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父皇今日再送你一句话

推荐阅读:龙藏龙王令国潮1980大唐腾飞之路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鸿蒙霸体诀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百炼飞升录1987我的年代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想到此处,缓步上前,同时身后士兵抬上来他制作完美的曲辕犁,其造型来比之和江东犁倒是有几分相似,不过整体却更轻巧一些。
    同时辕首装有可灵活转动的犁盘,与犁箭、犁评相衔。
    依照大唐耕事节古礼,皇帝亲执耒耜之时,须有一名皇子随行于侧,扶犁伴耕。
    以示农本传承,国祚有序。
    李厥、李像自然在场,此时所有人目光先集中在李承乾身上,而后又看向两名皇子。
    李承乾自然明白此间关节,同时他心中已有想法。
    现在无论如何,还是以稳为主,而且他自认不是李世民,不会大搞平衡。
    当即转头看向自己明面上的嫡长子李像,声音温和:“像儿过来,和父皇一起耕田。”
    李像性格活泼,一点没有怯场,微红脸跑过来,声音清脆:“父皇,儿臣帮您。”着就上手帮忙扶犁。
    这一幕,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毕竟一众重臣特别是长孙无忌,都不想立苏宁玉为后。
    愁的则是苏亶,其眉宇间明显闪过一丝愁色,但转瞬即逝,毕竟儿子已经因此丧命。
    自己绝不能再搅和这滩水了,不然苏氏一门恐怕会迎来一场噩梦。
    李承乾都不用看就明白众人所想,但他心中已经决定一定要立苏定玉为后,就绝不会改。
    从容将曲辕犁套上牛轭,姿态竟显得颇为轻松,同时随着耕牛前行,犁铧也轻易入土。
    下一刻,震惊所有人的一幕发生了。
    犁在田垄间行进如舟行水上,泥浪均匀翻卷,速度与深度皆远胜正常江东犁,而且李承乾姿态十分轻松。
    对比李世民咬牙发力扶犁模样,简直有云泥之别。
    贞观年间的大臣,那可都不是泛泛之辈,不少都通晓农事,眼中都不由冒出精光。
    围观百姓中,一些须发花白的老农则怔怔望着这一幕。
    他们种了一辈子地,可太明白这一幕代表什么了。
    这对畜物力、人力的节省简直太大了。
    此时李世民还在前面咬牙扶犁,也就是他臂力无双,要不一个人还真的玩不转。
    不过要比,就得尽全力,这一会已经有点汗流浃背了。
    这时周遭逐渐嘈杂声逐渐消失,让他忍不住转头看去。
    竟见李承乾单手扶犁,步履从容。
    那具形制奇特的犁具如破浪般轻松切开土壤,转眼已逼近自己身后。
    李世民猛地一怔,疑是日光晃眼,下意识揉了揉眼。
    再定睛细看,方才确认这匪夷所思的一幕竟是真实。
    他何等敏锐,瞬间明白关键必在那犁上。
    胜负之念顷刻抛诸脑后,他当即松开手中犁柄,转身大步流星走向李承乾,满脸急切。
    不等李承乾做出反应,他已一把接过那具曲辕犁,目光灼灼地上下审视,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承乾,此乃何物?速为朕道来!”
    李承乾不由愣了一下,这老李怎么反应会这么大?
    只是瞬间他就明白了,现代人思维让他对着农具还是有些不在乎。
    古代可是讲究民以食为天,食源于地,古代耕牛之珍几乎要比人命金贵,好的农具自然也重要无比。
    这时外围一众大臣,也呼啦一下围了上来,全都认真的看着李世民手中的犁。
    这时长孙无忌突然出声,语气极为严肃。
    “太上皇,您拉一下试试?”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又一把夺过縻纼,而后便开始让耕牛前行。
    他一手扶着曲辕犁,感觉无比轻松,和刚才完全是两个感觉。
    一众大臣全部跟随,各个目不转睛。
    留下李承乾一个人站在原地,显得有些孤单。
    “咳咳...”不由轻咳两声,而后朗声道:“此犁是朕在江东犁的基础上改进,名为‘乾元犁’,省力过半的同时效率更高。”
    所有人这才转过头,快步走了过来,同时李世民还不忘驱牛将犁拖过来。
    到了近前后,李世民目光奇异的看着李承乾。
    他现在真想不明白,自己这个儿子,为何会有如此多奇思妙想。
    前有杀人利器火龙吼,现有这关乎民生的农具,往前看八百年,也没出过如此人物。
    李承乾面对众人目光,走到犁旁,同时对李世民撇着嘴:“来让让?”
    李世民收回目光,急于知道犁原理下,也没计较,立刻侧身让开。
    李承乾俯身握住犁评,手指在刻度上轻轻滑动。
    “此处每进一格,耕深便增加一寸。江南水田浅耕即可,关中旱地则需深耕,也就是可因地而调。”
    着,他屈指叩了叩弯曲的辕木:“江东犁因弧度不足,需耗更多人力畜力,而‘乾元犁’弧度恰到好处,犁地轻省,更胜一筹。”
    又指向犁评底部的铁板道:“此为犁,可减阻力,实现连续翻垄,不致壅土。”
    最后轻抚犁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傲然。
    “这犁头是以乾元火龙吼的材料所制,坚固非常,碎石难伤,不易崩坏。”
    话音下,众人不由都眼光炙热地看着这犁。
    李世民则目光更为复杂,此时他再不愿意也得承认,眼前这个逆子,确是文能安邦、武可定国。
    此时他只觉得胸中有句话盘旋涌动,不吐不快。
    不由露出一抹笑意,笑中带着他自己都不清的意味。
    “古人常言‘化干戈为玉帛’,干戈何以成玉帛?终究不过是虚言,而今化火龙为耕犁,转征伐为农桑,才是真正的天下至理。”
    着抬头直视李承乾,目光灼灼。
    “你以身为饵护佑关中百姓,父皇登城相送时,曾言‘吾儿真英雄也’,这次父皇要再送你一句话。”

本文网址:https://www.xiaoyao666.net/xs/3/3986/31310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