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金蝉脱壳

推荐阅读:龙藏龙王令国潮1980大唐腾飞之路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鸿蒙霸体诀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百炼飞升录1987我的年代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镜海山巅,云霞似锦。
    “握草,猴子,快看,这山可真是……好大!”
    萧辰引着孙悟空在镜海山四周赏玩些景色,等着吃茶。
    此山风景美如画,萧辰憋了半天诗兴,奈何灵感迟迟不来,只能握草山好大。
    不得不,天界到底是神仙居所,掌人间风雨雷霆,为三界之首,处处皆是钟灵毓秀的洞天福地。
    镜海山,景致殊异,镜湖如镜,倒映云天,虚实难辨,恍若仙境。
    山间灵花奇草,隐现流光,实乃散心之佳境也。
    萧辰与孙悟空于镜海山四周悠然转悠片刻,将那山光水色、云卷云舒尽收眼底。
    不多时。
    万圣龙女亲手烹煮的醒酒清茶,香气四溢。
    那独特之茶香,如灵蛇般在空气中肆意弥漫,勾得人食欲大增,馋虫直冒。
    萧辰与孙悟空见状,遂返回书房之中。
    一入书房,一股沁人心脾之清冽茶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茶案旁。
    万圣龙女显出真身,已换上一袭淡雅青霓宫装。
    但见她面容娇美绝伦,眉如远山含烟,眼若秋水盈盈,唇色红润如樱桃初绽。其身姿婀娜,纤腰盈盈,仅堪一握。
    此一袭淡雅青霓宫装,更衬其娴雅之态,气质如水,温婉可人,令人观之,心生亲近之意。
    此时此刻。
    万圣龙女正垂眸凝神,素手翻飞,专注地施展着茶道。
    晨光如金,透过雕花窗棂,似金纱般轻柔地洒在万圣龙女的身上,温柔地勾勒出她玲珑有致、曲线优美的侧影轮廓。
    转瞬之间。
    万圣龙女纤纤素手轻拂,一壶秘制“碧潭清心茶”已烹煮得恰到好处。
    澄澈茶汤,盛于玉盏之中,温润光泽与沁人心脾之馨香交织,令人未饮先陶醉。
    此“碧潭清心茶”,茶性寒凉,有解腻涤烦之效,最善解酒意之困。
    如果蝎子精是一团火,肆意而张扬,心狠手辣却又敢爱敢恨,是一个令人又惧又叹的极品蛇蝎美人。
    则这万圣龙女恰似一泓清泉,温柔细腻,宛如家碧玉,宁静美好。
    “不错……”
    萧辰心中暗自赞叹,不得不,这万圣龙女确实是个可以过日子的妹子。
    她那煮茶、烹饪、园艺……诸般技艺,都是极好的。
    燕瘦环肥,各具风韵;美人之体态,各擅其美,皆有其独特之韵味与风情。
    不过,他金角大王,热烈的蛇蝎美人得有,温婉的家碧玉也得有。
    此刻。
    角阴影里。
    一团黄蒙蒙之气盘踞不散。
    倏忽之间,那气息凝实,显化出黄风大圣那张尖嘴缩腮的鼠脸。
    黄风大圣捻着几根稀疏的焦黄鼠须,正全神贯注地伏在案上,对着那张极其详尽的瑶池天宫地图仔细琢磨。
    “这里……”
    他眉头紧锁,如川字般深刻,其手指则在地图上缓缓划过,口中念念有词,显然在盘算着潜行之路线与可能遭遇之风险节点。
    那地图标注得极其详尽,正是萧辰与万圣龙女上次潜入瑶池后绘制的成果,上面详细记录了亭台楼阁、巡逻岗哨、守卫分布,以及核心目标——“王母药圃的位置”。
    “这里可以进……这里可以出……这里适合打老鼠洞……”
    黄风大圣的指尖划过那蜿蜒曲折之路径,口中无声念念,不断模拟着潜入、窃取、撤退之各种可能。
    瑶池,无疑乃仙界之重地,防守森严,如铜墙铁一般。
    黄风大圣尚未曾去过瑶池,对那仙界重地,知之甚少。
    那森严垒所带来的压力,让他周身之鼠毛都似乎微微炸起,神情显得格外凝重。
    察觉到萧辰与孙悟空进来,他忙不迭地起身,恭敬行礼:
    “主上!大圣!”
    萧辰挥挥手,示意黄风大圣继续。
    “嫂夫人!”
    “耗子精!”
    孙悟空已恢复了猴子的好动性子,一个筋斗翻到主位旁的石凳坐下,抄起温着的茶壶,全然不顾烫热,对着壶嘴就“咕咚咕咚”灌下大半壶。
    清冽甘醇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似乎连方才遭遇杨戬带来的那份憋屈郁结也一并冲刷了下去。
    天庭的好茶,孙悟空喝过不少,可万圣龙女这泡茶的火候、手法,却将茶性发挥到了极致,每一口都令人回味无穷。
    孙悟空按捺不住心中的赞叹,竖起拇指,朝着万圣龙女大声赞道:
    “啧啧啧!嫂夫人,好茶哩!好茶哩!”
    “其香清冽,直透骨髓;回甘悠长,津液自生,妙不可言,实乃茶中极品哩!”
    “比那老君宫里两个烧火童子糟蹋的好叶子泡出来的水,强上百倍不止!”
    “嫂夫人当真是好手艺!”
    “改日俺老孙去兜率宫找太上道祖,讨几罐子上好的‘悟道茶’来,给嫂夫人你品品,那才配得上你这般妙手烹茶之艺!”
    万圣龙女闻言,眼前一亮道:
    “兜率宫太上道祖的仙茶?当真?”
    “我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哈哈哈……”
    孙悟空哈哈一笑,拍着胸脯保证道:
    “此乃事尔!”
    “包在俺老孙身上,定不负嫂夫人所望!”
    一时间,欣喜之下,万圣龙女倒是全然没在意孙悟空那“嫂夫人”的称呼,只是含笑盈盈,福了一福道:
    “那就谢谢大圣了。”
    孙悟空冲着萧辰眨了眨眼睛,眼神中满是戏谑与得意,仿佛在言:
    “蛤蟆,回头,你定要好好谢我,俺老孙这可是为你俩牵线搭桥,成人之美呢。”
    孙悟空心中暗自思量,这蛤蟆兄弟和万圣龙女之间,虽是郎有情,妾有意,但关系尚显生疏,总觉还差那么点火候。
    他便想着要帮蛤蟆兄弟助力一把,让其早日抱得美人归。
    “孙悟空、万圣龙女……”
    萧辰看到这一幕,心中微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在《西游记》的原剧情中,万圣龙女实则是命运多舛。
    西行路上,九头虫抛弃万圣龙女,独自逃遁而去。
    万圣龙女被孙悟空打上门来,又在孙悟空之“计谋”与猪八戒之“偷袭”之下,香消玉殒于碧波潭,成了那潭中一缕孤魂野鬼。
    但如今,时移世易,孙悟空和万圣龙女已然相识,且相处融洽。
    想必,那日后的惨剧便不会再重演,这温婉龙女的命运也将从此改变。
    也许,当万圣龙女遇到他金角大王之时,命运之轨迹便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万圣龙女轻启朱唇,温柔道:
    “大王,喝茶吧。”
    一杯温茶递至面前,萧辰接过万圣龙女奉上的玉盏,浅啜一口。
    茶,乃凝神之物,能提神醒脑,涤荡尘心,故而被誉为“涤烦子”。
    一杯好茶,能让人凝神沉思。
    茶气氤氲,如仙雾缭绕,甘香绕舌,令人心旷神怡,心神随之沉淀。
    茶饮毕。
    便该谈正事了。
    屋内空气仿佛瞬间凝固,萧辰、美猴王、黄风大圣、万圣龙女四妖之神识紧密勾连,如四条无形之丝线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
    密室中气氛骤然凝重起来,连那蒸腾之茶雾都似乎感受到了这股肃杀之气,停止了飘动,仿佛也在静待下文。
    “都听好了!”
    萧辰声音压得更低,带着破釜沉舟之决心,沉声道:
    “丹元大会,在数日之后的离恨天兜率宫举行。”
    “届时,王母娘娘也会移驾赴会,瑶池防御必将降至最低点。”
    “此乃天赐良机,不可错过。”
    “我们便在那时动手。”
    “善!”
    万圣龙女眸光湛然,螓首微点,朱唇轻启应了一声,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
    她深知,此乃治疗自身伤势之最后指望,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全力以赴。
    “主上令行,卑下生死相随!”
    黄风大圣猛地挺起干瘦的鼠腰,眼中精光暴射,尖细的嗓音有一股肃杀之气。
    他黄风大圣便要在今日这盗草之举中洗刷昔日畏怯前耻,证明自身价值!
    “嘿嘿,合该如此!”
    孙悟空咧嘴一笑,金瞳中闪烁之中全是“搞事”之兴奋,仿佛已迫不及待要大闹一场,搅他个天翻地覆!
    萧辰的目光在万圣龙女的身上,直接切入正题:
    “敖瑶,九叶灵芝草乃天地灵根,采摘养护绝非易事。”
    “一应器具,须得万全,你可都预备妥当了?”
    这是他最关切的问题之一。
    普通的灵芝草,即便在下界亦是罕见之物,对环境之要求极为苛刻,不像桃子那般到处都能生长。
    九叶灵芝草,更是如此。
    仙草有灵,采摘不当,轻则灵性大损,重则化灰飞散,前功尽弃,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许多天地灵物,采摘上皆有讲究。
    如人参果遇金而,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稍有不慎,便可能毁于一旦。
    万圣龙女螓首微点,声音清晰而自信:
    “回大王,我早已齐备,不敢有丝毫差池。”
    “灵芝本属木灵,锋锐金气最易伤其根本,故备下温玉所制剪。玉性温和,土德厚重,土能载木,且避金煞,可保仙草无损。”
    “草取之离土,如婴孩离母,极易灵气逸散,故备有极品白玉盘承接盛放。”
    “白玉盘洁白无瑕,可映仙草之灵光。”
    “盘中更垫以灵蚕丝帕,此帕乃天蚕丝炼成,最能锁固本源灵气,必保仙草离土时灵气不失,离土不枯。”
    “一切符上古药典《草木仙灵典》所述,绝不会损其分毫药性!”
    她声音清越,自信从容,显示出在草木植育一道上的深厚造诣和非凡才华。
    “好!敖瑶,你思虑周密,此事交托于你,我无后顾之忧。”
    萧辰眼中赞许之色一闪而过,悬着的心放下几分。
    万圣龙女对草木之精的掌控,确是他此行最大的依仗之一,不可或缺。
    然而,难题接踵而至。
    九叶灵芝草一旦到手,他们便需要即刻脱身,返回下界,以免夜长梦多。
    萧辰目光如电,缓缓扫过众人,语气凝重:
    “仙草可采,脱身不易。”
    “丹元大会时天界虽空,然三十三天链锁重重,南天门处层层门户查验严密。”
    “我等着天兵天将皮囊,若无紧急公务,如何脱身,安然下界?”
    “你们有何主意?”
    孙悟空拍案而起,豪气干云道:
    “俺老孙堂堂齐天大圣,带你们下去,谁敢拦?”
    “谁敢阻拦,便让他尝尝俺老孙的如意金箍棒!”
    萧辰看向孙悟空,道:
    “你虽贵为齐天大圣,地位尊崇,出入天门等闲不会查问。”
    “然若是以真身护送我等公然下界,我等又突然消失了,瑶池的九叶灵芝草也不见了。”
    “易被有心人追查问责,连累你‘齐天大圣’之位。”
    孙悟空闻言,浓眉一扬,沉思片刻,金瞳中火焰升腾,梗着脖子道:
    “大不了,俺老孙再反下天去,竖旗为妖!”
    “不妥……”
    “此时与天庭撕破脸皮,并非明智之举。”
    萧辰摇了摇头道。
    若此时孙悟空反下天去,天庭和灵山必然联合讨伐花果山,到时候花果山将陷入一片战火之中。
    甚至如来佛祖都会出灵山,前来镇压孙悟空。
    如今,他们还远未到与天庭、灵山全面开战的时候,面对天庭和灵山的大军,花果山的妖军胜算不大。
    需待蝎子精突破大罗金仙,能直接破掉如来佛祖的丈六金身之后,他们才有几分胜算。
    思索片刻。
    行事如打仗,《三十六计》在萧辰脑海中闪过,如灵光乍现。
    “金蝉脱壳”乃《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源自金蝉脱壳的生物现象,此计巧妙无比,可解眼前之困。
    “我有一个‘金蝉脱壳’之计。”
    萧辰靠近桌案,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虚画出路径,声音压得极低,
    “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我这‘杨过山’的身份,出身下界南赡部洲‘蜀山剑派’,此乃‘金蝉脱壳’的关键。”
    “猴子,你的‘毫毛神通’变化万千,届时,我用法宝为你遮掩一番,只需如此这般……”
    他将一个“金蝉脱壳之策”细细道来。
    孙悟空听着,原本桀骜不驯之脸上先是一愣,随即猴眼瞪圆,抓耳挠腮之动作都停了下来,片刻后猛地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妙!妙极!好一个金蝉脱壳,此计大妙!”
    “蛤蟆你这贼脑筋,比俺老孙当年在花果山之战中,耍弄李靖那厮还要刁钻!”
    “正合俺老孙手段!此事包在俺老孙头上!保管让那天兵天将看花了眼,摸不着头脑!”
    “然则……”
    就在这时,萧辰话锋猛地一转,郑重地开口道:
    “还有一事,我们此番计划‘最大的变数’已至,便是那二郎显圣真君杨戬!”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万圣龙女与黄风大圣,沉声道:
    “你们尚不知,杨戬此番上天,非比寻常,乃是奉玉帝旨意,执掌‘司法天神’之权柄,统领都天纠察事宜,巡视诸天。”
    “如今,杨戬已携梅山六怪、扑天鹰、哮天犬并那一千二百草头神,扎营在天界了!”
    “而且,杨戬的司法天神府,就在‘瑶池所在的三十三天’。”
    “我看了一下,那里离我们的目标地‘王母药圃’很近。”
    “什么?如今天界的司法天神?竟是杨戬!?”
    万圣龙女闻言,娇躯猛地一颤,面色微变。
    “二郎显圣真君来了……这、这可如何是好?”
    黄风大圣更是心中一凛,鼠须乱颤,惊得差点没从座位上跌下来,眼中满是敬畏与不安。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
    杨戬,曾斧劈桃山救母,大闹天界;弹打棕罗双凤凰,威震八方。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而且,杨戬的岁数,其实不了。
    早在封神大战,孙悟空还没出世的时候,杨戬便已名震三界,威名赫赫了。
    那时候,万圣龙女与黄风大圣,可能还尚在襁褓之中,乳臭未干呢。
    清源妙道真君之名,对于彼辈妖怪而言,恍若那巍峨山岳压顶,令人心生敬畏,难以喘息。
    而且。
    这二郎显圣真君杨戬,其实是黄风大圣的偶像。
    想当年,黄风大圣还在灵山。
    杨戬曾孤身杀上灵山,那等气势,何等磅礴!
    他刀劈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坐鹿罗汉……十八罗汉、五百阿罗汉、八大金刚、金头揭谛、银头揭谛、摩诃揭谛等五方守护大力神、三千揭谛护法神、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乃至佛前护法金吒、定光欢喜佛……一路向披靡,无人能挡其锋芒!
    杨戬大闹灵山,灵山大乱套,几乎所有的精干力量和佛兵,全都被调去围堵杨戬了。
    黄风大圣才有机会趁乱偷走大量琉璃盏中的清油。
    他能成功偷盗灵山的清油,其实是沾了“杨戬大闹灵山”的光。
    自此,黄风大圣对杨戬那惊天的实力深感钦佩。
    他常常在心中暗暗琢磨,若是自己能有此等力量,何愁不能杀上灵山,将那“金鼻白毛老鼠精”抢回来,做自己的婆娘!
    从此逍遥自在,快意恩仇!
    也正因如此,黄风大圣一直将大闹灵山的二郎显圣真君当作自己的偶像,自诩为“黄风二郎神”。
    黄风大圣平时的打扮,也与二郎显圣真君颇为相似,其金盔金甲,威风凛凛,手持三股钢叉,英姿飒爽。
    在《西游记》中,黄风大圣的出场诗中,便曾明确写道:
    “(黄风大圣)金盔晃日,金甲凝光……勒甲绦盘龙耀彩,护心镜耀眼辉煌……手持三股钢叉利,不亚‘当年显圣郎’。”
    这里明确拿“黄风大圣”与“二郎显圣真君”相比较,赞誉黄风大圣不亚“当年显圣郎”。
    便是暗指此事了。

本文网址:https://www.xiaoyao666.net/xs/2/2048/30334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