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持旗少年

推荐阅读:让卷王当炮灰?她逆天改命赢麻了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直播读心毛茸茸,我成了警局团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天命神算毒士:开局为女帝献计,请陛下自爆朕来整顿豪门狗血文混沌天帝诀顶级兽夫太缠人,绝美娇雌想出逃

    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蕉叶纸,苏录的学习进度总算没耽误。
    这天晚上,苏有才在纸上写下个大大的‘永’字,终于开始正式教他书法。
    “‘永’字虽简,却涵盖了楷书所有笔画和架子。现在我便以‘永’字为例,授你正楷笔势。”着他将永字拆开,一笔一划地写道:
    “点为侧,侧锋峻,铺毫行笔,势足收锋;
    横为勒,逆锋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
    直笔为弩,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
    学完永字八法之后,苏录便按照老爹的要求,先描红再临摹,细细揣摩,反复练习。
    书法是个慢功夫,急不得。背书却是个急活计,慢不得。慢了就背不完了……都已经进九月了,他还没开始背最最重要的‘四书’呢。
    原因无它,背完‘四书’后,就没有便于背诵的四字韵文了。
    《孝经》还好,只有短短一千八百字,主要内容是孔子与曾子的对话。众所周知,孔言孔语,简明优美,也很方便背诵。苏录半天就搞定了……
    至于《孝经》的内容,到底是在洗脑还是禁锢人心,他根本不在意。把自己变成一台无情的考试机器,是考生最基本的修养。
    就算上头雪是黑的,炭是白的,只要考试会考,他也照背不误,绝无二话。
    反正考完了就没用的东西,管他这那的了……
    难背的是《学》,这本书全是朱熹从现成文献中摘抄出来的。全书六卷共两万七千字,分内外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和《稽古》,以选录儒家经书为主,‘萃十三经之精华’。
    另有《嘉言》、《善行》两外篇,辑录了历代贤德之士的嘉言和善行……两外篇足足两万七千字,占了整本书的大头。
    好在《学》是启蒙用的,内容不深,苏录大都能理解,只是有些字不认识,还有好些词句搞不懂,所以他还是得跟着老爹从头到尾学一遍……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苏有才教导他道:“鞶,蒲干切。此句出自《礼记》,意思是幼儿能够自己吃饭,要教他用右手。会话了,就要教他们学习答话,男孩用‘唯’,女孩用‘俞’。给男孩子的荷包用皮革,女孩的荷包则用丝帛。”
    苏录运笔如飞,快速记录着自己不懂的地方。该不,他现在写字的速度突飞猛进了。
    但这样逐句讲解,速度就慢下来了,老父亲一晚上累个半死,也只能讲个三千字。
    “这样下去得背到什么时候?”苏录不禁发愁。
    “你就知足吧,原先《学集注》也要背的,那个字数更多。”苏有才喝口蜂蜜水润润嗓子。
    “为什么现在不背了?”苏录问道。
    “因为做集注的陈选,在成化末年被太监诬告下狱而死,先帝昭告天下学校,停用了他的集注。虽然本朝给他平了反,但礼部也一直没有奏请,恢复使用陈选集注。”苏有才道:
    “白了,科举又不考《学》,大家都想省点事儿。”
    “这样想就对了。”苏录深以为然。
    结果,一本《学》他足足背了九天,而且是吃饭睡觉都在背,才把它啃下来。
    最恐怖的是九月初三这天,苏录学习了《学·善行》的最后一篇,又进行了《百家姓》和《千字文》的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复习;以及《学·明伦》的第六次复习、《学·嘉言》第一篇的第五次复习;还有《学·善行》第一篇的第四次复习!
    这么多的内容,看都能把人看懵,别他这个背的人了。这天他足足背了八个时辰才完成任务,背到最后两眼都直了……
    “秋哥儿,快歇歇吧,喝碗蜜水还下魂儿。”可把苏有才和苏泰心疼坏了,赶紧尽其所能的照顾上了。
    当然老爹只负责心疼,照顾还得老哥来……
    其实他俩也很累,族学同样进入了备考阶段,苏有才白天教学任务很紧,晚上回来还得长时间辅导儿子,累得他眼圈也黑了,嗓子也哑了,但看到苏录愿意上进,而且有能力上劲,他比什么都高兴,再累也愿意。
    至于苏泰,酒坊里的活本来就够辛苦了,他还得时不时下河上山,供应苏录念书,也累得双下巴都没了。
    ~~
    转眼到了九九重阳。
    这天是酒坊投料、开酿新酒的大日子,关系到所有人的生计,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春节。
    这一天,各家酒坊都会举行隆重的重阳下沙仪式,苏家也不例外,所有男丁倾巢出动,苏录也得来帮忙。
    不过他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就连他大哥春哥儿,也从太平书院回来了。听伯娘骄傲地,大哥是要上台祭天的……
    届时苏录也会全程上台,不过是在边上打旗的背景板。
    虽然是背景板,他也被早早叫去酒坊,跟其他打旗的少年一起,听负责仪式的堂伯苏有彭嘱咐,待会儿该怎么站位,怎么吆喝。
    其实很简单,就是持着旗间隔站好,仪式开始后,听堂叔喊什么,他们就跟着喊什么,相当于一排人肉喇叭。
    嘱咐完他们,苏有彭就去忙别的了。苏氏一族的少年们便围一圈聊开了……
    “听春哥儿他们,完事了每人还能分一刀猪肉呢。”一个胖子愤愤道:“凭什么咱们就得白打旗?”
    “因为人家要祭神,还要献唱。”一个竹竿儿似的瘦高个道。
    “咱们也得吆喝啊!”胖子不服道。
    “你那种吆喝,有嘴就会。春哥儿那种,得上了书院才会。”瘦高个儿笑道。
    “雄起雄起。”胖子羡慕道:“老子这回一定要考上,明年我也要分猪肉!”
    “好志向。”另外几个少年笑话他道:“不过还是让你娘,捉个猪给你养起更靠谱。”众人哄笑起来道:“到时候想吃五花吃五花,想啃猪蹄啃猪蹄!”
    “哈哈哈……”少年人就是这样,因为几句无聊的笑话,就能笑得前仰后合。不过这就是年轻,才有的活力啊!
    只有苏录没笑,他倒不是装高冷。而是他中暑之后,胖子去他家看过他……后来二哥介绍,胖子叫苏浪,是七爷爷家的堂兄弟,也是苏录时候的玩伴。
    其实这些打旗少年年纪相仿,又是同族,本来都是玩伴的。但人家一直在上学,苏录却早早回家干活了,长大后自然就玩不到一起了。
    这时苏浪还能去看他,就显得很可贵了……
    “秋哥儿,听先生你也要考书院?”这时苏浪凑到他身边,问道。
    “是。”苏录点点头。
    “你其实是不想当学徒吧?”其他少年自以为看穿了一切。
    “是,我只是不想干活。”苏录点点头。
    “我猜也是,你才识几个字,拿什么考书院?”众少年哄笑道。十三四岁的子,最爱专捡不中听的,来证明自己不是孩子。
    “什么呢?”苏浪不高兴了,呵斥众人道:“不会话就闭嘴!”
    “好好,他能考上。”少年们便阴阳怪气道:“你也能考上,你们俩都能考上,这下行了吧?”
    “承各位吉言。”苏录一直面带微笑,还拉住了气愤的苏浪。
    以他的心理年龄,还不至于被一帮崽子气到。
    当然,少年们也不会在他身上浪费太多时间。他们今年都要考太平书院,抓紧时间背书才是正办。
    苏录见状,也在心里开了个番茄钟,默默复习起今日的功课来。
    几个少年单背了一会儿,觉着无聊,便互相考校起来,由一个人出题上句,其余人抢答下句。这么看来,读书的孩子和不读书的,玩不到一块儿也正常。
    他们考校的是书院口试的内容,苏录还是头一回见。正好一个番茄钟结束了,他便认真观摩起来,发现还真挺不容易的……
    少年们当然是怎么刁难怎么来,非但都集中在了《四书》和《学》上,而且出题基本不超过四个字。答题者得先从记忆中定位到出处,然后再一字不差的背下来,还是非常考验记忆和反应的。
    “其三。”这时,轮到瘦高个儿出题了,他更是刁钻到姥姥家了。
    “其三?这是啥子题吗?”众少年直挠头,全都被考住了。“你扯把子呦?”
    “放心,不是扯把子。”瘦高个摇头道:“所有书里就一个‘其三’。”
    少年面面相觑了一阵,有人道:“提示一下,在哪块儿的吗?”
    “考试的时候,也会提示吗?”瘦高个却不通融。
    “算了算了,这题不会了。”少年们无奈道:“这把算你赢。”
    少年们刚要放弃,却听有人开口答道:“其三,胜己者厌之,佞己者悦之。唯乐戏谈,莫思古道,闻人之善嫉之,闻人之恶扬之,浸渍颇僻,销刻德义。簪裾徒在,厮养何殊。”
    “就是这个,一字不差,佩服佩服!”瘦高个竖起大拇指。
    “厉害啊……”众少年不禁目瞪口呆加心塞,因为答上来的那人,正是他们瞧不起的苏录。
    “厉害啊,秋哥儿!”苏浪却一把搂住苏录的脖子,高兴道:“嚼精儿出的题,向来十回答不上一回!”
    苏录已经知道,方言里‘嚼精儿’是指那种毒舌刁钻,好刁难别人的家伙。便笑笑道:“我恰好刚学了,能想起来很正常。”
    “原来如此。”少年们恍然,顿时没那么心塞了。
    “是啊,你们背得早,记不清很正常,回去稍加复习就想起来了。”苏录微笑着鼓励他们。
    “那是当然了!”少年们属于顺毛驴,一哄就高兴,这下也开始你一眼、我一语,跟他话开了。
    “秋哥儿,你‘四书章句’也背的这么熟?”
    “还没开始学。”苏录实话实。
    “那哦豁了。”少年们不禁惋惜道:“早两年用功,不定还有戏。”
    “没事,你们能考上就行,我就当跟着长长见识了。”苏录微笑如故、八风不动道。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5/5221/29989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