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策论排名

推荐阅读:龙藏龙王令国潮1980大唐腾飞之路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鸿蒙霸体诀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百炼飞升录1987我的年代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屯田与人口重查五策》
    好狠的一篇策论。
    这是张兆看到的。
    看着看着,他逐渐的有些红温了。
    因为,这是在革自己的命。
    作为唯一从寒门上来的一位大学士,还是恩科状元,他多为天下读书人所诟病的一点是——置办田亩比谁都猛。
    此篇文章,几乎是处处都在直指一个要义:人口普查。
    去年的屯田之策,宋时安还比较柔和,想着是和世家争夺人口,而非是公开世家财产。
    本质上,是有所和缓保留的变革。
    可此篇文章一出手,就相当揭底裤了。
    当然,这种文章没有任何的革新性。
    历朝历代,哪位皇帝不想要彻底清楚,治下到底有多少人?
    因为知道这些的意义太大了,户籍就是古代王朝的根基,‘失地存人’也是战争失败后亏损最化的常用手段。
    但,绝大多数皇帝都做不到知晓真实人口数量,尤其是割据政权的。
    同样,这一篇文章哪怕出来,推举为状元的策论,也依旧改变不了世家隐匿人口的局面。
    点出问题,谁都能够做到。
    哪怕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也能够出大虞到底多少问题。
    可是点出了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吗?
    而且,你的问题如若是别人造成的,那在对方的立场上,这就不是问题,而是利益。
    当然,别的大学士看这种文,或许还能够装聋作哑,姑且公平公正的给个甲等,唯有在置田比谁都猛的张兆手上,打到了他的七寸,就不可能有高分了——乙等。
    下去沉淀沉淀吧。
    甲等,在陆续的评定之中。
    大学士们将上呈誊抄的试卷,尽快的择优推选。
    终于,《国富论》出现了。
    还是在了张兆的手上。
    这个名字,就相当的霸气。
    只是看了三段之后,他就看了出来,这是宋时安的。
    《洛神赋》之所以看不出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辞赋的创作,习惯性的遣词很少,需要符合韵律节奏,以达到美感。这就经常导致有些人会惊讶,这首诗是他的?这首诗也是他的?
    孙谦的辞赋能一眼看出,那也是因为他创作的辞赋、诗歌量比较大,有大量参照,加之质量极高,大学士们都私下做足了功课,因此才能一言定真。
    可策论是藏不住的,篇幅太大,主要内容是键政,书写习惯,措辞,句读,加上风格质量等等,很轻松的就能锚定。
    依旧是犀利,依旧是直击扼要。
    并且相比起去年《屯田策》里,相当谨慎的政治博弈,此篇《国富论》似乎是以首辅的姿态,指导全国经济建设,那种至上而下统筹的意味,极其明显。
    它点了出来,一切的根源:人口,土地,财富。
    清查人口一句话带过,而且是一种下达指令的口吻,要求彻查。
    土地,重新开辟,实行军民一体的屯田,类似于籍田(皇帝的田亩),但收入不进内库,与籍田彻底区分。
    这点指出来,真有些大逆不道。
    古代皇帝,再精明能干,再一心为国,也难以避免挥霍。
    就像是魏烨,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也带头节俭,但还是有一笔巨额支出——皇陵。
    但这个,真的无可厚非。
    作为帝王,总是要有一些能够称得上‘精神支柱’的东西,去砥砺他做得更好。
    为什么要把《永乐大典》修成古今第一奇书?
    Judy他也有不安,他也有恐惧,他太怕后世名了。
    对于魏烨来,他的心理阴影就是,继位之后杀兄弟,立储的时候杀儿子。
    他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开辟科举,试图发展民生,除了加强皇权,给下一任一个好摊子以外,就是想要一些好评价。
    倘若现在就死,他的评价不会差,因为朔风没丢,天下还算是安稳,至少有个中上了。倘若还能够把晚年安排好,甚至能坐三望二。
    宋时安的这一点举措,核心观点:国财并非魏氏家财。
    国家的钱,宗室不可随意挪用。
    张兆当然觉得好。
    古往今来,内库和外库都是混淆的,难以立规矩。
    有时候朝廷的财政困难,就是因为修皇陵,养宗室,挪用了资金。
    可如若只有这两点,那宋时安就是圣人了。
    但他,是要搞政治。
    最后,在扬州开设江南织造署。
    由宫里的人,以承包给商户的手段,亲自管理。
    毫无疑问的,这会滋养腐败。
    但财富必定会带来腐败。
    视腐败为虎,是天真。
    到底,就是要在不伤民的情况下敛财。
    只从大明王朝电视剧出发,改稻为桑是‘烂活’的本质是因为,侵占了耕地红线。
    嘉靖朝人口1.2亿,耕地数量有限,所以稻和桑有冲突。
    而今大虞人口,哪怕算上可能的隐匿,也就两千万到两千二百万之间。
    顶多顶多,不超过两千五百万。
    这里鼓励纺织,更加类似于‘诸葛亮治蜀’中,发展蜀锦这一项。
    是集中发挥妇孺老者生产力,形成聚集力,减少损耗,并且部分的垄断高端纺织业。
    世家,齐国,还有南越,北燕,总会有需求。
    产量更大,质量更高的官锦,便成了上层社会的主流。
    也不用太担心所谓的资敌,或者财产流失。
    诸葛亮主动向孙吴提出的通商,就是靠蜀锦赚经费。
    可以,北伐的钱,大头都是来自于蜀锦出口。
    哪怕北伐是打曹魏,但曹魏依旧是诸葛亮的最大客户。
    我们看古代地图,千万不要将所谓的疆域,理解成‘面’。
    如若是严格划分的面,那么飞地就成了笑话。
    应当是块与点的结合。
    点与块之外,可以看做有强宣称的‘无主之地’。
    庄园主的通商经营,断绝不了。
    除非像近代那样,陆地时代迈入海洋时代,强政府出现,闭关锁国能够做到实质有效,才可能施行有效的经济制裁。
    所以搞江南织造署,只要做成了,是绝对能够搞到钱的。
    搞到钱了,就能够换粮,木,矿。
    了这么多,无非道理就是——《国富论》真的可行。
    这宋时安,是个天才。
    张兆毫不犹豫的,打上了甲等。
    揭榜前一日的上午,所有的试卷便都完成初步定等。
    然后在晋王驾到后,开始排名——
    昨日的《洛神赋》,就已经让晋王有点难受了。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出题这么利好于孙谦,他还能够输!
    不过他也清楚,实在是宋时安太强了。
    “策论与辞赋不同,篇幅较长,所以我们这些大学士,在评定甲等上时,都是自主决定的。然后现在,再一起的定出排名。”古易新对晋王解释道。
    “诸位大学士皆国子监的肱骨老臣,自然是能够为人信服。”晋王道。
    辞赋文章那是大家一起看看,商讨后再推崇出来。
    但策论太长了,不可能一篇篇决定。
    因此,阅卷大学士的自主性就更强了。
    当然,最终具体一二三,还得是投票。
    “策论甲等上,总计八篇。”张兆介绍道,“全在于此。”
    张兆一个个的将标题报出来,然后由晋王来决定,先讨论哪一篇。
    果不其然,他就挑出了最感兴趣的:“这个《国富论》,主旨颇为精炼啊。”
    张兆有点服了。
    这宋时安是真的厉害。
    别的不,他是真的知道别人想看什么。
    取名是真的辛辣。
    一本书,书名为先。
    遥记当年有人拿着一本《丰乳肥臀》吐槽:标题欺诈!
    其余大学士也相当的好奇,什么样的内容能够担得起这个名字?
    而伴随着伴读学士开口朗读。
    大家也都能够理解。
    是宋时安啊,那没事了。
    在听到那相当有革新举措的内容后,也纷纷点首认可。
    读完后。
    大家伙想要的话,那可是太多了。
    “江南织造署,这个想法,可有谁提出过?”有人问道。
    “应当是没有的,这太具体了。”张兆,“而且,类似的集中发展江南扬锦的建议,都不曾有过。”
    “那这宋…”孙康字还没完,连忙的改口,“这就是给朝廷送钱啊。”
    别扭。
    大家伙基本上都看出来了,这是宋时安的手笔。
    但昨天的洛神赋,就已经终结了科考的悬念。
    所以再去搞什么黑幕,完全没有意义。
    只能,公事公办了。
    而对这篇《国富论》晋王也觉得,是真的好极了。
    完全的把他服了。
    此篇文章,没有太大的立场,可以是平等的冒犯了所有人,包括皇室。
    但他并不觉得有问题。
    晋王是庸,但不昏,甚至连他爹修皇陵,心底里都并不赞同。
    跟历代差不多就得了,稍微差一点也行,真没必要花太多。
    他只从这篇文章里,看到了来财之道。
    那个江南织造署,更是个好东西!
    倘若皇帝要督建此署,他绝对想要在这方面替父分忧……
    反正,不能够入吴王之手。
    要到他手上了,他现在就是既有名,又有权,还有兵,虽是忤生的,最后再加上这个钱。
    那就彻底输了。
    “古师以为如何?”张兆问道。
    众人都看向他,看看这首席大学士,有何见地。
    “我看行文风格,很像宋时安啊。”
    他这话出来,众人在短暂一愣后,便陆续点了点头,假模假样的做出思索。
    自从被敲打之后,大家都很紧张,生怕有点失格。
    所以这种傻子都看得出来的东西,还要装作藏着掖着。
    可有一人,才是刚意识到。
    晋王完全的傻眼了。
    这也是宋时安的?!
    突然,他想到了皇帝让自己在宋时安出狱前去看望一下……
    现在,他还没有出狱。
    我可以硬着头皮去看看吗?

本文网址:https://www.xiaoyao666.net/xs/4/4120/31432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