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陛下,你下面呢?

推荐阅读:星际叛徒大不列颠之影星际猎人外卖通万界,大佬们哐哐为我疯全民巨鱼求生:我能听到巨鱼心声让你去发财,你却在异界当武逆焚天雷武天剑神帝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

    “狄仁杰?你行吗?”
    尉迟循毓抱起了胳膊,望向伙伴的眼神里写满了质疑。
    狄仁杰还是老样子,谦卑地躬着身子,脸上挂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也不反驳也不解释,给人一幅心里没底的模样。
    这就让尉迟循毓更怀疑了,抬高了音量:
    “这起案子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是性质恶劣。
    “对方瞄准的是明哥和整个大明朝廷,一旦成功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严肃应对、尽快破案!”
    狄仁杰被黑炭头喷了一脸唾沫星子,气场更加弱势了,只是弱弱地点点头,有些结巴地:
    “是的……你的对。”
    “哎呀,你到底行不行啊!”这温温吞吞的态度,让尉迟循毓愈发不满意。
    “我,我……”可怜的狄仁杰在气场上被完全压制,都不会话了。
    李明插进去打圆场道:
    “黑炭头你别太咄咄逼人了,狄还是很可以的。
    “狄仁杰你也是,自信一点。你忘了吗?当年你不是和我一起,破获了河间郡王李孝恭被毒杀一案吗?”
    狄仁杰嘴唇翕动,终于吭出了相对完整的半句话,却是:
    “可……那是明哥陛下您英明神武,智破奇案,都是您的功劳,我只是……”
    “只是打了个酱油。”尉迟循毓替他补完了下半句。
    “是的,正确的,客观的。”狄仁杰表示赞同。
    李明怪难为情地摸摸头:
    “哎呀~哪里,军功章也有你的一半……
    “不对,我不是来听你们马屁的!
    “黑炭头,狄仁杰成功在敌人的大本营经营着情报网,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你要相信他。”
    尉迟循毓还是不服:
    “在后方运筹帷幄,和在前方探查案情,那是不一样的。”
    面对同仁的直球质疑,狄仁杰只是低着头,也不反驳,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李明也只能暗暗叹一口气。
    尉迟循毓和狄仁杰两人的性格可以截然相反,一个急躁刚强,另一个心思缜密。
    而偏偏又干的是同一份工作——都是搞情报战线的,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一个对外、一个主内。
    很难不互相别苗头。
    都同行是冤家,李明的这种分配,简直是唯恐这两人不掐起来。
    别看尉迟循毓是主攻方,狄仁杰的心里也肯定是不服的,只是以他的性格没有轻易表现出来而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仅凭同学关系也并不能保证铁板一块,没有矛盾。
    对他俩的上司来,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既要维持两方的良性竞争,又要避免两方撕破脸互相拆台、退变为恶性竞争。
    这个度十分难拿捏,就像在两个鸡蛋上跳舞。
    不过嘛,李明可是跳鸡蛋舞的高手了。
    他当着两人的面,笑眯眯地反问:
    “大明人才济济,你们我为什么要找狄仁杰来办理此案啊?”
    两人俱是一愣,疑惑地面面相觑。
    听明哥的这意思,人选还有学问?
    “因为狄仁杰长期在长安行走,与唐州这边的纠葛不深。
    “事情发生在唐州,本地的势力并不能抹除嫌疑,譬如魄的贵族、高句丽余孽,或者仕途不顺的哪个大臣……
    “循毓,我不是怀疑你和他们有勾结。只是瓜田李下,我怕你招惹他人怀疑。
    “相比之下,狄仁杰与唐州几无关联,显然更合适。这也是为了保护你啊尉迟循毓。”
    李明踮起脚尖,语重心长地拍拍黑炭头的肩,又对狄仁杰道:
    “你和大明诸臣不熟,也正好趁这个机会大家互相认识一下。
    “不要怕得罪人。作为肃反委员会的总管,你的职责是对内,就是要让他们怕你、忌惮你。”
    一套眼花缭乱的操作,把两位伙伴听得直发愣。
    皇帝不愧是皇帝,只是一个查案的人选,居然也能塞满精心的算计。
    政治真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啊,还是查案简单……
    狄仁杰低着头,好像微微叹了口气:
    “好的,陛下……”
    尉迟循毓则是扬眉吐气,露出自信的笑容:
    “所以明哥是为了保护我对吧?不是因为我的办案能力不及狄仁杰对吧?”
    这个嘛……李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出门在外,男孩子要保护好自己。”
    尉迟循毓的笑容凝固了,而狄仁杰的腰杆子又硬了起来。
    一人各给一颗甜枣,算是维持了微妙的平衡。
    对于明哥的最终安排,尉迟循毓心中虽然不服气,但是也只能坦然接受。
    “现在回到案件本身。”李明清了清嗓子,转入正题。
    “目前现场已经控制住了,除了打道回府的大臣以外,其他所有人都被下令禁止离开国务衙门,先做一轮初步的排查。
    “谁是纵火犯,幕后真凶是何方势力,不知二位有没有头绪?”
    狄仁杰刚想开口。
    话茬却又被李明给抢了回去:
    “我倒是有一些猜测,还请两位帮我斧正斧正。”
    李明客气了一下,便开始了推演:
    “虽然衙门里下人众多,人多手杂,但是有机会接近尚食局的人员,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御厨,二是传菜的宫女,三是看守的卫士。”
    虽然这么分类有些粗暴,但确实将现场情况还原得逻辑通顺,不至于过于混乱而干扰了思考。
    狄仁杰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便准备开口。
    “首先排除御厨。”话头又被李明抢走了。
    “先不御厨的人选经过严格的检查,也不尚食局的门禁有多么严格,厨师一旦进入,就无法轻易离开,遑论靠近柴房。
    “单作案手法,如果某位御厨真的怀有险恶用心,大可以利用下毒等更高效的方式,何必在不痛不痒的柴房之地,放一把不痛不痒的火呢?”
    狄仁杰听得连连点头,便要出声附和。
    “得对啊!”
    却又被尉迟循毓给打断了。
    黑炭头拍着黑漆漆的额头,恍然大悟道:
    “确实是这个道理!亏我差点冤枉了那些厨子呢。还得是明哥,脑子就是好使!”
    李明顺滑地接过了尉迟循毓递过来的话茬,又双没有给狄仁杰发言的机会。
    “同理,宫女的嫌疑也可以排除。
    “宫女传菜是有严格路线规定,全程在守卫的监视下进行的,同样没有靠近柴房的机会。
    “同样的,宫女如果要作乱,也有的是更好的办法。就算往菜里吐口唾沫,也比在柴房放一把火要靠谱。”
    “嗯嗯,对的对的。”尉迟循毓重重地点头。
    三个选项去掉两个,接下去该怎么回答可真是一道难题呢。
    他积极开动脑瓜,熟练运用排除法,脸色渐渐严肃起来:
    “厨子和宫人的嫌疑可以排除,那也就是,有问题的是……是卫兵?!”
    毫无疑问,陛下的亲卫是经过最严格选拔的精锐,必须绝对可靠。
    如果亲卫军都出了问题……
    那见微知著,大明的治理岂不是出现了塌方?
    “不是。”
    然而,李明又是摇头否定。
    “卫兵是这三个群体中最不可能有问题的。
    “你们知道,这次火灾为什么那么快就被扑灭了吗?”
    “因为刮风下雨?”尉迟循毓没过脑子来了一句。
    李明冷冷地斜了他一眼:
    “虽然大明筚路蓝缕,宫廷官府不讲排场、力求简朴。
    “但也不至于柴房漏风漏水吧?”
    事实上,尚食局的柴房是一个坚固的仓库,始终保持着干燥。
    外面就算下刀子,里面照样安如磐石,何论一点风雨。
    “火情之所以很快就被扑灭,一来得益于守卫快速反应。
    “二来,则是纵火者不熟悉我大明国情导致的。”
    李明缓缓道。
    这话得尉迟循毓直犯迷糊——
    放把火而已,暗杀成不成功,还能和熟不熟悉国情扯上关系了?
    “明哥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尉迟循毓声问狄仁杰。
    狄仁杰弱弱地摇摇头:
    “陛下的圣意岂能妄自揣测……”
    “嗐!不知道就不知道!你拐弯抹角一大堆,不还是和我一样不会办案?”尉迟循毓急躁地埋怨道。
    狄仁杰张了张嘴,居然无法反驳。
    “纵火者不知道的是,柴房只是名字带个‘柴’字。里面放置的燃料,可和木柴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李明解释道:
    “里面放的是煤。”
    “煤?”狄仁杰有些吃惊地重复了一遍。
    作为从长安来的“外地人”,他虽然和李明的联络一直不断,但是对于生活之中的细节,还真不太清楚。
    比如,大明的主要燃料不是木柴或者木炭,而是煤。
    煤炭是李明首倡的燃料,用来取代木炭,那宫中自然得以身作则。
    总不能让老百姓用着廉价的燃煤,而自己却偷偷享用特供的木炭吧。
    “煤炭有一个特点,就是燃点高……呃,简单地,就是比木柴和木炭都更难以点燃。
    “那个纵火者想必是并不知道这一点,导致引火材料的火力不够旺,柴房没有烧起来。”
    李明看着二人,道:
    “我的卫士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甚至可以推而广之,任何一位在大明疆域内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以至于功亏一篑。”
    他的语气多少带着些许欣慰。
    还好还好,大内要害部门还没有被敌人渗透变质,还是靠得住的。
    不幸中的万幸。
    暗杀者甚至都可能不是来自大明的。
    连煤炭的常识都不知道,确实国民性存疑。
    如果果真如此,那么李明更有理由感到欣慰。
    因为这明,幕后黑手没法在大明内部,找到哪怕一个愿意对至贤至圣皇帝陛下下杀手的国民。
    这就进一步证明,本陛下在国内还是很得人心,统治十分牢固的嘛!
    “如此一来,嫌疑人的范围就能够进一步缩了。”
    李明最后总结道。
    嗯嗯嗯……狄仁杰和尉迟循毓听得直点头,一脸期待地看着明哥。
    明哥陛下看着他俩。
    “你们干嘛?”
    “下面呢?”
    “下面没有了……呸呸呸!”
    皇帝陛下勃然大怒:
    “什么事情都要我查,那还要你们干什么?
    “案子狄仁杰去办,我的事情多,我要把精力放在内政上面。”
    狄仁杰整个人一激灵,唯唯诺诺道:
    “谨遵谕旨!”
    “……”李明也懒得纠正他了,又吩咐尉迟循毓道:
    “综合现有的证据,不能排除幕后真凶来自国外的可能性。
    “对外的情报工作属于你的职权范围,相关事宜由狄仁杰与你协调。”
    一听自己也能掺一脚,尉迟循毓顿时来劲儿了:
    “遵令!”
    事情吩咐完毕,李明向两位伙伴挥挥手:
    “时候不早了,你们先退下休息去吧。”
    “遵令。”
    尉迟循毓和狄仁杰一齐告退。
    李明轻出一口浊气。
    开国皇帝如何处理功臣,一直是一个难题,而其中又以李明为最。
    以前都是同学、是哥们儿,现在成了君臣。
    这关系该怎么处理?
    一切按规章来吧,会被认为没有人情味,翻脸不认人,“明哥你变了”。
    纵容他们吧,以后迟早惹出祸事来,为害天下。
    “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们互相竞争,我居间调停。
    “这样既能保持和谐友爱的君臣关系,又能让他们时刻保持紧绷,不至于松弛下来。”
    李明在心中暗暗定下了规划。
    玩平衡,他可太会了。
    通过这起“蛇头蛇尾”的国务衙门纵火案,正好可以起到平衡狄仁杰与尉迟循毓、对内和对外情报机构的作用。
    至于纵火案本身,李明倒不是十分在意。
    乍看之下,这是一起妄图把皇帝大臣一勺烩的政治暗杀,称得上是“帝都不祥事件”。
    敌在国务衙门!
    但是只要研究细节,不难发现,自己身周的铜墙铁还是很牢固的。
    敌人即使藏在黑暗之中,射出的暗箭也没法伤到自己。
    大明虽大,但是可供敌人利用的空隙并不多。
    证明自己对基层的组织和掌控力还是合格的。
    可是话回来,到底是谁、是哪方势力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来唐州挑衅至贤至圣的权威?
    甚至还妄想团灭整个大明、整个天下的统治集团?
    虽然行为愚不可及,但是其用意之险恶,其心可诛!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是嫌我提不动刀了还是不敢杀人了?
    简直是……
    “唉……就看狄仁杰的了。”
    李明摁住自己撸胳膊往上冲的冲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是皇帝了,不可拘泥于细节。
    他要治国。
    “财政、防灾、赈济、发展……都是烦心事。”
    李明默念着满满当当的日程,忽然灵光乍现。
    “对了!我怎么忘了呢,还有一块血包没有动用!
    “正好可以把阿兕子一起叫上!”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1/1940/12908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