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网,新逍遥小说网,逍遥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当皇帝开始危害社稷

第三百一十九章 当皇帝开始危害社稷

推荐阅读:混沌塔权力之巅流窜诸天的恶势力柯南里的捡尸人妙手大仙医从赘婿开始建立长生家族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天人图谱长夜君主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薛公!”
    海玥疾步跨出翰林院大门时,寒风卷着血腥味扑面而来。
    他顿住脚步,只见几名护卫正抬着副竹架缓缓行来,白布下隐约露出一只低垂的手腕。
    哪怕心里有些预料,但当那染血的白布,真真切切出现在眼前时,他仍然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悲痛与怒火,伸手扶住门柱,指甲深深掐进漆木之中。
    薛侃是真正的儒家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官声品性,皆令人钦佩。
    历史上薛侃至少是活着出朝廷的,寿终正寝。
    今日却死在了午门的廷杖之下。
    海玥并不会认为,薛侃之死是自己的罪过。
    自从踏入这个时代,无数人的命运,早已偏离原本的轨道。
    若要将每个因变数而丧生之人的罪责都揽在身上,这样的负罪感毫无意义。
    更何况他已经改写了太多事,救下了太多的人。
    只可惜。
    有些事情,改变得还不够。
    远远不够。
    另一边。
    跟随尸身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个内侍。
    颤抖的双手,扶着竹架,眼眶通红似要滴出血来:“主子……主子本意只是惩……不料行刑之人不知轻重!”
    “大人!父亲大人啊——!!”
    闻讯赶来,哭天抢地的薛侃长子,顿时发出凄厉的质问:“行刑的是何人?”
    内侍讷讷不敢回答,然后被围了起来,不得已间,将张佐与高忠的名字报了出来。
    话音未,翰林院众人已怒不可遏。
    素来恬淡的林大钦都振臂高呼:“岂容这等贼子残害忠良,诸君可愿随我去乾清宫面圣!”
    “愿意!”“当然愿意!”
    并不整齐的叫好声中,大多数翰林都齐齐看向海玥。
    同为翰林学士,海玥是真正的掌院事,无论是官职还是朝廷威望,都在薛侃之上。
    此时目睹薛侃的惨死,愤恨者众,但也有心怀惊惧的,却是下意识地征求这位的见解。
    海玥目光坚毅,掷地有声,简短的四个字响彻内外:“请诛国贼!”
    “噢!!”
    “诛国贼!!诛国贼!!”
    瞬息之间。
    怒吼声如惊雷炸响,震得宫墙簌簌。
    数十名翰林的声浪汇聚成洪流,连守门的护卫都不由为之色变。
    听到如此慷慨激昂的声音,内侍低垂的眼睛闪过一丝得色,悄悄退了出去。
    交代的事情完成了。
    “一切果然尽在陛下的掌握啊!”
    ……
    “满朝臣子陪着一个日渐昏聩的君王,演这出荒唐戏码!”
    严世蕃疾步穿过回廊,靴底在青石板上踏出急促的声响,飞奔进书房:“爹,薛公殁了,你不能再作上观!”
    严嵩当了阁老后,推行新政改制,就不再是士林人人称颂的清流领袖,遭到了不少非议和抹黑。
    但性情忠直的士大夫中,还是有许多人盛赞这位的品性,严世蕃认为那群人是需要争取的,所以一得到消息,马上来报。
    然而刚入书房,他却发现,这位首辅父亲目蕴悲痛,狼毫在纸上如游龙走蛇。
    凑近一看,竟是一篇祭文,笔力沉雄处墨迹透纸,转折间却隐隐带着颤抖。
    “明目张胆于天子之廷,义气冲空,百折不挠,若有之死而不可回者,则其中之存,与平素之所养,一念真切,浩然刚大之气,无愧于天地,无愧于日月,无愧于鬼神!”
    严嵩的书法造诣极高,和蔡京一样,在京师皆是一字难求,这篇祭文也是颇具感情,停笔之后,哀声长叹:“薛公之死,非独一人之殇!”
    感念完薛侃的下场,严嵩缓缓转身,目光又如刀般刮过儿子面庞:“这便是强出头的下场,你可看明白了?”
    “爹爹以为,这明陛下依旧呼风唤雨?”
    严世蕃不以为然:“儿子倒觉得,此事反而显得陛下日渐虚弱了!”
    严嵩皱起眉头:“你在胡言乱语什么?”
    “刚得的消息,翰林院众已入宫请命,要严惩行刑之人!”
    严世蕃嘴角勾起一抹讥诮:“陛下往昔打死臣子,何曾需要这般遮遮掩掩?”
    严嵩缓缓放下笔。
    一方面越来越担心儿子的肆无忌惮,弄得现在书房里面都不敢有下人,生怕大逆不道之言被旁人听到。
    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这子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
    陛下或许自己都感觉不到。
    他变得越来越弱了。
    并非权术上的手段。
    而是心理上的懈怠。
    换成二十年前的左顺门时期,嘉靖即便廷杖打死了薛侃,也绝不需要臣子背锅。
    别翰林学士,大学士都能倒在血泊中,他又正眼瞧过谁?
    现在则变成了一味的制衡之术,一味让朝臣争斗,不愿再耗费精力,直接与群臣对决。
    多了倦怠,更多了虚伪。
    可在严嵩看来,这未尝不是好事。
    人到中年的天子,精力下滑,不愿再与群臣斗得你死我活,也就不愿朝堂有大的变动。
    那他的首辅之位,就能长长久久地坐下去,岂不安稳?
    “安稳不了!”
    严世蕃看出了父亲所想,趋近向前:“莫要忘了,这些年间,是爹你一直在推动新政的执行!”
    “大明两京一十四省,能有今日的中兴富强,爹爹你居功至伟!”
    “然天下间又有多少在新政中失了官位,失了权势,失了钱物的人,对爹爹你恨之入骨?”
    “他们不断向陛下进谗言,不断陈述新政的祸害。”
    “以往陛下励精图治,对此不屑一顾,根本不管那些反对者的妄言。”
    “可现在陛下怠政了。”
    “若是有朝一日,到连推行新政都不耐烦的地步,又当如何?”
    严嵩脸色终于变化。
    “爹,新政之事,你回不了头!严党也回不了头!”
    一句话刺入心底。
    严嵩自从接替张璁,承袭新政的推行以来,避开了土地改革,一条鞭法那些矛盾最大的方面,但也在人事与吏治上,抓得格外的紧。
    由此地方州县,也一改往日的怠政,涌现出一批得力官员。
    而随着新政的贯彻实,严党上下自然获得了巨大的权力。
    如果天子怠政到,连新政都不愿意推行下去,国家也要彻底摆烂,那严嵩的处境就会极为尴尬。
    让他转弯掉头,也跟着天子一起摆烂,可以。
    但让严党掉头,跟着国家一起摆烂,不行。
    因为严嵩是首辅,只要天子许可,他就能在内阁占住位置,旁人难以撼动。
    可严党的成员,上至六部堂官,下到地方知县,这些人可都是密切参与到新政之中,得罪了原先的许多官员,他们有的不愿变,有的不能变。
    真到了那个地步,严党势必崩溃!
    当然,一位首辅想要招收党羽,不知多少官员蜂拥而至,自然又能聚集另一批门生。
    可这个过程绝非一朝一夕,难免伴随着大量的争斗。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不直接换一位首辅呢?
    换一个不顾国家死活,身边也早早聚集着愿意一味迎合圣意的奸臣来,岂非更加方便?
    “陛下……”
    “真会如此么?”
    严嵩左思右想,竟恐惧起来,隐隐觉得这个事情真的会发生,甚至就在不远的将来。
    严世蕃嘿嘿一笑。
    “逆子!!”
    给儿子一番话得心头烦躁,再看着他老神在在的模样,严嵩气不打一处来,干脆抬起手边的拐杖狠狠给了一下。
    “哎呦!爹你打我作甚?”
    严世蕃给打得嗷了一声,抬眼见到老父的眼神,又不敢抱怨,嘟囔了几句。
    严嵩发泄之后,灰白的胡须颤了颤,缓缓地道:“你待如何?”
    “自然要未雨绸缪!”
    严世蕃顿时兴奋起来:“我们得提前架空他,这样才能避免他将来舍弃我们严党,全无半点恩义,弃之如敝履!”
    换成以前,面对这样一位君上,严嵩根本不会有这个念头。
    但此时此刻,他必须承认被儿子动了,却又叹息起来:“谈何容易啊!”
    那一位从不相信任何人。
    内阁里面,有首辅和次辅互相牵制。
    朝堂之上,有六部、翰林院、都察院互相监察。
    还有锦衣卫。
    甚至严世蕃也将黎渊社与暗卫的存在告知了父亲严嵩。
    是以。
    朝堂内外,皆有眼线。
    且绝不会一家独大,做不到蒙蔽圣听。
    看似再不上朝,实则将朝堂大事的定夺牢牢地握在手里。
    怠的是政,而非权。
    这就是当今的天子,嘉靖帝朱厚熜。
    想要架空这样的人,简直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原先确实棘手,但如今他自绝于外朝,又心疑于内廷,反倒给了我等可乘之机!”
    严世蕃凑过去,耳语一番:“爹以为如何?”
    严嵩眼中闪烁着精芒,缓缓地道:“无论如何,是该早做打算了,然盟友不可寻夏言,此人志骄气溢,成不了大事。”
    “儿子也以为夏言不成!”
    严世蕃深以为然:“倒是翰林院那位……”
    “他与我们不同啊!”
    严嵩眉头微蹙,眼神里闪烁着迟疑。
    “爹爹莫担忧,儿子了解他!”
    严世蕃目光灼灼,声音如铁:“但凡祸乱社稷者,纵是当今天子,也绝不容忍……”
    “海玥就是如此!”

本文网址:http://www.xiaoyao666.net/xs/2/2350/15518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xiaoyao666.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