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章 读书人体系

推荐阅读:龙藏龙王令国潮1980大唐腾飞之路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鸿蒙霸体诀女总裁的全能兵王百炼飞升录1987我的年代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林氏的呼吸微微一滞,她冰雪聪明,瞬间就明白了丈夫话中的深意。
    “老爷的意思是……”
    “这东西,在这炎炎夏日,就是一座挖不完的金山。”
    “清河县里,有哪家酒楼茶肆,能在大夏天里,拿出冰镇的吃食来?”
    “没有,一家都没有。”
    “若是我们柳家独一份呢?”
    林氏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快了几分。
    仿佛已经看到了,清河县富家子弟、乡绅名流,为了尝一口这夏日里的冰凉,挤破了柳家酒楼门槛的场景。
    那白花花的银子,会像流水一样,涌入柳家的账房。
    “老爷英明。”
    “只是,这法子毕竟是卢璘那孩子想出来的。”
    “我们若是直接拿来用,传出去,怕是会下一个与辈争利的名声。”
    “而且,这孩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我们不能因此寒了他的心。”
    老爷赞许地点了点头。
    “夫人所言甚是。”
    “所以,这件事该如何做,卢璘该如何赏,都得有个章法。”
    “赏钱,是最低等的法子。”
    “给他分红,他又是个半大的孩子,给了也守不住,反而会招来祸患。”
    林氏秀眉微蹙,陷入了沉思。
    这确实是个难题。
    赏得轻了,显得柳家刻薄。
    赏得重了,又怕捧杀了他。
    许久,老爷才做出了决定。
    “这样吧。”
    “明天,你亲自去问问他。”
    林氏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问他什么?”
    老爷淡淡一笑:“正好冰沙如何盈利,还没有一个具体章法,问问这孩子有什么办法。”
    .........
    翌日。
    晨光熹微,薄雾如纱。
    两道的身影,一前一后,从朦胧的雾气中走了出来。
    走在前面的卢璘,两手空空,步履轻快。
    跟在后面的少爷,却背着一个沉甸甸的书箱,里面装着笔墨纸砚,的身子被压得微微前倾。
    “我这身板,都快被压弯了。”少爷声音里满是怨气。
    卢璘闻言,脚步未停,只是笑着回头看了一眼。
    “那怎么办。”
    “总不能给我这个书童,再找个书童吧。”
    一句话,噎得少爷不出话来。
    他请回来的哪里是个书童,分明就是个大爷。
    少爷一阵无语,下意识加快了脚步,与卢璘并肩而行。
    “我是真不想来读书啊,这个老夫子,古板得要命,脾气又臭又硬,动不动就打人手心。”
    “偏偏又不能把他赶走,他是我爷爷特意从京都请回来的,连我爹都得敬着他。”
    卢璘没有回他,自顾自地往前走。
    穿过月亮门,绕过假山,一座独立的院出现在眼前。
    院门上挂着一块黑漆木匾,上书“静心堂”三个字。
    卢璘一踏进院门,便看到一个长须白发的老者,正端坐在堂前的太师椅上,双眼微眯。
    一身浆洗得发白的灰色长衫,身形清瘦,脊背却挺得笔直。
    少爷显然对老夫子畏惧得很,一进门就收起了所有骄横,蹑手蹑脚地拉着卢璘在角找了个位置坐下。
    学堂里已经坐了五六个孩童,都是柳氏宗族旁支的子弟等人,见到柳权进来,都恭敬地喊了一声少爷。
    少爷摆了摆手,在卢璘的示意下,把书箱里的东西摊在桌子上。
    .........
    “当——”
    一声清脆的钟鸣响起。
    一直闭目养神的夫子微眯的眼睛骤然睁开。
    一个刚跑到门口,还差一步就要迈进来的孩童,动作瞬间僵住。
    夫子的声音不高,却把对方吓得脸煞白。
    “迟到一息,也是迟到。”
    “去外面扎马步,一个时辰。”
    孩童不敢辩驳,哭丧着脸,乖乖地到院子中央,颤颤巍巍地扎起了马步。
    少爷缩了缩脖子,悄悄凑到卢璘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嘀咕。
    “你看,我得没错吧。”
    “是不是很古板?”
    卢璘没有回答。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位老夫子,心里却在评估着这位先生的教学风格。
    严苛,守时,一丝不苟。
    老夫子目光如电,淡淡地扫了过来。
    “柳权。”
    少爷身子一僵,立刻坐得笔直。
    “上课交头接耳,罚。”
    着,老夫子的目光又在了卢璘身上。
    “书童伴读,当有劝学之责,主有过,仆同罪。”
    “你也过来。”
    夫子一视同仁,声音里没有半点波澜。
    少爷挨罚,是家常便饭,早就习惯了。
    可卢璘却愣了一下。
    自己也要被惩罚?
    卢璘平静地站起身,走到夫子面前,依言伸出了自己的左手。
    夫子举起戒尺,毫不犹豫地了下去。
    啪。
    清脆的响声回荡在安静的学堂里。
    一道清晰的红痕,瞬间在卢璘白净的手心上浮现。
    上辈子,寒窗苦读二十余载,从学到硕士,拿过的奖状数不胜数,永远是老师眼中最优秀的学生。
    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会因为这种事,挨了人生第一顿手心。
    手心传来火辣辣的痛感。
    卢璘垂下眼眸,看着掌心那道醒目的红痕,心里却出奇的平静。
    这感觉很踏实。
    这一下才真正将他自己的灵魂与这具六岁的身体,与这个陌生的时代彻底钉在了一起。
    夫子坐回太师椅,拿起桌上的一卷竹简,声音平淡无波。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夫子念一句,堂下的孩童们便跟着有气无力地念一句。
    声音拖得长长的,混杂着窗外愈发响亮的蝉鸣,让人昏昏欲睡。
    卢璘却听得格外认真。
    这个世界的蒙学经典,与他记忆中的《三字经》大同异。
    只是在某些地方,做了些许变化。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不知义,难凝气。”
    “气不凝,不成位。”
    这个世界的读书体系,在基础的道德教化之上,嫁接了一套与才气和文位挂钩的超凡力量体系。
    这与他前世所了解的古代科举,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的是路径,都是从蒙学开蒙,到科举取士。
    不同的是终点,这里的读书人,追求的不仅仅是功名利禄,更是能定国安邦,驱逐妖邪的超凡伟力。

本文网址:https://www.xiaoyao666.net/xs/5/5465/30354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