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华易发难

推荐阅读:龙藏龙王令国潮1980大唐腾飞之路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鸿蒙霸体诀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百炼飞升录1987我的年代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王忠磊亲自打来电话:“你这样搞下去,以后港台奖项都没你的份,港台明星也不会和你合作。”
    “有什么事,大家坐下来谈谈。”
    周奇峰找不到,压力来到了沈善登这边。
    其他方面的好,但同一阵营的华易接连掉链子,让沈善登很是不满。
    “我需要华易推动《督公》快速上映,就在《色戒》上映一周后,11月9日。华易保200个银幕。”
    王忠磊皱眉:“你成片都没做好......”
    沈善登保证:“下个月1号能做好,我已经送审了精剪版本。”
    王忠磊为难道:“200个银幕,哪怕只是数字银幕,成本也要上百万了。”
    沈善登据理力争:“《督公》已经和《色戒》捆绑,摆明了赚钱的买卖,发行费可以后期扣除,华易连发行的费用都不匹配,这好吗?”
    王忠磊也不满沈善登的态度,语气加重道:“时间上来不及,你连成片都没做好,年底是院线最忙的时候。”
    沈善登毛了:“这不是该华易协调的吗?你们就一点事不想做,只想收钱是吧?”
    “你子飘了!真以为炮轰《色戒》了不起吗?!”
    王忠磊气笑了,要让沈善登清楚双方关系:“上映,是要和院线谈判的,三十四条院线,时间这么紧,没有华易,你拿什么上啊?”
    完,王忠磊挂断了电话。
    真以为买了股票就是华易股东,就能借华易成事了?
    王忠磊要借此机会,拿捏沈善登。
    王忠磊找来耿跃进:“想发行,想入行,就要付出代价。《督公》我们买断,给他两百万,再让沈善登把导演片约签了,登峰影业接受我们注资。艺人约也重签,乖乖去商演。”
    闻言,耿跃进惊了,这是许愿呢。
    圈子里没有秘密,昨晚,沈善登演了一出,或多或少都听到了风声。
    一看沈善登就不是软柿子。
    耿跃进为难道:“不好谈,而且《督公》这个月疯狂刷屏,炮轰《色戒》后,提起这个事件都是《督公》制片人前缀,《督公》关注度高涨,有利可图。”
    “但沈善登必须快速《督公》上映,否则真会遭遇港台封杀。”王忠磊淡淡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
    ......
    另一边。
    沈善登清楚华易不同于田力力和蒋志强,确实有卡他脖子的能力。
    现如今电影局没有下发影片分账的指导文件,制片方在院线方面前很弱势。
    但沈善登更清楚自己的筹码。
    《督公》热度爆炸,又是数字电影,发行成本比胶片低很多,还有《疯狂的石头》这个数字电影成功的案例在前,摆明了能赚钱。
    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如今制片方在院线面前确实是弱势的一方,但是也要看是什么电影。
    张一谋、冯晓刚的片子能拿到最高分成,各大公司抢着发行,院线抢着放映。
    《督公》当然没到这个层次,但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更关键,沈善登要让华易知道,他不是只有一个选项。
    华易从始至终都是在锦上添花,没有过雪中送炭,沈善登和华易,真就是“生意就是生意”。
    沈善登找了一个电话号码,打了过去:“于总,我直了,给你送钱来了。”
    两个时后。
    保利伯纳。
    沈善登来到办公室,和于东见面。
    于东开门见山问:“《督公》不是华易负责发行吗,为何又要伯纳入局,华易同意吗?”
    “项目决定权在我手里!”
    沈善登坚定道:“我要11月9日上映,需要争分夺秒!要和《色戒》捆绑!”
    沈善登继续道:“《色戒》一千五百万美元投资。”
    “《色戒》制片方有中美,国内又有港台参与。金牌文艺片制片人蒋志强制片,李铵伯乐詹姆士操刀。导演李铵奥斯卡最佳导演,两次金狮两次金熊。主演梁超卫港岛影帝,汤薇是新人,但是她豁得出去。”
    “《督公》一百五十万制片成本,除了我这个导演有点名气,演员毫无名气。”
    “但现在,两部戏放在了一起讨论。”
    “我就是要和《色戒》牢牢捆绑在一起,我就是要吃它的肉喝它的血。”
    “华易有顾虑,不坚定,我需要第三方进入,加快推动上映。于总,你就干不干吧?”
    沈善登毫不掩饰对《色戒》的恶意,目光灼灼的望向于东。
    于东笑了,:“《色戒》我肯定干。”
    见此,沈善登心中一动,大概猜到了原因:“哦,于老哥和《色戒》有恩怨?”
    提起这个,于东伸出了一根手指:“老弟,老哥我是血本无归,交了昂贵的学费!《太阳照常升起》你猜我亏了多少?”
    “不会是一千万吧?”沈善登看着他竖起的手指,猜测道。
    闻言,于东抿了抿嘴,眼神带着不明的痛苦:“一千万,只多不少。”
    嘶!
    沈善登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一千万啊,他重生快四年,也就赚到这个数。
    痛,实在是太痛了!
    聊了聊。
    原来江文《太阳照常升起》这部戏,把参与的几家坑惨了。
    《太阳》公开制作成本是一千万美元,也就是七千六百万人民币,实际上比这个低,但没低多少。
    05年开拍,最早是太合影视投入三千万,用掉一千八百万后,电影还拍不到三分之一。
    见此,太合遭不住,选择撤资,剩下的一千两百万到不了账。
    电影停拍了一段时间,韩三瓶拉来了杨首成,英煌加入了项目,但要求票房分成要先于太合,投了两千两百万。
    制作成本到了四千万,钱还是不够,江武和周韵分别补了七八百万和四百万。
    一部文艺片,作者电影,制作成本和当下商业大片差不多。
    至于于东,伯纳作为发行方,为影片准备了六百多个拷贝。
    这是什么标准呢?
    2006年,陈凯各的《无极》才达到470个,这创下了当时国产影片的拷贝数量历史纪录。
    光是拷贝加正常的发行,就要七八百万费用,然后江文自导自演,宣发要按顶级配置投入。
    宣发总成本,一千几百万。
    最后《太阳》票房惨败,票房不到两千万,发行方伯纳最多收回两百万。
    起这次失败,于东眼神都有点湿润。
    惨,太惨了!
    沈善登倒是酸了,《督公》上面,他死抠死抠的。
    要是有几千万投资,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沈善登相信,不只是他,欧洲那些独立电影人,听了都要流泪。
    好莱坞也要流泪。
    这种层级项目的失败,后来江文竟然还有电影可拍。
    太TM的残暴了!
    一点都不市场经济。
    这电影圈真的是挑战人常识。
    过于复杂。
    比如《色戒》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张一谋虽然不起到决定作用,但也有一些作用。
    从竖切来,张一谋应该和江文站在一块。
    但是从横切来,张一谋和李铵才能玩一块去。
    李铵在家里蹲了好几年,一直吃老婆的,是不想拍电影吗?
    张一谋给田力力、陈凯各都做过摄影师,是他最初不想当导演吗?
    没有资源罢了!
    他们的作品倾向也是来自于成功惯性,一开始就是靠西方资源起飞的。
    江文不用靠外面,根正苗红,但他并不和观众站在一块。
    有一一,并不是张一谋、江文不行。
    只是从正常标准来,确实不是很行。
    但放在电影圈、娱乐圈,张一谋、江文,是顶好顶好的了。
    不管是业务能力还是人品,堪称一流。
    这就是当下中国电影的现状。
    外来势力横行霸道,本土势力千奇百怪。
    沈善登不由浮现出一个念头,要搞好电影,不能和他们为伍,要走出一条不同于他们的路。
    正想着。
    于东又伸出一个手指:“我光是BJ首映礼,就包了架飞机运红酒,你猜花了多少?”
    “多少?”沈善登不想猜了,他是看出来了,于东那叫一个怨气滔天,确实亏麻了。
    于东:“一百万啊!一百万!”
    沈善登:“......”
    这就是大导演大制作吗,首映礼赶上他制片成本了,好羡慕!

本文网址:https://www.xiaoyao666.net/xs/4/4452/27750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