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唐天皇帝~~~

推荐阅读:龙藏龙王令国潮1980大唐腾飞之路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鸿蒙霸体诀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百炼飞升录1987我的年代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
    旗开飞猛将,马到破楼兰。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自唐起,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们,都在不断表达覆灭楼兰的期盼。
    西域各国何止数十,唯独只有楼兰有这个待遇。
    至于原因,一如男人功成名就后,怀念曾经得不到的白月光。
    因为唐军开始灭国无数的时候,楼兰没了。
    汉时的楼兰曾经辉煌过,号称西域七强国之一。
    可到了唐初的时候,就只剩下了一座破城,随时会被风沙淹没的破城。
    “这什么鬼地方?”
    策马而来的李二凤,环顾四周,入目所见皆是荒芜。
    天上无鸟飞,地上无走兽。
    遍地都是风沙,干裂的土地望之触目惊心。
    他再度询问“子厚兄,为何要来此处。”
    “因为这里就快亡国了。”
    林道感慨“环境恶化,导致风沙侵袭,孔雀河断流切断了水源。要不了几年,这里就将彻底消失。”
    历史上的楼兰国,最终是在贞观四年消失的。
    算算时间,也是没几年了。
    后人之所以对楼兰念念不忘,在于这个国多次挑衅中土,多次杀害汉使。
    大唐以强汉继承者自居,为汉复仇是天然的正确。
    大军正式出兵光复西域的时候,曾经很有名,多次挑衅强汉却没被灭国的楼兰,很自然的就成为宣泄怒火,打响名头的目标。
    然而结果却是,舆论声势已经造出去了,大军都已经出发。
    可作为目标的楼兰,却是在唐军抵达之前灭亡了。
    蓄力一拳打了个空,心中的遗憾可想而知。
    这份遗憾,在往后的岁月里,化为笔尖上的记载,用笔尖来弥补没能亲自灭其国的遗憾。
    的确是遗憾。
    毕竟就算是大唐的国力再强,也没办法去消灭一个已经覆灭的国家。
    李二凤还是不解,不过他相信林道。
    庞大的唐军队伍,沿着风沙边缘的干枯河道前行。
    最终抵达了最后的楼兰城。
    “这里竟然还有人?”
    李二凤再度惊叹“这些人,是怎么活下来的?”
    扫了眼那些惊慌失措往城里跑的楼兰人,林道难得耐心的为他解释。
    “曾经的楼兰国,建立在罗布泊岸边。”
    “三百年前的罗布泊,那可是号称罗布海的。”
    “水草丰美,农业渔猎畜牧业都很发达。”
    “可之后的三百年,气候变化降水线南移导致降雨量大减,致使湖水补充赶不上蒸发,尤其是孔雀河等河流断流后,更是蒸发速度剧增,湖泊面积急速缩。”
    林道抬手指着远处那座,城墙四四方方的城。
    “没有了水,就没有了一切。”
    “他们也不过是在苦熬着罢了。”
    关于楼兰的灭亡,法很多。
    排除没有记载的战争灭国,唯一的可能就是自然环境的变化。
    没有了水,灭亡也就是理所当然。
    “陛下你看。”
    随军的宇文士及,伸手指向不远处的田地“那边还有田。”
    李二凤没急着进那破城,而是策马去了田边。
    这边的田地不大,也就几百上千亩,与中土来不值一提。
    李二凤却是看的仔细,甚至策马来到了田地尽头的水源查看。
    一块只有方圆数里的湖泊。
    湖泊过分了,应该是水塘,估摸着最深的地方也只能齐腰。
    林道抬头看天。
    阳光依旧热情,晒的人皮肤发烫。
    再看看不远处的河道入口,早已经干枯结板。
    “就算是还有点地下水。”
    “就这蒸发量,要不了几年就得彻底完蛋。”
    没有水,就种不了田。
    种不了田,就没有粮食。
    没有粮食,就得饿死。
    实际上在饿死之前,更大的可能是被渴死晒死。
    李二凤瞥了林道一眼。
    他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何要让自己来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不过既然来了,断然没有走空的道理。
    “陛下。”
    宇文士及策马而来“城内百姓得知大唐天兵降临,举城来降。”
    是举城来降,实际上男女老幼加起来,也就几百人。
    至于那楼兰城,更是破败的连李二凤都不愿意入城。
    唯一能让李二凤满意的,就是楼兰人的王。
    这一代的楼兰王,竟然是个女人,而且还颇有几分姿色。
    当然了,李二凤肯定不缺美人。
    吸引他的,一个是楼兰女王的身份。
    虽只有几百子民,可也是个王。
    再有就是,楼兰女王很有异域风情,是李二凤未曾拥有过的风格。
    他先是转首去看林道。
    见着林道只是笑,却并无额外表示。
    这才放下心来,向着跪伏行礼的楼兰人开口“尔等既愿降服,那自此以后编户齐民,入大唐版图。”
    “楼兰王,入长安城侍奉。”
    完,转首询问林道“此地~~~”
    “没必要留人。”林道坦然相对“过不了几年就会彻底被风沙吞没,所有人都迁走就是。”
    李二凤颔首点头“如此甚好。”
    就楼兰国此时的环境而言,李二凤都看不过眼。
    这破地方没水啊~
    等那边的池塘彻底干枯,不断滚动的风沙,就会将这里彻底淹没。
    在这驻军,光是运水来的负担,就能让人崩溃。
    得知大唐收纳了他们,还要将他们迁徙去有水的好地方。
    楼兰人都是喜极而泣,欢呼雀跃。
    他们是真的过够了,这等朝不保夕的日子。
    所有人都是眼睁睁的看着湖泊一天天变,看着一条条的河流断流。
    他们都很清楚,等到彻底干涸,就是他们的死期。
    可他们却是没有应对的办法。
    现在有了活路,一个个激动的要疯。
    跑回城里,简单收拾一番,连碗筷都来不及带上,就急不可耐的出城跟着唐军走,深怕会被抛弃丢下。
    巅峰时期曾经有一万多的人口,三千兵马的楼兰国。
    在大自然的面前,已然是彻底成了昨日黄花。
    唐军沿着孔雀河干枯的河床行军。
    期间楼兰女王曾神神秘秘的向李二凤表示,她知道沙漠里有一处绿洲有水,可以带唐军去取水。
    这是她们楼兰王室历代相传的秘密。
    老国王临死之前才会交代的重大秘密。
    一旦彻底没了水,还能通过这个隐蔽的绿洲活下去。
    听到这话,李二凤笑的眼泪都下来了。
    这就是国的悲哀了。
    他们看重的珍贵资源,用来保命延续传承的资源,在真正的强国面前,却是一文不值。
    大唐,还能缺她一处绿洲?
    “你倒是挺有诚心的。”
    李二凤看着楼兰女王那满是异域风情的面孔,满意颔首。
    “你且从子民中挑选一人继承楼兰王位。”
    “至于你,回到长安城后,自入宫就是。”
    入宫了,自然就不能去可汗国王舞蹈团跳舞。
    可毕竟是一个王位,还是要先选好王位继承人,担负起舞蹈团的工作来。
    大军不断前行,随军的楼兰人,惊讶的发现,哪怕沿途没有水源,可他们每天都能喝到清甜干净的水。
    是真正干净的水。
    这可真是太让人惊讶了。
    全是文盲的楼兰人,每天都要向着李二大帐的方向行礼叩拜,认其为天神下凡。
    楼兰女王更是全身心的敬佩臣服,服侍起来更加卖力。
    大军一直行进到了阿耆尼国,就是汉时的焉耆国,干枯的孔雀河方才出现了流水。
    唐军一战破了焉耆人的王都,俘获了他的国王龙突骑支。
    这位国王被押解到李二凤面前的时候,还在叫嚣着突厥大军是不会放过你们的云云。
    大帐内的唐军文武,皆是笑个不停。
    宇文士及好心的提醒他“你视为依仗的西突厥,已经被灭掉了。”
    龙突骑支不信,依旧叫骂不止。
    李二凤自然不会惯着他,当即命人拖出去砍了。
    再从他的儿子里,挑选一个继承王位,送去长安城学习舞蹈。
    “此地更名汉时旧名焉耆,设州置县,归属天山南道。”
    城内百姓大部迁徙而走,再从中土抽调百姓前来屯田安置。
    少不了的从世家大族之中,剥一些人口过来分置。
    唐军继续沿着天山西进。
    攻灭了龟兹国,同样设州置县,同时将天山南道的治所设置在了这里。
    打到疏勒的时候,北边的李勣也打到了热海岸边的碎叶城。
    等待李勣前来汇合的时候,李靖的军报快马送达。
    他已经攻破了吐蕃国都,抓获了吐蕃文武宗室,灭其国。
    而且大军开始向着大勃律等国进发。
    听到消息的李二凤,当场红了眼。
    他的灭国之功,遭遇了巨大的竞争对手。
    干脆就是不等李勣了,疯狂奔翻越了葱岭,先灭吐火罗,再灭国无数。
    在这里设置了河中道,设置州县。
    同时下令,唐直道要尽快修建过来。
    绕过葱岭,从碎叶城方向修过来。
    紧赶慢赶的李勣,过来的时候连口汤都没能喝到。
    他还悲催的被留下,进行善后。
    毫无疑问,带着几十个国王回到长安城的李二凤,又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宴会。
    几十个可汗国王一起跳舞,场面震撼恢弘。
    群臣带着可汗与国王们,一起为李二凤上尊号。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
    “无所不能,天下归一的大唐天皇帝~~~”
    庆祝之后,李二凤也是向林道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大唐疆域如此广袤,单纯依靠唐直道,恐难以掌控。”
    “子厚兄助我~~~”
    林道毫不犹豫的应下。
    先是掏出了电报机,价格上非常便宜,等重黄金就行,还送备用电池与太阳能充电器。
    至于交通方面,林道表示不急,先把唐直道修好了再。
    “等你建好了唐直道,我再卖你铁路。”

本文网址:https://www.xiaoyao666.net/xs/0/917/6896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