试这显微宝镜,瞧瞧能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
    但就在这时,孔雀国国王出声,“今日不便,就不必演示了,等来日得空,再与众位爱卿一同用这宝镜!”
    孔雀国国王的反对让姚直怔了下,他本以为这国王应当会对显微镜很好奇,主动让演示观看才对。
    可居然不允许。
    这里面肯定不是孔雀国主的“今日不便”这个原因,但人国主都了不必演示,那还是不要问。
    而且……
    看某些王公大臣若有所悟的神情,显然是知道了此事背后的因素。
    略过显微宝镜,对微之物也不再讲,姚直介绍那口放着精致布包的箱子,道:“这些锦囊中所装的是一种药物!”
    姚直刻意加重了话中“药物”二字的音调,让孔雀国众王公大臣也认真起来,目光全部看向那些锦囊。
    秦国人带了一种药物过来?是何药物?秦国人想给他们治病?
    姚直继续用孔雀国语道:“这些药物可用于治疗疟症!”
    此话一出,整个宫殿都安静下来。
    以孔雀国这种环境,疟疾自然时有发作,即便在后世,也是全球疟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何况在这个时代,发作严重比后世更甚。
    大秦当然不会好心给孔雀国药物,而是以此逼孔雀国在某些问题上必须给大秦让步,让大秦得到更多利益。
    在姚直话后,一大臣便沉声道:“秦国的使者,你可知你在什么?疟症无医可救,亦无药可治,唯得神灵庇佑,方有生机!”
    姚直看了这名大臣一眼,笑道:“贵邦不可治,然我大秦却未必!”
    这句话让孔雀国一众王公大臣心中不爽,感觉有被冒犯到。
    什么叫“贵邦不可治,然我大秦却未必!”?
    这不是瞧不起他们?
    他们孔雀国可是天朝上国,秦国算个什么东西,在哪个档次?
    一蛮夷国来的使者,也敢和他们这么话?
    那大臣又道:“秦国的使者,你确定此药能治疟症?”
    姚直心道‘除非你们孔雀国的人不是人,是一群披了人皮的怪物,否则人能用的药,为何你等不能?’
    但心里这么想,嘴上不能这么,他道:“诸位不信,可找一批得了疟症之人一试。”
    见姚直的这般信誓旦旦,孔雀国众王公大臣已信了几分:秦国人可能真掌握了治疗疟症之法。
    只是这件事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那可是疟症,得之者只能凭自身强撑过去,哪曾听闻有药可治?
    那大臣又道:“若此药为真,可否将药方交予吾国?”
    在决定将治疟药物送给孔雀国时,李念便料到了这点:当得知有种可治疗在时代近乎绝症的药物时,以孔雀国人的品性,肯定会想办法将药方拿到手,然后自己仿制。
    可惜孔雀国还不是后世的白象,不是那个世界闻名的仿制药工厂,且李念也给使团想好了应对之策。
    姚直笑道:“便是药方交予贵邦,贵邦也无法用,因为其中有许多药材在我大秦才有!”
    孔雀国众王公大臣瞬间明白了秦国人的险恶用心:
    故意拿出这种奇药,但制作这种奇药的药材只有秦国才有,他们想要得到药,就必须得答应秦国人的某些条件,去秦国求取。
    但这也更加证明这药的真实性!
    秦国人好生可恨,竟想通过这种方式逼迫他们就范,才刚觉得秦国人顺眼的他们现在只觉得秦国人可恶可恨。
    要是他们也懂大秦的语言,定会愤怒地道出一句“蕞尔邦,安敢如此欺我?”
    但生厌归生厌,他们发现自己好像对这些秦国人没啥好办法,其等明显是有备而来,即使将他们全部拿下处死,也于事无补,除非他们不想再从秦国拿到这种药。
    何况人虽怀有目的,但确实是大秦国王派来的使者,还带了这么多礼物,礼数也是到位的,没有别人不交出药方,就将人捉拿的理。
    姚直等人现在心里却乐开了花,‘让你们在我们面前装天朝上国,认为我等是国蛮夷……’
    孔雀国国王问道:“若我等想要获取此药,当如何取得?”
    姚直笑道:“我等奉皇帝陛下之令出使至此,是为同贵邦建交,所谓建交不是口头约定,而是两国互递国书,由两方君王共同留名,各自保留一份国书。”
    着,有秦使递上两份早已准备好的国书,其实为防止在路上损坏遗失,准备了好几份。
    国书被转交到孔雀国国主手中。
    这让孔雀国王公大臣们很诧异,这就是大秦国的建交方式,感觉很高级很正式,确定大秦国是愚昧不知礼的蛮夷国?
    国书制作精美,封面由一种特殊树皮制成,上有鎏金字体,还绘着奇怪的怪兽图案(苍龙和玄鸟),翻开后,里面一页页那种被称为“纸”的奇物。
    只是这些纸并不白,上面写满了文字。
    那是种极其好看的字,方正大气,整齐有序,光看这种字,便似乎能看到一个强盛的国邦。
    与这种字一比,他们孔雀国的字就像虫爬的,毫无可比性。
    孔雀国主一看便喜欢上了这种字,虽然他一个字都不认识,但字所透露的美感吸引住了他。
    可惜这是秦国人的字,不是他孔雀国的,为何他孔雀国没能创造出这种优美的字?
    孔雀国主所看国书上的字,实际上是楷书简体字,是李念专门弄给使团的。
    因为他想着不仅是大秦以后要用简体字,还要让简体字走出国门,成为世界通用文字。
    孔雀国主看了一遍,未留名盖印?
    都不知道秦人在上面写的啥,谁敢胡乱瞎签?
    姚直继续讲道:“正式建交之后,贵邦便是我大秦友好国,双方在多个方面可各取所需、互通有无,像这治疟之药,国主和诸位便可从我大秦取得……”
    姚直洋洋洒洒讲了一番建交后的好处,大家友好相处,一同变得更强盛先进,从此你强我也强,都有光明的未来。
    但对姚直的话,孔雀国的王公大臣们嗤之以鼻,要真有你的这么好,那你怎么不先将药方交出?
    能不能找到药材是我们的事,但不交药方,你这番话就要大打折扣,没点诚意。
    他们现在也算是看出来了,这秦国可能是个国,但绝对不愚昧,反而很狂。
    其等就不怕孔雀国一怒兴兵讨伐秦国?
    以他们孔雀国的实力,那秦国绝不可能抵挡!
    也不知是什么给了这秦使狂妄的自信,兴许是觉得大秦国离孔雀国很远,不易至吧。
    也是,要是两国相邻,那大秦国早就沦为他们的一部分,又岂会有使者过来朝他们大放厥词?
    他们心中其实想过另一种可能性,即大秦不是国蛮夷,而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邦,实力甚至不在他们孔雀国之下,所以秦使才敢这么对他们话,不卑不亢、毫无国的畏惧、甚至还有些狂妄大胆。
    可这如何可能,世间不可能有和他们孔雀国一样强盛的国邦,天下强国唯孔雀国莫属!
    或许西边曾经有能与孔雀国相比肩的强国,但现今已弗如远甚,且他们也不是没打赢击退过西方人。
    月护王曾赶走在旁遮普的希腊人,击退过塞琉古帝国的入侵,占领阿里亚(阿富汗的一些地区)。
    这秦国使者可能是无知者无畏,其等在他们那片地区称王称霸惯了,所以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
    这种情况,只能出以重拳,让秦国人狠狠地认识到在真正的强国面前,他们什么也不是才行。
    可是,偏偏秦国离他们很远,重拳根本打不到!
    实际上,姚直等人也是这种想法,这帮孔雀国的人运气真好,没法让他们见识大秦的强大,否则怎会如此自大?
    孔雀国主道:“使者之意,吾已知晓,使者为讲这般多,必已劳累,请稍去歇息!”
    姚直明白孔雀国主这是让他们退下,其等有事要谈,遂笑道:“国主不,姚某尚未有感,如今听国主之言,当真是又乏又渴,如此便多谢国主好意。”
    在姚直等人退下后,一孔雀国王公摇头道:“果真是蛮夷之邦,好生狂妄,真以为用一种药物就能要挟我等?身为国却不知如何事大国,取祸有道!”
    另一人赞同道:“必须让这些秦国人知晓厉害,大秦国太远,不好过去,那便举行一场操演,邀其等观看。”
    一人笑道:“见吾国军卒精锐善战,不得将秦国人吓到?”
    姚直的话和态度刺激到了他们,竟敢对他们如此不敬,必须狠狠出以重拳,让秦人知道厉害。
    听闻众人这些言论,孔雀国主没话,只将两份国书递了出去,让侍从转递给王公大臣们。
    王公们疑惑地接过翻看,一些王公大臣越看越惊异,眉头渐渐蹙了起来。
    这时,孔雀国主才道:“这大秦国未必如我等先前所想,是一蛮夷国、愚昧之邦,其等有这等文字,能制出诸般奇物,不得真是一强盛文明之国,对待其等需要谨慎。那璆琳宝玉所制之物,诸位往常可见过?”
    确实,那些秦人看着不像是野蛮人,做事有礼有据,面对他们的态度看似狂妄,但那是他们站在大国俯国、强国看弱国的角度。
    可万一大秦国并不弱,对方只是将他们当作同级的国邦在对待呢?
    那秦国使者出的那些言论就不是在对他们不敬,不是狂妄,而是平等在同他们对话,陈述事实。
    但孔雀国的王公大臣们不太想承认这点,同时也觉得不太可能。
    一大臣反驳道:“应是其等工于奇巧之术,所以能制多种奇物,那显微宝镜、璆琳器具必是其等费大力制得,只为向我等炫耀。”
    “在民间,越是贫穷之家越好颜面,唯恐耻于他人,这秦国当是如此,其等国弱,恐为我等耻笑,才特意寻来珍宝。”
    这话引得不少人赞同,国邦不如他们强盛,但国也是国,也有宝物,拿出些许他们孔雀国没有的宝物,并不能明什么。
    一王公附和道:“定是如此,国民寡,因而不知大国之大、强国之强,自以为在其等之地为王称霸,取一‘皇帝’之称,实乃自娱自乐。些许奇物,不能作何代表,若吾国想寻求奇物,能千百倍于那秦国。”
    这话也在理,国王就国王,偏偏要取一“皇帝”之称装模作样,那位秦国皇帝功绩能有多大功绩,是能和月护王比肩,还是能和阿育王等同?
    显然不能相比,也就是山中无大象,猴子称霸王,未曾见识过真正伟大优秀的王者,才会觉得自己厉害,要是和月护王、阿育王身处一地,那位秦国皇帝只能俯首称臣。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4/4846/28228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