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南征

推荐阅读:让卷王当炮灰?她逆天改命赢麻了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直播读心毛茸茸,我成了警局团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天命神算毒士:开局为女帝献计,请陛下自爆朕来整顿豪门狗血文混沌天帝诀顶级兽夫太缠人,绝美娇雌想出逃

    后世对于战争常会用“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来形容。
    其实无论哪个朝代,打仗都是一个特别烧钱的事情。
    就比如当下,虽然魏哲此战的目标是袁术,但他依旧郑重以待。
    狮子搏兔亦需全力。
    一旦大战开启,谁也没办法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是故此战魏哲特意征调了一万幽州府兵,一万冀州府兵,并州不动,辽东不动,另有青州府兵一万,兖州府兵一万,徐州府兵一万,豫南屯兵一万。
    以幽冀府兵两万为中军,一路南下直接攻打汝南郡。
    以青徐府兵两万为东路军,从徐州广陵郡南出,攻丹阳郡。
    以兖豫兵马两万为西路军,侧出攻南阳郡。
    林林总总,此战魏哲差不多调集了六万兵马,对外则宣称十万大军。
    当然,魏国的这点兵马自是没办法与隋唐府兵规模相比的。
    要知道贞观年间,大唐便有府兵六十五万余,其中南衙十六卫和北衙六军便有二十二万。
    等到了天宝年间,大唐的府兵规模更是达到了巅峰,足足有八十万之多。
    并且相比于贞观时期,天宝年间的唐军骑兵占比显著提升。以十二万精骑为核心,六十八万府兵为爪牙的唐军,堪称是公元七世纪地球上最恐怖的战力!
    魏军想要达到这种程度,显然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饶是如此,此战魏军要动用的粮草依旧是一个天文数字。
    ……
    九月上旬邺城周边其实就已经完成了秋收。
    由于水利完善、交通便利,今年冀州又是一个丰年。
    尤其是在魏国全境基本上完成度田之后,百姓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毫不客气的,仅冀州一地今年的粮食产量就足以供应大军南征。
    但帐不是这么算的,须知“千里运粮,十损八九”。
    别的不,十万大军每月消耗粮谷就近二十万斛,茭藁二十五万石。
    这些粮食又需要数倍的民夫来运送,消耗便越发巨大。
    如果因为冀州今年粮食大丰收便就地征集粮草,那么运粮的损耗将会极大。
    所以粮草调度是一门大学问,并且对数学水平有极高的要求。
    偌大的魏国或许有人数学水平比国渊好,但是经验却绝对没有他丰富。
    便是有足够的经验,也未必有人比他更了解魏国的家底。
    比如这次,国渊在充分的考虑了魏国各地的交通情况、粮食收成、历年积余、道路远近,以及粮仓分布之后,便制定了一个庞大且细致的统筹计划。
    简单来,国渊就是将一千多里的运输线分成一个个分段,节节呼应。
    比如今年冀州粮食大丰收,那便调拨粮草三十万石,随中军由黄河入鸿沟,一路南下直抵汝南郡。鸿沟沿线的豫州、兖州则就地筹集粮草随大军南下,降低损耗。
    至于东路军则以泗水为主要运粮路线,西路军则以颍水为运粮路线。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依旧需要大量的民夫与辎重车辆转运。
    只不过相比于原来的方式,粮草的路上损耗则已经被国渊降到了最低。
    如此一来,前线也不会因为供应军粮而陷入饥荒,后方也能物尽其用。
    不过话又回来,国渊能完成这样的操作还要感谢魏惠王。
    毕竟若不是他费力开凿了鸿沟运河,将黄河与济水、泗水、颍水、淮水连接,让黄淮水系连为一体,形成了巨大的黄淮水运交通网,魏军粮草转运还不知要凭空增添多少损耗。
    随着一船又一船的夏粮、秋粮在国渊的宏观调控下不断向指定地点行去,一支支魏军也开始按照军令依次开拔。
    最先动身的是幽州府兵,几乎一人双马的配置让幽州府兵战力堪称是魏军之最,尤其是扩张至三千人的玄甲骑,更是成为魏军的杀手锏。
    而当魏军兴师动众,大举南下的时候,淮南、扬州等地则已然沸反盈天。
    ……
    庐江郡,太守府。
    只见陈郡名士相仲华与庐江太守陆康谈笑甚欢。
    话魏哲拿下徐州之后,相仲华便顺势入了魏哲麾下,在徐州当了文学从事。
    别看魏袁两军尚未正式交,但双方的较量却早就开始了。
    此行相仲华便是奉了邺城之命,先行伐交之事。
    “袁术者,禽兽也。”
    寒暄片刻,相仲华终于进入正题。
    却见他面色愤慨的抨击道:
    “其家屡受皇恩,乃至于四世三公,但此人非但不思报效,反包藏蛇蝎之心。妄窥神器,私铸玺符,竟效蚍蜉撼树之举,全然不知礼义廉耻。”
    “今吾主替天行道,伐此独夫,府君何不共襄义举,除此逆贼?”
    陆康闻言却没有什么,苍老的面庞甚至看不出丝毫波动。
    只是这个精神矍铄老者在看了一眼案几上的《知行录》后,心中忍不住暗叹一声,终究还是将蔡邕所做《平贼檄》缓缓展开:
    ——
    逆贼袁术,窃据淮南,沐猴而冠,伪称尊号。
    豺枭成性,暴虐流毒州郡。此非独苍生泣血,实乃神鬼不容!
    其人虽踞膏腴之地,然行虎狼之政。横征暴敛,敲骨吸髓,视万民如草芥。淮南丰穰之土,竟成饿殍之狱!
    府库粮秣充栋,尽饱豺狼之腹;民间仓廪如洗,唯闻饥馑之号。
    遂致白骨蔽野,千里绝烟;老弱填壑,生人相食!
    析骨为爨,易子而烹,惨毒之状,虽桀纣复生亦当掩目!
    此獠吮尽江淮之膏血,徒留地狱之哀鸣!其恶贯盈,虽倾四海亦难濯洗!
    伪行已露,天罚将至!
    吾主魏公,膺秉大义,手握雄师。承社稷之重托,顺宇内之民心。今提虎贲十万,张天讨之网罗;率忠义之师,布雷霆于淮南!
    旌旗所指,必摧枯拉朽;王师所临,定拯民水火!
    淮南诸君,明辨顺逆。若能倒戈以迎王师;缚逆而投辕门,非但前愆可宥,更待朝廷封赏之荣!
    若执迷不悟,甘为伪帝之犬马,待城破之日,必尽数锁拿,明正典刑,悬首藁街,以儆天下不臣!
    呜呼!王师之锋正锐,克期奏凯!凡我忠义士民,当共奋余烈,涤荡妖氛,复我朗朗乾坤!
    布告州郡,咸使闻知!——
    不得不,蔡邕笔力当真是老而弥坚。
    即便陆康为魏哲自领魏公的举动依旧耿耿于怀,但此刻他也不得不承认魏哲确实是在匡扶正义,除暴安良。
    要知道庐江郡就在袁军的眼皮子底下,陆康比任何一路势力都要清楚如今淮南百姓的惨状,那是真的水深火热!
    如果今年关中的大饥荒是天灾的话,那么如今淮南的饥荒就是纯粹的人祸。
    若不是袁术占领此地之后横征暴敛,称帝之后又不顾民生,兴师动众的攻伐庐江郡,淮南之地的农耕也不会因此被耽误了。
    最让陆康气愤的是,袁术此贼别是赈灾了,他甚至连灾民最后一口粮食都要抢走,有县令违抗他的旨意将本来充做军粮的仓储散于灾民,他竟然直接下令索拿,枭首示众。
    就因为他的各种倒行逆施,曾经已经近乎消弭的豫州黄巾竟然再起。
    尤其是汝南黄巾,更是在短短数月之间就啸聚数万之众。
    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贼各聚众数万,自号渠帅,兴风作浪。
    由此可见袁术在不做人这方面,是真的一点都不做人呐!
    一念至此,陆康终于轻叹道:
    “庐江力弱,仅可攻合肥一地,至于能牵制多少兵马,就非我所能决定了!”
    然而此言一出,相仲华却立刻面露喜色。
    “如此便可,陆府君高义,吾定当禀明魏公!”
    毕竟庐江军的实力在年初的大战中早已经证明了,尤其是巢湖水军,几乎是压着袁术的水军打。若非如此,眼下巢湖之上也不会尽是庐江水军的船只了。
    而有了陆康的牵制,袁术这回面对的就不是三路夹击,而是四面合围了。
    只是在相仲华告辞之后,一旁的陆康之子陆儁却忍不住疑惑道:
    “父亲为何插手袁魏之争?您不是魏公威与袁公路实乃一丘之貉吗?”
    其实陆康本来对魏哲的印象十分不错,甚至他和魏军之间也有着不的联系。
    公孙昭的亲姐公孙鱼,便是嫁给了陆康的次子为妻。
    年初袁术御驾亲征时庐江郡危在旦夕,故此陆儁曾建议父亲向徐州的魏军求援,但却被陆康断然拒绝。
    因为当时先有魏哲自号魏公,方才有袁术称帝、刘璋称王。
    彼时陆康觉得魏哲与袁术都是野心勃勃的逆贼,并没有什么区别,若是向魏军求援,对于他来与投降袁术无异。
    结果陆康硬是没有张口,靠在庐江郡自己撑过了这场大难。
    陆儁想不明白,最难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开口求援,为何现在反而要配合魏军呢?
    对于这个问题,陆康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默然片刻之后,他方才眼神纠结的怅然道:
    “魏公威或许德行有亏,然此人对天下百姓有大功。”
    “为天下之公利,吾心中的一己私义又算什么呢?”
    到这里,陆康忍不住拿起手边的《知行录》轻轻摩挲着。
    对于他这种纯儒来,思想的力量其实要比刀兵更有攻击力。
    其实不光是他,扬州各郡都被这本《知行录》搅得心绪不宁,越是身居高位者越能意识到这本书代表着什么。
    即便他们内心不太想承认,但心底却明白这或许真是治理天下的良方……

本文网址:https://www.xiaoyao666.net/xs/0/233/29848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