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网,新逍遥小说网,逍遥小说阅读网 > 都市小说 > 华娱之2000 > 第九百四十九章 无法被打破的首日记录

第九百四十九章 无法被打破的首日记录

推荐阅读:龙藏龙王令国潮1980大唐腾飞之路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鸿蒙霸体诀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百炼飞升录1987我的年代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嘶……不对劲,绝对不对劲,华纳疯了吗?”
    圈外人云里雾里,可一旦涉及到专辑相关事宜,圈内的明眼人便一眼看穿了这场大戏的核心——专辑销量。
    麦当娜团队作为上一代营销领域的王者级存在,营销能力几乎可以与迈克尔·杰克逊团队媲美,可以是什么营销场面她没见过,以前华纳捧周易的手段在她看来都属于是常规操作。
    只有这一次,她惊了。
    卖情怀就卖情怀,乐坛卖情怀专辑的不在少数,但你这个“欠债”操作是怎么回事?
    就不怕反噬吗?
    这可是很容易就被对家甚至于不是对家的人带出节奏的话题,哪怕是她这个本土巨星有过往这么多年资历都不敢这么玩,周易这一个外来户居然直接就上了。
    “这不像是埃德加或者华纳市场部的手笔,应该是斯派克的团队自己主导的,他的经纪人里奥(钱江)在中国是出了名的营销大师。”
    “斯派克有他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和平与正义发声结果最后被枪击,这是他的护身符。”
    “斯派克的团队太急躁了,以他现在的地位哪怕不走这种败坏路人缘的营销销量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除非他们认为这张专辑质量比较差,不这么干的话会打破他的销量神话。”
    “也不一定……”
    麦当娜的团队开个会,讨论的热火朝天。
    作为业内的NO.1,周易的新专辑可不止圈外人关注,圈内人甚至还会集中精英主动分析他的宣传方案、他的专辑质量——
    一是为了看看能不能从中学到什么,二则是为了找寻可以借鉴的灵感,三是瞅瞅有没有可以借题发挥的拉踩点。
    现在专辑还没发,那么他们所要分析的自然是这一套营销方案能不能改一改,然后套用在老板麦当娜头上。
    连这种业内头部都这样了,其他层级的人就更不用提了。在雅虎等互联网主流社区,关于“向斯派克道歉”的浪潮可谓是一天高过一天——
    “以前我没有钱,现在我只想弥补我过去所犯下的错。我确实买了斯派克的盗版,这一张专辑将会是我第一次购买正版专辑……”
    “斯派克的专辑对得起我,是我对不起他……”
    “一张专辑而已……”
    “在过去五年里,斯派克的专辑纵然没有我的购买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于是我便心安理得的享受起了他的盗版,欺骗自己就算是我不出钱也会有别人替我出钱。
    “我与他人争论时总喜欢狡辩自己随便听不听,还喜欢对斯派克的专辑歌曲指指点点。
    “被戳穿了是听盗版后还会用嘲讽正版听众的语气来掩盖自己的自私与心虚,表示他们花钱听斯派克专辑的才是傻逼,不花钱听才是王道。
    “我承认,这是一种自我扭曲的病态价值观。
    “斯派克的胸怀令我感到羞愧,这一次,我想要为自己的过去补票。或许,只有不在美国成长起来的斯派克,才会拥有如此大度的气魄……”
    嗯?
    还在听电台的周易讶异不已,扭头看向了钱江:“你安排的?”
    “不是。”钱江的脸色也很古怪。
    这怎么还反思上了?
    “可能是因为你那首《Believer》后劲太大了吧,现在已经在全球超50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上登顶了。”
    仔细想想,钱江觉得自己找到了华点。
    周易的个人经历独一无二,再遇上《Believer》这首极为贴切的歌曲,迭加世界杯闭幕式的曝光度,那效果可不是简单的1+1+1能比拟的。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爆火,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能站在主流层级的国家实际上都没有50个,周易全给覆盖了。
    《Believer》这首歌可以是创造了他这些年国际生涯的最佳单曲成绩,在这首爆款单曲的带动下,华纳旗下的各渠道商那确实是一个个的都在敲碗要货,生怕自己少赚了钱。
    “现在就看这一次的营销能给你拉多少盗版受众过来了。”谈及最终的目的,钱江一时间也难以确定。
    到目前为止,周易的个人销量记录还是上一张专辑《Monster》所打出来的全球首日350万张、全球首周超670万张。
    至于在美国本土的销量记录,周易的高峰也没有突破单日百万张——两天破百万,六天破两百一十万。前者是《Monster》打出来的,后者是04年与埃米纳姆对打时留下的。
    在全球总销量上,如果不是去年的《Monster》有枪击事件加持,现在是不可能逆势上涨,有望飙升到三千万俱乐部的。
    没办法,现在的全球市场就这样,每年都在下滑。
    “拉多拉少是个缘,尽力而为吧。”
    该做的都做了,剩下那就真是听天命了。
    拍拍脸让自己精神点后,周易开口问道:“燕兹那边呢?她的情况怎么样了?”
    “起步还不错,现在在迈阿密那边刚蹭完林肯公园的音乐会,表现从现场反馈来看超出预期。接下来给她安排了蕾哈娜、夏奇拉等人的场次,轮流都去刷个遍。
    “你帮忙搭线的玛利亚·凯莉、艾薇儿等人的演唱会、音乐会都给她安排上了。
    “她的起步比萧雅轩当年顺利很多……”
    ……………………………
    “真的吗?”
    美国,迈阿密。
    在酒店吹着空调、喝口服液温养嗓子的孙燕兹拿起经纪人季声姗带来的调查反馈,情绪格外的兴奋:“卖了多少?”
    “真的,你的翻唱专辑现在已经卖出去了五百多张,这是一个好兆头。”
    负责与美国(华纳)经纪人对接数据的季声姗同样很有精神:“翻唱打出名声是最好的,更别提之后周易那边还有一波大的。等他的新专上市,你还可以在公司安排下去蹭他的人气。”
    周易的热度,现在在美国简直是无需多言。
    哪怕她现在在迈阿密都看到了当地媒体评论员就所谓的“欠一张专辑”言论争个不休,于无形中扩大了影响力——
    营销嘛,不怕有争议,就怕没争议,不然哪来的那么多黑红也是红。
    只要实力到位,贬义词也能够硬生生打成褒义词。
    “只有五百多吗……”
    虽然知道自己的美国之旅会很艰难,但早习惯了在华语区坐在天后宝座上呼风唤雨的孙燕兹在听到这个数字时,还是难免有一点心理差。
    这惨烈的销量对比,实在是过于残酷了。
    她还是背靠大公司的情况,母语还是英语,起步都这么艰难,难以想象当初刚起步的周易到底是吃了多少苦——
    虽然周易他没吃多少,实在是诚龙电影《尖峰时刻2》太强了,直接把他给带飞了。但现在在经历了美国打拼后,孙燕兹对此持怀疑态度。
    她觉得周易大概率在报喜不报忧。
    “对了姗姐,周易的专辑预定好了吗?”
    “放心吧,都预定好了。你既然要送人用,我直接预订了八十张,没走公司账。”
    闻言的孙燕兹抱住了自家经纪人的手臂,亲昵地蹭着她,笑嘻嘻道:“谢谢姗姐。”
    一是能冲一冲销量,二嘛,也能当礼物送给与她日常有过接触的美方工作人员。
    周易的新专辑在发售初期可是硬通货,更别提她买的还都是豪华版,100美元一张的那种。
    收买人心嘛。
    想要亲眼看一下周易在老美到底有多火的孙燕兹在迈阿密待到了8月15,在《25》发售当天就随便找了家唱片店钻了进去,反正现在美国也没几个人认识她。
    然后,人满为患。
    作为一个唱片从业者,此时此刻的孙燕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白人黑人华裔中国人拉美裔,排队的肤色人种五花八门,可谓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人民大团结。
    “那边是预售的,不能卖,不能卖。”
    “三张《25》老板。”
    “我要5张。”
    “我要1张。”
    “都别挤别挤……”
    中文的、西班牙语的、葡萄牙语的、英语的、法语的等等,在这家唱片店里排起了队,一个个极为利索的交钱拿专辑走人,其他歌手的专辑看都不带看一眼的。
    店老板甚至还配备了专门的人来维持店内秩序,看样子是为了避免0元购情况的出现。
    很难想象这居然是一家卖唱片的店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卖什么时尚单品的轻奢店。
    排着队的孙燕兹足足等了十多分钟才轮到自己,买专辑的时候还好奇问了嘴:“请问一下先生,斯派克的专辑你们店里还有多少张啊?”
    “今天八百张,后天还有一千四百张,管够。姐你打算买几张?”
    老板的豪气把孙燕兹给整不会了。
    她下意识地回忆了一下这家店的面积,在这条街区里也算不上什么大店,这都能进——不,这都敢进这么多的货?
    正当买完专辑的孙燕兹暗自欣喜美滋滋的打算离开时,唱片店外又进来了一群以黑哥们为主的人,后头还有不少流里流气的白人——
    “老板,来25张《25》,要斯派克的正版,别拿盗版糊弄我们。”
    “我这店面现在不卖盗版,尤其是斯派克的盗版。”
    脸不红心不跳的老板指了指对面巷:“那里面才是卖盗版的。”
    虽然实际上也是他家开的,但经营人可不是他,那就不算。
    “你少来,哥们这次是来补票的,你别以次充好拿盗版糊弄我们。”
    老板乐呵呵的给了离开的店员一个换正版的眼神:“没问题,绝对没问题。”
    真有看了新闻盗版转正的啊?
    上了车的孙燕兹挠头,低头看向了手头的专辑封面——周易那高举右手的剪影在子弹衬托下分外伟岸。
    华盛顿、纽约、迈阿密、夏威夷、波士顿、旧金山、洛杉矶……
    仅仅在8月15日这一天,美国全境内的大城市们纷纷就像是中了邪一般,买专辑的人数不胜数——
    与此同时,购买正版的人群里,黑哥们的比例相较于过往可谓是直线上升!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洛杉矶第五大道,我们能够到现在在这条街上排队最夸张的店面并不是人们传统认知当中的店面,而是唱片店……”
    同样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福克斯记者现场报道的语气都快压不住惊叹了,随机采访了一名年轻的黑人男性:“这位先生,你好,方便采访一下您吗?请问怎么称呼?”
    “迈尔斯,叫我迈尔斯就好。”
    “迈尔斯先生,请问你们在这里排队是因为?”
    “当然是为了斯派克,只有斯派克把我们歌迷当家人,我们当然要支持他……”一提到偶像的黑人迈尔斯顿时就激动到嘴把不住门,一连串的长短句就从喉咙里蹦了出来。
    总而言之一个字:we are family!
    线下唱片店已经很久没有需要排队购买专辑的场面出现了,上一次恐怕还得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一场景令无数关注着周易专辑首秀的业内人士直呼陌生——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斯派克是怎么做到的?难道真就是那条新闻?”
    “已经有多久实体唱片店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了……”
    无数唱片店老板更是激动到热泪盈眶,随便一家大唱片店就是在排队的盛况甚至登上了美国各大电视台的报道——
    “这是一件令人难以相信的事实,美国那萎靡多年的本土唱片市场似乎因为斯派克复苏了……”
    从2000年开始就一直在止不住下滑的美国本土市场,在今天的《25》首发上竟然迸发出了堪比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应该是八十年代巅峰期的销售名场面!
    2006年8月16日,一个打破了所有人认知的数字悄然出现了在新闻头条上——
    美国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专辑!发行首日:187万张!

本文网址:https://www.xiaoyao666.net/xs/2/2481/31783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