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推荐阅读:龙藏龙王令国潮1980大唐腾飞之路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鸿蒙霸体诀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百炼飞升录1987我的年代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咚咚锵——」檀板声骤然响起,如平地惊雷。严秋的西楚霸王,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威风凛凛地登场,金甲映着煤气灯,唱腔裂帛穿云:
    「悲角惊破楚歌声,仰天愧对范增灵。鸿门放虎终遗患,陈仓暗度困蛟龙。九郡旌旗易汉帜,八千子弟化鬼雄。骓嘶犹闻垓下月,乌江不肯渡重瞳!」
    满场旱烟袋敲着条凳叫好,铜钱雨砸得戏台叮当响。待菊堂的虞姬莲步轻移,二楼雅座已飞下数十枚袁大头。
    「霸王且进兰陵酒——」虞姬水袖卷起琉璃盏。
    项羽摔杯长啸:「困兽何须鸩毒慰!」
    「妾随君上征鞍稳——」
    「羞提巨鹿旧兜鍪!」霸王髯口乱颤,「八千子弟江东骨,今作他乡无主魂!」
    虞姬款步轻移,声如莺啼:「愿化青锋劈血路!」
    「速去汉营觅生机!」项羽挥袖如斩情丝。
    「宁碎玉壶不瓦全——」虞姬勾住项羽的金腰带,「借君天子剑,舞断楚汉愁!」
    「力拔山兮气盖世——」激昂的鼓点紧紧追随着剑光闪烁。
    「四面楚歌兮,贱妾何聊生——」虞姬回眸噙泪。
    就在剑穗飞扬时,满场静得能闻针坠地。忽听「当啷」一声剑。
    满堂喝彩:“好——!”
    福嵘的翡翠烟嘴磕在珐琅盏上:“赏!”
    六探窗喝道:“福爷赏刘家班现洋开花,严老板菊老板赤金压惊!”
    班主刘长贵赶忙率领全班人马,膝行三步,高声呼喊:“谢福爷的赏!!!”
    二楼帘内飘出吴侬软语:“严老板的髯口该重裱了,奴家这备着法兰西金线呢。”
    严秋闻言,再度磕头叩赏:“谢杜鹃夫人!”
    福嵘侧卧在贵妃榻上,庄子恭谨递过长烟。
    他抬手接过,眼底似有化不开的浮沉,“偏爱这戏文里的悲欢,可真到了肝肠寸断的境地,又觉堵得慌。”
    杜鹃款步绕到榻后,指尖在他太阳穴上碾出轻重得宜的韵律。“爷的心肠向来最是柔软,见不得人间疾苦。”
    她指尖摩挲着他后颈碎发,忽然轻笑一声,“这世上最烈的情啊,本就是把心尖子剜下来焐在人掌心——您瞧,纵使乌江的水漫了千年,戏文里还唱着她那滴血……”顿了顿,她又低低地补了句,“哪像咱们,真心藏在胭脂堆里,连自己都瞧不真切!”
    福嵘伸手握住她的手,顺势搭在肩头,闲聊般问道:“杜夫人这般通透,可曾动过焚心煮骨的念头?”
    腕间翡翠硌得她生疼,却比不得话音里漫出来的涩——这是他头一回在风月场里问起真心。杜鹃垂眸望着他指间的翡翠扳指,定定出了神,半晌才回道:“在这胭脂巷里讨生活的人,哪敢拿‘真心’二字作盼头?又有谁会真心瞧得上我们这般人?”
    福嵘眼底闪过一丝怜惜,轻拍她的手背,温言道:“别轻贱了自己。你写得一手好瘦金体,画得半幅《簪花仕女图》,比那些空有皮囊的闺阁姐强上千倍。”
    这话在杜鹃耳中,像暖炉上的酒,初闻熨帖,细品却烧心。终是忍不住问:“那爷心中……可有牵挂的人?”
    话一出口,便后悔——怕他“有”,怕那缕情丝早系在别处雕梁;更怕他“无”,怕这两年的痴,仅是自己在戏文里迷了路。
    “不曾有。”他的声音轻得像片薄雪,出的话却似块铅,压得人心头钝痛。
    她正要抽回被虚虚拢着的手,偏生他指节突然收紧。手一僵,便不舍得再动——生怕惊跑了那点儿施舍的暖。
    她慢慢俯下身,把脸贴在他肩窝,声音里带着几分心翼翼:“外头雪片子密得能糊住眼,爷要不今儿就留……”
    话未完便被截断。
    他抽回手,指节叩了叩案头:
    “这炭火烧得人发燥。”
    “灭了吧,去取条毯子来。”
    等她抱着墨貂皮毯回来时,屋内只剩半盏冷茶。
    玉莲姑姑的影子从湘妃帘外透进来,她手里攥着相,轻声道:“夫人,福爷已经好久不曾在这下榻了,若是……”顿了顿,又接着,“这几日陆家粮行的东翁捧着您临的字,要相个会临贴的,您还不明白吗?”
    “莲姨,你是知我心意的。”杜鹃苦笑垂眸,盯着炭炉里将熄的火星,“能常侍他左右,便比什么都强了。”她如吐苦水般吐出这咽在喉头里上不来又下不去的情。
    玉莲凑近半步,压着嗓子:“福爷心善,待您不薄。可您琢磨琢磨,这碗饭还能吃几年?陆家这次相看,可是要相进府里的。”着叹口气,絮叨起自己年轻时的事。
    杜鹃抬头看她,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满肚子惆怅没处。
    庄子突然“扑通”跪地,打断二人,“夫人三思!福爷晌午才遣人送来了“戴春林”新制的胭脂膏。”
    “掌嘴!”玉莲突然拔高了声,跟二十年前当头牌红姑时一个派头,倒忘了自己如今是给人洗衣裳的老妈子,“胭脂能抹脸,能糊住这满屋子的冷么?毛都没长齐的子,懂个啥!”
    杜鹃闷了半晌,突然问:“莲姨,你还念着他么?”
    玉莲一下没声了,眼圈儿泛红。
    杜鹃了然,她转头痴痴的望着铜镜里模糊的容颜,突然笑出声。镜中人也跟着颤,泪珠子滚,砸在福嵘下的翡翠烟嘴上——是呀,八大胡同的烛火,怎照得亮女儿家的痴念!
    ----
    福嵘踏出百花院时,细雪纷纷往大衣上,转眼肩头就白了。六慌忙撑开油纸伞:“少爷,前头胡同口积雪半尺厚,可要唤车来?”
    “无妨。”他打断厮的话,“踏雪听个脆响也不错。”鹿皮靴碾过雪地,咯吱声里混着远处戏班的胡琴调。行至百顺胡同口时,忽被檐下新漆的花牌晃了眼,花牌上刻的“牡丹”二字被灯笼烘得格外醒目。
    桃木相框里嵌着一张崭新的相片——少女眉眼含愁,隐隐透着股疏离清冷的气质。六瞅直了眼,嘟囔着:“从没见过这么俊的姑娘,跟天仙似的……”
    “天仙?”福嵘轻笑一声。正着,楼头珠帘“哗啦”一响。抬眼看见茜纱灯笼底下,穿半旧榴红旗袍的姑娘斜倚栏杆,金色叶子头面褪了颜色,耳际那朵廉价的牡丹绒花,倒是被她衬得鲜活了几分。
    少女不过及笄年岁,偏生着双含情目,未施任何胭脂的眼尾,瞧起来却比八大胡同里任何姑娘都艳。
    “刘禹锡有诗云——”
    “公子身上带银元了么?”苏乔忽将团扇往栏杆上一敲,生生截断他的诗兴,“可要上楼打个茶围?”
    “什么?”福嵘呆愣当场。
    这般突兀的言语,与她清冷的气质显得格格不入,就连六听了,都不禁皱起眉头。
    话声还在空气中回荡,门帘后,突然窜出一个身着绛紫缎面袄的妇人,一把瓜子壳直朝着少女的脸上砸去:“你个作死的蹄子!老娘倒了八辈子血霉,才养了你这么个赔钱货!”转脸间又对着楼下的堆起笑脸,“爷您担待,新孵的雏儿不懂规矩。”

本文网址:https://www.xiaoyao666.net/xs/3/3801/23311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