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 12 章

推荐阅读:让卷王当炮灰?她逆天改命赢麻了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直播读心毛茸茸,我成了警局团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天命神算毒士:开局为女帝献计,请陛下自爆朕来整顿豪门狗血文混沌天帝诀顶级兽夫太缠人,绝美娇雌想出逃

    张居正与高拱相携迈入宫门,高拱调侃:“你这舅子还怪有意思的。”
    张居正道:“你这么喜欢,改天让他去你家作客。”
    高拱想到顾闲那闲不住的嘴,笑呵呵地:“算了,还是你自己消受吧。”
    另一头,顾闲将鹅赶回家,开始老老实实地提笔写文章。
    他的字写得还不错,虽不能年纪轻轻堪比书法大家,但一眼看去整齐漂亮,拿来应试绰绰有余。
    书法发展到明清一朝基本就没什么新意了,普通人找对书帖只管闭眼练就是了。
    这不巧了吗?他们家在苏州,那可是书画文化鼎盛之地,文徵明、唐伯虎、沈周那群人都算是他同乡,最不缺的就是好的书帖。
    顾闲从跟着亲哥读书习字,后来又去县学玩耍过几年,该学的、该练的他基本都练过了。
    张居正交待的两篇文章写完,他还有些余兴未了,又提笔洋洋洒洒地来了篇《养生贵动》,引经据典阐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重要理论。
    三篇文章写完,天色还早得很,张敬修他们都没散学。
    顾闲闷头写了半天文章,写完发现没人可以一起玩,有点儿待不住了,决定揣着《养生贵动》去找王世贞玩耍。
    据自从好友李攀龙去世后,就轮到王世贞雄霸文坛二十年,属于当代文坛领袖。这新写了文章,又刚巧结识了当代文坛第一人,不得去找他品鉴品鉴吗?
    顾闲干就干,揣着自己的“新作”去寻王世贞。
    王世贞,那也是个读了半辈子书、热爱埋首写文章的家伙。一看就知道他肯定也有很多文人的毛病,比如长期伏案写作!
    听人生病的时候,身体上的难受没法缓解,很容易骂天骂地骂看不顺眼的人。
    不定那什么《嘉靖以来首辅传》,就是王世贞身体不佳的情况下想想自己时运不济,决定把不喜欢的家伙拉出来挨个骂一骂!
    所以,想让张居正少挨点骂,多活几年改变大明命运,必须对王世贞这个同乡兼文坛大佬也予以足够的关怀!
    绝对不是因为他太闲了!
    顾闲这么想着,揣着文章溜达到法华寺。
    才刚进寺里,顾闲又遇到那个年过半百的宦官,对方这次穿着一身便服,似乎在寺里住下了。
    顾闲忍不住在心里犯嘀咕:这人瞧着也没到退休年龄,怎么就住宫外来了?真是奇了怪了。
    但彼此素不相识,顾闲也只是很有礼貌地跟对方打了个招呼就溜去老地方找王世贞。
    王世贞正在看信呢,就瞧见窗外探出颗熟悉的脑袋来。
    他心道,张居正怎么还不安排这子去读书,整天由着他这么到处晃荡!
    不过顾闲是南直隶人,真要读书也该回南直隶去,断没有在京师入学的道理。即便是张居正来安排,估计也只能给他弄去外头的书院或者去捐个附学生。
    王世贞心中犯嘀咕,面上却没什么,放下手里的书信笑着问道:“你怎么过来了?”
    顾闲:“听你文章写得特别好,我新写了篇文章,你能给我看看吗!”
    他才十三四岁,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那么一双乌亮有神的眼睛满含期盼地朝你望过来,谁都很难把拒绝的话出口。
    王世贞边接过文章边道:“看倒是没问题,不过你怎么不找你姐夫给你看?”
    顾闲:“这文章的内容我都给他讲过了,而且他去上衙了还没回来!”
    王世贞:“……”
    敢情你见我是个闲人才来找我。
    听顾闲文章内容已经给张居正讲过了,王世贞倒是来了兴致,认真翻看起手中的文稿来。可越看吧,他神情越是微妙,因为这文章介绍的内容实在有点儿不雅,很难想象张居正会跟人讨论这种问题!
    尤其是顾闲行文有种很特别的味道,看着看着就让人想起来走动走动;等写到没条件起身运动也可以悄悄在座位上做几组提肛运动的时候,更是让人忍不住跟着使了使劲!
    很怪!
    但谁能拒绝拥有健康的身体!
    这两年刚大病过一场的王世贞比谁都更清楚生病有多难受,被病痛折磨的时候真是恨不得自我了断算了。
    所以,那个灌肠之法真的有清肠排毒之效吗?
    直肠给药能起双倍疗效,这谁能拒绝!
    王世贞很想问问,但又开不了口。他是个从风雅到大的文艺中年,实在不好意思跟个后辈聊这种跟粪门有关的话题。
    最好还是不生病!
    事实上灌肠疗法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研究,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常规治疗方法,在临床医疗中对某些肠道疾病以及肾脏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只是很少有人把它当成日常清洁环节长期坚持做而已。
    尤其是王世贞这样的斯文人,那更是很难接受这种疗法!
    王世贞放下文稿的时候,都已经暗暗完成一组提肛运动了。他看了眼趴在窗边等着自己点评的顾闲,笑着道:“你画的这些人倒是别致。”
    顾闲写到提肛运动以及日常锻炼时,画了一些人展示相关动作,瞧着那叫一个活灵活现,要不然王世贞也不会不知不觉跟着做。
    “我学过一段时间作画的。”顾闲骄傲地,“虽没学出什么名堂,但大家都夸我神韵抓得好!”
    他学画可不是为了画画,而是为了雕花摆盘,他的画家朋友嫌他总画俗气的东西,可他就是个俗气的人,浑身上下没哪儿跟高雅沾边!
    王世贞倒不觉得奇怪,他们苏州那地方遍地都是画家、书法家、藏书家,最不缺的就是擅长舞文弄墨的人。他笑着打趣:“你这文章该多印几份给每个读书人都看看。”
    顾闲一听,这是得到了王世贞的高度赞赏,他高兴不已,正要再让王世贞多几句读后感,又瞧见悟真和尚从外头走了进来。他立刻挥着手跟别人打招呼:“你回来了!”
    悟真和尚奇道:“友你又来了。”
    顾闲:“我新写了篇文章,拿来给元美兄看看。”
    他一个半大子,跟人家王世贞平辈相称一点都不害臊。
    在他心里,王世贞跟张居正是同年,而张居正又是他姐夫,属于同辈,他喊王世贞一声“元美兄”有什么问题?
    一点问题都没有!
    顾闲热情地邀请悟真和尚也来看自己的新作,并复述王世贞对自己文章的高度评价: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该看看!
    王世贞:“……”
    悟真和尚道:“那我可得拜读一下。”
    顾闲一脸谦虚:“谈不上拜读,就是交流交流。”
    悟真和尚虽然做烤鸭卖,自己却还是常年吃素,倒是没什么痔疮问题,不过诵经和入定时免不了会久坐,读起来代入感也极强。他通读完整篇文章,觉得确实很活灵活现,一般人写不出这种感觉!
    从卖烤鸭这事儿就看得出来,法华寺是个非常世俗化的地方,虽不敢比肩宋代的大相国寺,但也算得上是城东一带香火十分旺盛的佛寺了。
    悟真和尚凭着卖烤鸭在寺里得了诸多优待,自然想维系好冲着自己来的香客群体。他和顾闲商量起来:“你这文章能给我用吗?我给你润笔费,回头印来派发给买烤鸭的香客。”
    来烧香拜佛的,除了少数人纯馋烤鸭以外,大多数香客还是想求个平安顺遂的。
    这篇养生文章写得有理有据,照着做不准还真有益身心健康,正适合给香客们当赠品。
    顾闲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生意找上门,他大方地道:“哪用什么润笔费,你要就拿去用。”
    悟真和尚道:“你我既是朋友,哪能让你吃亏?左右这钱也不是我来掏,你不必想着替我省钱。”
    顾闲一听这钱不是悟真和尚自己出,马上换了口风:“那你看着给,我也不知道这什么润笔费的行价。”
    两人三言两语敲定了此事,顾闲才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向悟真和尚问起那宦官的事。
    他都遇上对方两次了,可见有那么一点缘分,挺好奇对方是谁!
    悟真和尚见周围没旁人,只顾闲和王世贞在,便也压低声音回答:“那是宫中的李大珰。”
    所谓的大珰,指的是宫中地位最高的那批太监。
    这位大珰名叫李芳,原本管着内官监。
    内官监可不是管太监的,而是管着皇室营造事务,算是内廷的工部。
    前段时间他配合着徐阶等人干了件好事,那就是出面弹劾了工部尚书徐杲。
    这位工匠出身的工部尚书靠着营建各种道教建筑获得嘉靖皇帝的喜爱,不仅跻身六部尚书之列,还靠着自己主持的工程大肆敛财。
    徐阶他们都是正经进士出身,哪里容得下这种从匠籍上位的?以前拿嘉靖皇帝没办法,现在新朝新气象,大家都不乐意跟徐杲继续共事。
    这不,李芳一呈上对方的罪证,徐杲的尚书之位就被捋了,连带裁撤了他提拔上来的几百个“冗员”。
    因着这事,李芳在朝臣中也名声颇佳。
    只不过当宦官么,朝臣喜不喜欢不要紧,最要紧的是皇帝喜不喜欢。
    从李芳现在待在寺里闲住的情况来看,隆庆皇帝显然并不喜欢他。
    至于为什么,这就不是悟真一个和尚能打听到的了。
    顾闲听了一耳朵,回到府中就与张居正了这事。
    张居正当然知道李芳出宫是怎么回事。
    先是李芳提出的裁撤冗员和裁减经费得罪了不少人,而后李芳又频繁劝隆庆皇帝不要奢靡享乐。
    隆庆皇帝每次正在兴头上都会听到他那些扫兴,自是对他愈发不喜。
    这样听不得劝谏的皇帝,能是英明的皇帝吗?不少人心里都有这么个疑问,但谁都没有出口。
    张居正也没与顾闲起具体情况,只叮嘱道:“宫中之事,你莫要去打听。”
    顾闲听张居正这么,麻溜结束了这个不该聊的话题,改为和张居正起自己的文章获得王世贞高度赞誉的事。
    悟真和尚还要给他润笔费来着!
    他又有钱花了!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5/5169/29749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